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PT
再见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 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它 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 舞人们为自己祖国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 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是指一个民族为
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 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 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 作精神。
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定为“中小 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9月24日央视《面对面》节目 “罗东进: 重走长征路 ”
2006年七、八月份,二十多位开国元勋的子女组成了 一支特殊的长征队伍,耗时近四十天时间重走了当年中国 工农红军走过的长征之路。 这支特殊的队伍成员包括: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任 弼时书记之女任远征、朱德元帅女婿刘铮、贺龙元帅之女 贺晓明、彭德怀元帅侄女彭钢、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徐向前元帅女婿张元生等。参与 此活动的开国元勋子女,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其中年龄 最大的已79岁。
井 冈 山 胜 利 会 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千里, 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建立了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会师,扩大了革命武装力量,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 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围剿”,在广大革命者中燃起了新的 希望,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 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预习提示
• • • •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中华民族精神有怎样的地位? 4、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 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5、我国的民族精神有哪些丰富和发展? • 6、青少年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鲁迅曾说过:“我们 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 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 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 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是统 一的。主要表现为: • 1、爱社会主义祖国 •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拥护祖国统一 • 4、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与国家的总任务结 合起来
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定于一”、 郑成功收复台湾 “尚统一”、“一天 戚继光抗倭 下” “和为贵”、“与人为善” 昭君出塞、玄奘西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敬业乐群”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宝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自古男儿当自强”
提问: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 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可以用以下的提示——
有人说:
“为保卫祖 国的安全, 无数远离自 己的父母而 守卫在祖国 边陲的解放 军战士,是 民族的脊梁”
有人说:“坚 有人说:
“为了振兴 祖国的教育 科学文化事 业,呕心沥 血、无私奉 献的人民教 师,是民族 的脊梁”
长征精神就是不畏艰难、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也可以说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民族精神的体现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 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 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你知道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 精神的集中体现有哪些吗?
原子弹爆炸
抗洪抢险
载人航天
“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 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 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劳模精神——实际上就是工人阶级的主人翁 精神,就是爱国精神,也是爱家、爱企业、 爱他人、爱岗精神的具体体现。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
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 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爱国主义
勤劳勇敢
是指一个民族在改
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中表现出来的不惧 艰难的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要坚持弘扬和培 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伟大民族精神,大 力发扬创新精神,使 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 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 •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3、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 4、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 5、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 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 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守自己的岗位, 奋力拼搏的千百 万工人,千千万 万日出而作、日 没而息的父老乡 亲们,是民族的 脊梁”
有人说:……
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 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但“中国脊梁” 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 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当中华民族遭到侵略和欺凌 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分歧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 梁;为保卫祖国,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祖国边陲 的解放军战士,是中国的脊梁;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 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中国 的脊梁;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并搏的工人,是中国的 脊梁;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 中国的脊梁………。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点。 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 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先导,以青少年为重 点,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 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红 军 飞 夺 泸 定 桥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以 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赢得 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从此,长征精神 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我们民 族复兴的史册中,它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 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
(1)、“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 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A、宣言书:它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及其走 狗蒋介石等是完全无庸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 的破产。 B、宣传队:它向11个省大约两亿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 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C、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中,发芽、长叶、开花、 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课堂练习
• • • •
自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灾区同胞的 情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地市民 积极捐款、捐物,并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 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地市民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2、这一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弘扬这一精神有何意义? 4、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 1、各地市民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民族精神 • 2、这一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3、弘扬这一精神有何意义? 答:(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支撑。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 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 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 命力。 • 4、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答:(1)我们应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向抗震英雄学习, 热爱祖国、勤劳勇敢、自清不息,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2)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禄
铁人王进喜
红 军 飞 夺 泸 定 桥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以 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赢得 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从此,长征精神 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我们民 族复兴的史册中,它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 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
历史典故
郑成功收复台湾
文成公主入藏、玄藏西行、 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夸父追日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 息” 、“胜人者有力,自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 胜者强” 马迁忍辱著《史记》
井冈山精神
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劳模
雷
峰
焦 裕
勤劳勇敢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夸父追日
自强不息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屈原放逐而著《离骚》 卧薪尝胆、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小结
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精 神的内涵 爱国 主义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伟大 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 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地位)
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 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 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 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 成功。
让我们共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名言警句
“定如一”、 “尚同一”、 “一天下” “礼之用,和为贵”、 “亲仁善邻,国之宝 也。” “勇者不惧”、“艰难 困苦,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