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和布克赛尔县和什托洛盖镇,虽经过这些年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农村配
电线路已焕然一新,但由于诸多原因,10千伏配网外力破坏在电网故障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本文对10千伏配电运行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结合其他单位
配电运行事故,找出存在的薄弱点,积极探索防范措施,这对于提高配电网管理
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配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原因;防范措施
引言
配电网是完成向用户供电的最后一个环节,他的运行可靠性直接决定着用户
是否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因此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配电线路因点多、面广、线长,路劲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起,受气候、地理环
境影响较大,又直接面对用户端,所以经常产生各类故障,给供电企业和用电户
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怎么全面分析故障的原因,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是提
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
1.和什托盖镇配网故障现状
和什托盖镇供电区的6条10千伏线路,18台断路器构成,10千伏配电线路
全长183公里(含用户支线)。
2015年全年10千伏配电线路发生故障17次(重合不成功4次,重合成功9次,接地4次),其中6-9月发生故障10次.
通过以上故障次数可以看出,线路故障多发于夏季,雨水较多、树木旺盛的
时期。
原因中,用户影响、树障、天气原因、外力破坏占较大的比例。
2 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2.1 外力破坏
配电线路多处于城区,通道较为复杂,交跨各类线路、道路、建筑物等,极
易受到外力破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城区大部分线路架设在道路两旁,车辆撞到电杆,造成倒杆、断杆等事
故时有发生。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市政施工、改造
对配电线路造成很大破坏。
一是施工破坏杆塔基础造成倒杆事故;二是施工机械、物料碰触线路、设备带电部位造成线路短路。
2.1.2 各类漂浮物引起线路的短路跳闸,如线路附近放风筝、一些庆典活动中
燃放的带有大量金属彩带的礼炮以及生活垃圾种的漂浮物。
动物破坏,如猫等动
物爬上配电电压器上造成相见短路,鸟类从柱上开关下落时造成的相间短路等。
不法分子盗窃破坏电力设施,造成倒杆、倒塔等事故。
2.1.3 案例
2015年6月28日21时30分,10千伏和南线断路器跳闸,重合未成功,造
成640余户停电,于当日22时06分回复送电,损失电量1900千瓦时。
保护装
置信息:过流Ⅱ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故障电流为3.55安培,故障相为AB 相。
事故原因:巡视线路发现10千伏和南线85号杆与86号杆之间线路下有只被烧焦的喜鹊,线路AB两项到线上有明显的电灼痕迹。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是喜鹊
在下落时碰触AB两项导线,引起相间短路故障,是造成线路跳闸的原因。
2.1.4案例
2015年8月18日13时12分,10千伏阿南线断路器跳闸,重合未成功,造
成380余户停电,于当日14时16分回复送电,损失电量650千瓦时。
保护装置
信息:过流Ⅱ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故障电流为4.1安培,故障相为BC相。
事件原因:巡视发现10千伏阿南线59--60号杆处中铁十八局使用塔吊正在
施工,塔吊距离导线15米,并且BC两相导线上有明显灼伤痕迹。
施工单位的塔
吊在起吊建筑材料时,塔吊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其吊的建筑材料过长,建筑材料
碰触BC导线,是该线路跳闸的原因。
2.2 树木障碍
2.3 雷击
2.3.1案例
2015年9月8日12时27分,10千伏阿团线断路器跳闸,重合未成功,造
成440余户停电,于当日19时16分试送电成功,回复运行,损失电量1120千
瓦时。
保护装置信息:过流Ⅱ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故障电流为3.70安培,
故障相为AB相。
事件原因:巡视线路发现10千伏阿团线169号杆(直线杆)AB两相瓷瓶有
闪络痕迹,10千伏阿团线169号杆位于山坡,周边开阔,未设计和安装避雷线。
根据当天气象情况和瓷瓶闪络痕迹,确定雷击是该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
2.4 洪水冲刷
2.4.1:大量的雨水或湍急的洪水主要在两方面威胁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一
方面是由于电杆杆基多为土埋,夏季雨水多,如有大量的雨水冲刷和浸泡,容易
造成电杆倾斜或倒杆事故;另一方面雨水还会降低线路和杆塔的绝缘水平,容易
引起导线与周围金属器具的短路放电,引起跳闸。
3 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3.1 防止外力破坏的措施
3.1.1 为杜绝或减少车辆碰撞电杆事故,尽量迁移电杆(塔),不能迁移的可
以在杆塔上涂抹醒目的反光漆或反光贴,在拉线上加套反光标示管,以引起驾驶
员的注意。
3.1.2 与城建、规划部门加强联系,做好配网线路的规划、设计、施工的工作,不留电力事故隐患。
3.2 树障处理
3.2.1 掌握树木处理的规律,利用每年开春前的好时机,及早动手,提前有预
见性的进行树障的排查和清理工作,尽量不留树障隐患,
3.2.2 加强线路巡视。
在春季树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可以通过缩短线路巡视周期,重点加强对树障集聚的线路巡视,及时发现处理危及线路运行的树木。
3.2.3 建立专项树障台帐。
通过建立树障专项台帐,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树
障的专项管理,随时监测树木状态,并及时修剪危急配电线路的树障,防止出现
遗漏。
3.2.4 做好协调工作,妥善解决树木砍伐问题。
确保树障可以及时清除。
3.3防雷措施
3.3.1 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
更换、安装耐压等级高的绝缘子,在受雷严重
的10千伏线路上适当采用15千伏电压等级的绝缘子,提高其耐雷水平。
3.3.2 及时校验和更换不符合运行要求的避雷器,在柱上开关、电缆头等处安
装避雷器。
检查、整改接地装置。
严格定期测试接地电阻,保证线路电阻值不大
于10欧姆。
3.3.3 是要结合技改和大修项目计划,对个别雷害严重或者负荷比较中的地段
安装雷电活动监测系统,进行数据搜集,及时针对线路易遭受雷击的地段,开展
雷电防治工作。
可以考虑加装线路避雷保护线或避雷器。
3.4 防洪水冲刷措施
每年汛期来临前,应对所辖区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容易遭受冲刷的杆塔基
础进行加固,对一些地势较低,容易积水的杆塔,有必要在干基处筑防护堤,防
患于未然。
汛期应加强对重点地段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部分基础下沉
或土壤松弛的杆塔,应及时填土夯实,及时清理线路安全距离之内的导体,防止
线路杆塔倾斜造成的放电短路。
3.5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3.5.1 随着城市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配电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接点和支路
也越来越多,年长日久杆塔上的编号会日渐模糊,给检修和巡线造成很大的不便,应用GPS系统,顺利导航并准确定位每一根杆塔、配变位置,工作效率就可以大
大改观。
3.5.2 实现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
行工况,及时消除故障。
4 效果分析
通过<<电力法>>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积极协调当地城建及规划部门合
理规划,组织协调林业、和园林处及相关部门清理线路通道。
按城市规划要求对10千伏配电线路、设备进行改造、更新。
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后,极大的改善了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大大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自2016年1月改造完后事故
率明显下降,各线路运行正常,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并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广大市
民的好评。
5 结束语
10千伏配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重要环节,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环
境较为复杂,它的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
应重视10千伏配网管理,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并
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预防线路故障发生,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从而保证
电网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配电网运行规程》Q / GDW 519 — 2010国家电网科(2010)1423号
[2]肖宁《10千伏配电线路故障及防范处理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 2012
年11月
[3]杨芳《10千伏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对策》【J】价值工程 2013年10月
作者简介:
王克强男汉族生于1970年11月本科学历,配电技师,目前任国网和布
克赛尔县供电公司供电所安全管理专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