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服厌学情绪教学设计

克服厌学情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学生对学习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自觉学好各门功帮助学生寻找去除厌学情绪的良方,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 课。

2课时。

教学课时: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以实际行动克服厌学情绪。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本节课教学内容:说明当前学生学习厌学的现况:1.多数学生一上初中就变得不爱学习了,就知道玩和享受,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学生精神恍惚,上课常走神,还有一些学生上课总爱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对其进行教育只能管两天老毛病又犯了,如果批评严重一点的话,有的学生干脆就不读了,给老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此中学生厌学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烫手汤圆,让老师感到非常头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个新的课题《克服厌学情绪》,下面请观看小品《123456》。

2.六位同学轮流上台表演六种不同的学习态度。

3.教师针对小品内容引入本节课讨论内容:刚才的小品中,有几种学习态度?哪些是属于病态的?现在我们就来做小医生,找出小品中有病的学习态度。

第一种:不读书也能赚大钱,学习不必用功。

第二种:家庭压力大,学得很累,害怕读书。

第三种:因多次失败而讨厌学习,破罐破摔。

4.各位小医生,除了小品中几种有病的学习态度以外,在我们的班中,大家还发现有哪些有病的学习态度?学生回答,教师板书:①讨厌做作业(边做边玩,完不成作业)②怕难题(漏做作业)③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怕说错了让人笑)④不愿读、写英语(读英语没啥用处)⑤作文马虎应付(贪玩、不肯多看课外书)5.教师分析出现这些厌学情况的原因:一家庭因素,可以说要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星星不敢给月亮,因此大多学生从小就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性格孤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逐渐的成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渴望的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更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但是大多数的家长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只是简单的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孩子理所应当的在校好好学习。

等到考试孩子“分数”不好时,就狠狠的批评一顿,反问孩子在校都干些什么?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压力,甚至有了恐惧心理,进而导致其厌学。

另一方面,现在的家长,特别是农村的家长为了多赚一些钱养家糊口,很多都双双外出打工,把子女一个人留在家里,或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或者是留在亲戚家,这样尽管孩子看起来似乎衣食无忧,但是得到的关心却很少。

因此这些孩子几乎就成为了情感的流浪者,渴望得到关心但又无法满足,于是在校就和一些不爱学习的所谓的“坏孩子”混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而家长知道后,又不去耐心的询问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总是抱怨孩子不懂事,让人伤心,或者是粗暴的将孩子打一顿,反而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有的学生甚至出现逃学,离家出走等反常的行为。

比如,我老家全村61户,有45户年轻父母均外出务工。

二学校因素随着学生升入初中后,课业负担也相应的加重,一时之间学生还不适应,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如果老师再不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就会觉得茫无头绪,想学好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加上各科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又过高,都希望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所教学科中来,这样就形成了你也在逼学生学他也在逼学生学,而对于学生来说,无形之中压力就倍增,成天担心这门课学不好老师批评,那门课学不好挨老师骂。

最后成了见了老师就怕,遇着上课就头疼,看着书本就厌烦,试想,这样下去,学生又如何能喜欢上学习呢?另一方面,现在各个学校的管理几乎都是围墙式的管理,把学生与外界隔开,“安全要命,质量要紧。

因此,抓安全,抓质量成为每个学校的首要任务。

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几乎就是三点一线,单调又枯燥,相对来说可供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几乎没有,加上学校或者班级内又很少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就觉得学校不好玩,很没意思,于是上课经常会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等不及下课就想出去玩,而老师每遇到这种情况总会批评学生故意捣乱,这样学生上课想干其他的事怕挨批评。

听课吧,又听不进去,于是就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算一天,慢慢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落下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最后想听都听不懂了,于是干脆就不学了。

这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社会因素随着升上初中,学生也进入了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青春期。

在身体以及心理各方面都随着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了一定的主见,同时也有了一些秘密,不愿与家长或者老师交流,更多的是想独立处理自己的事。

但又渴望能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理解与尊重,因此可以说心里发展及其思想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带有双重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据我观察了解,几乎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厌学都是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对于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黄赌毒的影响--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茶余饭后而每当这时大人们逢年过节更是如此,赌博几乎就成为了人们消遣的一种方式,长期下去孩子们往往就忽视了旁边还有小孩的存在,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有社会上的一些黄色书也就学会了并慢慢的将其带到学校来成为了一种恶习。

