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鼻咽癌2008分期 UICC 分期(第6版,2002)T1 局限于鼻咽肿瘤局限于鼻咽腔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肿瘤侵犯软组织T2a 肿瘤仅侵及口咽和/或鼻腔T2b 有咽旁侵犯T3 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 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 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1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 V 6cm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lb 、II 、III 、Va 区淋巴结转移且 直径W3cmN2 双侧16 II 、m 、Va 区淋巴结转移, 或直径>3cm ,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 W 、Vb 区淋巴结转移M0 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 移)I 期 T1N0M0;II 期T1N1a 〜IbMO , T2N0〜1bM0m 期 T3N0〜2M0,T1〜2N2M0W 期Wa 期:T4N0〜3M0,T1 〜3N3M0 Wb 期:任何T 、任何N 和M12002年AJCC 下咽癌TNM 分期 原发肿瘤(T )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 T1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W2cmN2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V 6cmN3a 淋巴结>6cm 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无远处转移 有远处转移T1N0M0;IIA 期:T2a N0 M0IIB 期:T1-2 N1 M0, T2b N0 M0T1-2 N2 M0, T3 N0-2 M0WA 期:T4 N0-2 M0WB 期:任何 T , N3, M0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或最大径>2cmW4cm,无半喉固定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T4a 肿瘤侵犯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T4b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注:*中央区软组织包括喉前带状肌和皮下脂肪。

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W3cmN2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但W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W6cm;或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W6cm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但W6cm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W6cmN2c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W6cmN3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6cm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

期 Tis N0 M0I期 T1 N0 M0II期 T2 N0 M0III期 T3 N0 M0T1 N1 M0T2 N1 M0T3 N1 M0WA 期 T4a N0 M0T4a N1 M0T1 N2 M0T2 N2 M0T3 N2 M0T4a N2 M0WB期T4b任何N M0任何T N3 M0WC期任何T任何N M1 分化型甲状腺癌UICC分期第五版和第六版(最新版)的比较第六版发布于2002年,第五版是1997年。

T:原发灶;N:淋巴结;M:远处转移。

*新分期认为如果肿瘤位于甲状腺包膜内,1cm和2cm的预后差别不大,所以将T1定为<2cm。

**旧分期过于强调远处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其IV期被定义为必须要有远处转移,而新分期除了强调远处转移外,明显侵犯颈部血管、气管等组织(T4Nx M0)和广泛的淋巴结转移(T1-3N1bM0)也将被定为晚期,更好的反映了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

肺癌的分期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 2009)(一)非小细胞肺癌。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采用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T 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W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 1a :肿瘤最大径W2cm 。

T 1b :肿瘤最大径>2cm 且W3cm 。

T 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3cm ;但不超过7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Ncm ;累 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 2a :肿瘤最大径W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2cm ;累及脏层胸 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 2b :肿瘤最大径>5cm 且W7cm 。

T 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 位于距隆突2cm 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肿瘤最大径7cm ;与原发 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 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 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

(2)区域淋巴结(N )。

N 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 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 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

N 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 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远处转移(M )。

M X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 0:无远处转移。

M 1:有远处转移。

M :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

1a乂1『胸腔外远处转移。

大部分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是由肿瘤所引起的。

但如果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多次细胞学 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又是非血性或非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与肿瘤无关,这种类型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不影响分期。

2.肺癌 TNM 分期(IASLC 2009)。

分期 TNM 隐形肺癌 T x , N 0, M 0 0 Tis, N 0, M 0IA T1a,b,”, M0 IB T 2a , N 0, M 0IIAT 1ab ,N 1,M 0 T 2a , N 1, M 0T 2b ,N 0,M 0 IIBT 2, N 1, M 0T3, N0, MIIIA T , N , M1 2 0T , N , M2 2 0T , N , M3 1 0T , N , M3 2 0T , N , M4 0 0T , N , M4 1 0IIIB T , N , M4 2 0任何T, N3, M0IV 任何T, 任何N,M(二)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分期:对于接受非手术的患者采用局限期和广泛期分期方法,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 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2010第七版AJCC乳腺癌分期TX 原发性肿瘤无法评估(如已切除)T0 无原发性肿瘤的证据Tis原位癌:导管原位癌Tis(DCIS);小叶原位癌Tis(LCIS);乳头Paget's病(乳腺组织内无浸润癌或原位癌)T1 肿瘤最大径W20mmT1mi肿瘤最大径W1mmT1a 1mm<肿瘤最大径W5mmT1b 5mm〈肿瘤最大径W10mmT1c 10mm〈肿瘤最大径W20mmT2 20mm〈肿瘤最大径W50mmT3 肿瘤最大径>50mm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到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皮肤结节)T4a侵犯胸壁,仅有胸肌粘连或侵犯不包括在内T4b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改变)或溃疡或同侧乳房卫星状皮肤结节,但不符合炎性乳腺癌的标准。

T4c T4a 和 T4bT4d炎性癌注:单纯侵犯真皮不作为T4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已切除)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移动N2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融合;或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N2a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彼此间或与其他组织固定、融合;N2b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III级腋窝淋巴结),伴或不伴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伴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注:“临床上发现”的定义为: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或临床体检发现高度怀疑为恶性转移的特征,或细针穿刺病理检查中可见大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cM0(i+):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但通过分子学方案或显微镜检查在循环血液、骨髓、或其他非区域淋巴结组织中发现不超过0.2mm的肿瘤细胞,患者无转移的症状及体征M1通过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发现的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mm的转移灶食管癌2010年AJCC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T分期Tx:不能明确的原发癌,如拉网等细胞学检查发现瘤细胞,但未能发现瘤体。

T0:无原发瘤证据。

Tis:原位癌,也即所谓的高度不典型增生。

指局限在上皮层内、未侵出基底膜的肿瘤。

有人不严格地将高度不典型增生归为Tis。

但要注意,在食管腺体内的原位癌,可能随腺体超过了食管上皮的基底膜,但其并未超出腺管的基底膜。

T1:肿瘤侵出上皮层,如侵犯固有膜、粘膜肌层或粘膜下层。

T2:肿瘤侵犯肌层(muscularis propria),未达食管外膜。

T3:肿瘤侵及食管外膜(the adventitia)。

T4:肿瘤侵犯食管周边组织。

4a:肿瘤侵犯胸膜、心包或膈肌,但可手术切除。

T4b:肿瘤因侵犯气管、主动脉、肌注或其他重要脏器而不能手术切除。

N分期N0:无邻近淋巴结转移。

N1:邻近淋巴结组有1或2枚淋巴结转移。

N2:邻近淋巴结组有3-6枚淋巴结转移。

N3:邻近淋巴结组有超过7枚淋巴结转移。

M分期M0:肿瘤无远处脏器和淋巴结转移。

M1:肿瘤已转移至远处淋巴结和/或其他脏器。

G分期G指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分期,在AJCC肿瘤分期的第六版为可选指标,但第七版将其接纳为S分期中的一项。

GX:组织学不能分级(在S分期中同G1);G1:细胞分化好的高分化癌;G2:细胞中等分化的中分化癌;G3:细胞分化差的低分化癌;G4:未分化癌(按G3鳞癌行S分期)。

有时G3、G4可能混存,可登记为G3-4。

肿瘤部位早期鳞癌的S分期考虑到了肿瘤在食管上的部位,按肿瘤的上缘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