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鹅城 百色市的历史文化介绍

【初中地理】鹅城 百色市的历史文化介绍

【初中地理】鹅城百色市的历史文化介绍
"鹅城"百色市的历史文化介绍
百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

全市共辖12个县(区),总人口378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

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百色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和壮语,境内流行壮语等语言。

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色,是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称名而来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

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

清朝在分田州土州设立厅制之后,在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 1729年设置百色厅,这是百色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

历史文化早在80万年前,百色就有人类居住。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百色盆地先后挖掘了百谷遗址、檀河遗址、杨屋遗址等古人类遗址群,共出土各类标本3万多件,其中石制品7000多件,经考古学家反复研究表明,早在80.3万年前右江河谷就有古人类活动。

他们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百色手斧”的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学术界把亚洲大陆视为“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的“莫维斯理论”,2000年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其中百谷遗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百色西林已成为古句町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经区内外专家学者考证,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是壮族的始祖布洛陀的居住地。

另外,百色还有清朝云贵总督、受封“太子太保”抗法将领岑毓英和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岑春煊父子故居—西林宫保府遗址;“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遗址等。

所有这些,构成了百色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革命传统文化百色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和右江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拥有一大批珍贵的红色文化。

难怪陈运和的诗《百色起义,我记得》称“翻阅一位伟人的自传百色起义是重要一段足迹——跋涉的文字血汗——流淌的标点写进红七军的诞生写进红八军的改编写进邓总政委的事迹写进李总指挥的实践左江同右江一样的脉搏震响龙州同百色一样的呼啸向前佩戴的袖章朝霞尽染肩扛的土枪大声发言旧址,悠悠岁月的封底旧址,又一胜利的开篇当我迈入纪念馆追寻过去共和国的胚胎在这儿分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