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与名作欣赏
音乐流派的归类
巴洛克时期音乐:是指欧洲文艺复兴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大约覆盖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最早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刻等方面,后来由美籍德国音乐学家萨克斯首次引用到音乐领域,我们把它称为“巴洛克音乐”。
古典音乐时期音乐: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向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
它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追求和声化学的新发现。
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不和谐的七九各弦、叠置和弦,造成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也趋向片断零散。
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细,调节着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中表现物体的气氛和情调。
现代乐派:这个名称是十九世纪未到现在的音乐艺术的各种流派的总称。
其中除了仍有继承古典--浪漫音乐传统进行创作(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曲家外,专业创作出现许多反浪漫主义的新流派。
主要音乐家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
代表作品:《管弦乐组曲》 4 首、《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勃
兰登堡协奏曲》 6 首等等。
2、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是巴洛克时期重要作曲
家管风琴家。
后加入英国籍。
巴洛克时期重要作曲家管风琴家。
后加入英国籍。
主要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主要作品: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
三十二部清唱剧。
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
1751年不幸双目失明,1759年病逝于伦敦。
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
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
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和他的九大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 1801
•第二交响曲 1802
第三交响曲《英雄》 1802~1804
•第四交响曲 1807
第五交响曲《命运》 1803~1808
第六交响曲《田园》 1807~1808
•第七交响曲 1811~1812
•第八交响曲 1812
第九交响曲《合唱》 1822~1824
4、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
主要作品:管弦乐《烟火》、芭蕾舞剧《火鸟》、《披德鲁什卡》(等具有印象派和表现主义风格;中期作品如清唱剧《俄狄浦斯王》、合唱《诗篇交响曲》等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采用古老的形式与风格,提倡抽象化的"绝对音乐";后期作品如《乌木协奏曲》、歌剧《浪子的历程》等则混合使用各种现代派手法如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及点描音乐等。
哑剧《士兵的故事》包含舞蹈、表演、朗诵和一系列由7件乐器演奏的段落,却没有歌唱角色,由此可看出其创作风格的不羁。
关于音乐体裁及音乐词汇的概念:
音乐体裁主要分成两大类别:一、声乐体裁二、器乐体裁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经文歌:13 世后半叶最流行的复调体裁是经文歌。
有三个声部,上方两声部可以各自采用世俗内容的歌词。
康塔塔:也译作大合唱,是带有独唱、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的体裁,内容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
与清唱剧一样的是没有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
清唱剧: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曲,音乐形式包括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
与歌剧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没有复杂的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1、歌剧艺术的产生。
2、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
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大小调式还有现代和声体系的逐步完善。
3、声乐和器乐作为音乐艺术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开始走向各自独立发展的道
路。
4、了解什么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几种重要的器乐体裁:奏鸣曲、交响曲:、协
奏曲
5、了解什么是复调音乐、什么是主调音乐。
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织体。
1、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2、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和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3、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
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
4、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5、速度:1、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2、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
速度术语一般记在乐谱开头,它大多是意大利语(也有时采用本国语)。
6、力度:1、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7、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
能和特点。
8、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
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9、织体是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
织体可以分为单声部织体、多声部织
体
10颤音:是修饰音的一种,乐谱中的记号为音符上方加“rt”,表示两个响铃的音急速反复,听起来就像声音在颤抖。
11、熟悉西方乐器的特点,以及音色。
包括
12、人声以及各种唱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