刊,录像等更是成为了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资源,致使许多中学生无心学习,成日心神恍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更别说是学习了。

有很多青年现在外出打工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多,(二)打工潮的影响--打工回来一个个油头滑舌,大夸其词吹嘘外边多么好玩,让很多学生非常羡慕,就不见识一下花花世界的精彩,有了这种想法后,于是也想早点到社会上闯荡,想学习了,总想早一点毕业,所以就抱着混到毕业证就行了的思想,游手好闲,不学习了。

现在有很多网吧以及游戏厅几乎成为了学生的-- (三)网吧游戏厅的影响世外桃源,让许多学生流连忘返,甚至有很多学生连课都不上了,到网吧上网。

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的这类学生大多是一些单亲且家境较好的学生,经观察发现,以至于到了最后逃就迷恋上了上网,关心和呵护,为了使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课,逃学。

听过教师的分析,下面就请各位小医生为学习中的各种“病人”开“处方”,共同研究克服厌学情绪的“良方”。

6.四人小组讨论:给厌学者开处方。

7.各小组汇报“处方”,教师引导归纳:①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要用到知识,有的人没文化能赚钱是碰运气,但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事业都不是靠运气得来的。

②当学习成绩下降时,可主动向家长说明原因,以求得家长的谅解和帮助。

“天下父母心”,家长是会支持你的。

③失败了不要气馁,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④学好知识是每个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学习有信心就会有兴趣。

⑤碰到难题时,请记住: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只要肯登攀,一定会胜利。

⑥将来要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不学好英语就无法开展工作。

⑦上课举手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就是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你。

怕什么,胜利属于勇敢者。

⑧作文是语文科的综合知识,只要你多与好书交朋友,再加上自己的勤奋,说不定你将来就是一个文学家。

8.教师启发,请厌学者结合实际谈体会(举例)案例:某男Y,15岁,智商中等偏下,上海市某初级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Y从小父母离异,与外婆和小姨一起生活。

父亲由于自身经济较差,很少给予照顾。

母亲再婚后,曾接Y和继父一起生活,但继父对Y要求较为严格,曾因为Y犯错而责罚教育,以后Y对继父一直耿耿于怀,再不愿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之后一直和从小学开始,各科成绩一般。

进入初中学习后,成绩较差。

Y外婆、小姨生活。

.初一下学期开学后,班级一个同学告诉他打游戏很好玩,他从此迷恋上了打游戏,以至于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课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老师针对他的表现,多次批评教育他。

但是由于没有父母关心和管教,也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成绩越下降越不愿学习。

这是一个学生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引起成绩下降,并最后导致Y厌学甚至逃学的案例。

厌学症是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

它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加之其具有易流传性,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对民族素质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刻不容缓。

从而应该加强对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

一、建立关系,取得信赖辅导者和厌学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融洽的人际关系是辅导顺利进行的基础。

但大多厌学学生对老师有偏见,甚至有对立情绪,不愿意和老师倾诉自己的内心思想。

因此,辅导者必须以坦诚、信任、鼓励、平等、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并运用人际沟通技巧感染对方,使学生接纳和信任自己。

二、了解情况,找出成因详尽了解产生厌学症的原因是作出科学诊断的前提。

辅导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及其家庭风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了解学生过去、现在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状况;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了解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产生的时间;了解学生现在厌学的程度等等。

三、诊断分析,设计方案诊断与方案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关键。

在此阶段,应充分运用好助人自助的原则。

辅导教师和学生一道,分析产生厌学症的具体原因、判断其发展程度,在和学生充分讨论并取得其同意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矫治方案。

.四、合理干预,引导调节此阶段是心理辅导的核心部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厌学成因,应用心理学理论,选择适当方法予以干预,以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转变。

在此过程中,除了要争取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密切配合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自我意识向积极方向发展。

因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最高调节系统,不良的自我意识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厌学学生总把自己和“失败者、无能者、受忽视、无前途”相联系,辅导老师必须通过合理的干预,变其为“成功者、有潜能、受尊重、有前途”。

五、跟踪强化,彻底矫治跟踪强化是心理辅导的巩固阶段。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即使在经过多次辅导,使厌学学生的症状有明显好转时,辅导者应继续寻求家长、老师、同学的支持和配合,不定期跟踪强化,巩固辅导成果,以期彻底矫治其心理9.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厌学的危害性。

只要我们今后一起努力克服厌学情绪,下定决心,不怕困难,胜利就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