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设计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设计

教 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作业、思考题
1、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月经的形成机理与月经的调节?
2、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四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4学时〕-1
第一节 妊娠生理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2学时〕
课堂教学目的
1、掌握胎儿发育过程与其生理特点、发育指标;胎儿附属物的形成、结构和功能;妊娠期母体的变化〔重点在生殖、心血管、血液等系统。
2、胎位 5
3、胎儿畸形 5
四、精神心理状态〔10〕
重点、难点
以与对策
重点: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难点: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对策: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第一节 、掌握女性内生殖器解剖、组织结构和功能。
2、熟悉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的解剖要点。
3、了解血管、淋巴与神经。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内生殖器〔60〕
1、阴道 10
2、子宫 20
3、输卵管 15
4、卵巢 15
四、血管、淋巴与神经〔15〕
五、邻近器官〔25〕
1、尿道 5
2、膀胱 5
3、输尿管 5
4、直肠 5
5、阑尾 5
重点、难点
以与对策
重点:女性内生殖器解剖、组织结构和功能。
难点:女性内生殖器解剖、组织结构和功能。
对策: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课中用模型讲解,加深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
3、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教 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
作业、思考题
1、阴道后穹窿的临床意义。
2、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对内生殖器的影响如何?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6学时〕-3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学时〕
课堂教学目的
1、掌握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与胎盘分泌激素的特点。
2、熟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3、了解月经周期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0〕
二、月经的临床表现〔10〕
三、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30〕
1、下丘脑性调节激素与其功能 5
2、垂体性调节激素与其功能 5
3、卵巢的功能 20
四、月经的周期性变化〔30〕
1、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5
2、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15
1、骨盆的组成 10
2、骨盆的分界 10
3、骨盆的平面 25
4、骨盆轴 10
5、骨盆的类型 10
6、骨盆底 5
二、外生殖器〔20〕
1、阴阜 5
2、大阴唇 5
3、小阴唇 5
4、阴蒂 5
5、阴道前庭 5
重点、难点
以与对策
重点:骨盆的结构、分界、平面与径线。
难点:骨盆的结构、分界、平面与径线。
对策: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课中用模型讲解,加深感性认识。
1、妇科护理学 15
2、产科护理学 15
第二节 妇产科护理学开展简史〔40〕
1、古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 10
2、近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 10
3、现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 10
4、当代妇产科护理开展趋势 10
第三节 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20〕
1、产科护理 10
2、妇科护理 10
重点、难点
以与对策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X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
参考书: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
X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
X新宇:《妇产科护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一版〕
X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人民卫生
章 节 名 称
学 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学时
6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第四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二节 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三-五节 妊娠诊断,妊娠期管理等
第五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第二节 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六章 产褥期管理
第八章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
3、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教 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
作业、思考题
1、简述骶耻外径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与意义。
2、简述对角径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与意义。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6学时〕-2
重点、难点
以与对策
重点:排卵规律和临床表现。
雌、孕激素的周期动态变化与其生理功能。
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难点: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机理
对策: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1、讲授法: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4、实验课模型讲解与练习。
教 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
作业、思考题
1、四步触诊的目的与方法?
2、推算预产期的方法。
3、简述产前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五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4学时〕-1
教 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作业、思考题
讨论:我国剖腹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五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4学时〕-2
第二节 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2学时〕
课堂教学目的
1、掌握三个产程的概念,分娩各期的临床表现,分娩各期的护理评估内容,分娩各期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
3、了解产程图的绘制方法。
教 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作业、思考题
1、健康教育活动——科学坐月子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八章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学时〕-1
第一节 流产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2学时〕
课堂教学目的
1、掌握流产与异位妊娠的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2、熟悉流产、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如此。
3、了解流产、异位妊娠的概念与病因。
2、如何做一名好的妇产科护士?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6学时〕-1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2学时〕
课堂教学目的
1、掌握骨盆的结构、分界、骨盆的标记、外生殖器的解剖、组织结构、功能。
2、熟悉骨盆底的作用与会阴与分娩的关系。
3、了解骨盆的类型。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骨盆〔70〕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人民卫生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学时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第一二节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第三五节妊娠诊断妊娠期管理等第五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第二节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第六章产褥期管理第八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第一二节流产异位妊娠第三五节妊高症前置胎盘第九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第十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第十一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第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学时第一三节概述阴道炎第四五节宫颈炎盆腔炎第十四章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第十五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六章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学时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2学时课堂教学目的1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畴2熟悉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3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史教学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畴301妇科护理学152产科护理学15第二节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401古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102近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103现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104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10第三节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201产科护理102妇科护理10重点难点以及对策重点
1、掌握产褥期的定义,产褥期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产褥期生理、心理变化。
3、了解新生儿的护理。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 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健康〔30〕
1、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15
2、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15
第二节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50〕
1、临床表现与常见问题 15
2、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35
第一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2学时〕
课堂教学目的
1、掌握分娩的定义,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2、熟悉胎头的结构
3、了解精神心理状态对分娩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产力〔25〕
1、子宫收缩力 15
2、腹肌与膈肌收缩力 5
3、肛提肌收缩力 5
二、产道〔35〕
1、骨产道 20
2、软产道 15
三、胎儿〔20〕
1、胎儿大小 10
第三节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10〕
重点、难点
以与对策
重点:产褥期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难点:产褥期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对策: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