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石拱桥课题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应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了解本文作者茅以升的根本情况。
2.了解并概括有关石拱桥的知识,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1.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按时间先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2.学会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志向和务实的精神。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本文原载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兴旺而长足开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局部,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读准字音弧.形〔hú〕拱.桥〔ɡǒnɡ〕推崇.〔chónɡ〕匀称.〔chèn〕洨.河〔xiáo〕桥墩.〔dūn〕河堤.〔dī〕混.凝土〔hùn〕漳.州〔zhānɡ〕饮涧.〔jiàn〕惟妙惟肖.〔xiào〕张鷟.〔zhuó〕辨清字形理解词语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上。
雄跨:威武雄壮地跨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残损:物品残缺破损。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初月出云:看起来好似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长虹饮涧:看起来好似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千态万状:形态多种多样。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推崇:十分推重。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就地取材:在本地选取所需要的材料。
新课导入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在了一起。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并排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是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石拱桥有什么特征?桥洞成弧形、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巩固。
2.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巩固、形式美观、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说明顺序,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巩固、历史悠久的三个特征进行说明,有条不紊。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自由朗读课文,整理全文思路。
第一局部(1、2):总述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局部(3-9):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状况。
第三局部(10):简述中国石拱桥的开展。
【品味亮点词语】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巩固〞一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巩固〞能否互换?“不但〞“而且〞能否删去?为什么?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巩固〞不可互换。
“形式优美〞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巩固〞是对桥的进一步认识,即理性认识。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假设互换了就不科学了。
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可删去,假设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
2.说说以下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拟早。
为了准确地说明情况,没有绝对地说是“最早〞出现。
这样表达,程度较轻。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表示根据现有材料推测,这样说防止了绝对化,语言严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只是强调石拱桥的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存在没有石拱桥的地方。
(4)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左右〞表示是估计的时间,并不确定。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
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探究方法说明】形,就像虹。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其形状,突出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卢沟桥“非常雄伟〞的特点。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
运用作比拟的说明方法,拿河堤与卢沟桥作比拟,说明卢沟桥“结构巩固〞的特点。
4.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充分地说明了赵州桥“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5.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将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描绘得非常形象逼真,极具动态感,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把握文章主旨】通读全文,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开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层次清楚,条理清晰。
本文把说明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再按一定顺序分段说明。
第一局部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第二局部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创造和高度的艺术水平;第三局部综述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开展。
这里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2.语言准确,周密严谨。
如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长、宽、拱长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了两座桥的规模。
同时文中也运用了一些表示不完全肯定或有所限制的词语,如“大约〞“可能〞“有记载的〞等等,表现了作者的严谨。
3.说明方法多样。
〔1〕举例子。
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中有许多惊人的杰作,文中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典型的例子,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
〔2〕打比方。
为了说明石拱桥的形式优美,文章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一般石拱桥桥洞的形状——桥洞呈弧形,通俗易懂。
〔3〕列数字。
文中对赵州桥存在的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对卢沟桥的桥长、石拱长度、桥宽、石拱个数等都用了具体的数字说明,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精确了解。
〔4〕作比拟。
文中在说明卢沟桥的巩固时,说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把卢沟桥和两岸河堤来作比拟,可以到达鲜明、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目的。
〔5〕引资料。
文中引用了中外名人的话,从形式上和成就上突出石拱桥的特色。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请运用作比拟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空调。
(100字左右)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本钱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又比拟枯燥无味。
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
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
即整体感知,创造填空。
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前提下,给题目加修饰语。
这个步骤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答复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答复以下问题。
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根底,才有可能完成深入阅读的目的。
对照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解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方法指导: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在说明文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方面时,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文也并非一定要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等。
该题型的答题步骤一般可以分为四步:(1)表态(不能删去)。
(2)原词的意思或起到什么作用。
(3)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或者太绝对等。
(4)XX词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的特点。
素材积累:乾隆皇帝看高桥奉城高桥镇有座石拱桥,建于明永乐六年。
相传当地有个乡绅外出,有人问他出生何处?他说高桥。
那人又问高桥有多高?他夸耀说:“投一个铜板到河里,初一跌下去,月半‘咚’声响。
〞此事传到乾隆皇帝那里,引起游兴,欲下江南看高桥。
船从淀山湖进黄浦江直驶奉贤,途经得胜港。
乾隆问:“此处何地?〞随从答道:“此乃得胜港。
〞乾隆一听“得胜〞两字,大悦,即令回朝。
乾隆中途回朝可乐煞高桥乡绅,庆幸免却一场欺君杀身大祸。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法学法:角色扮演法、问答法、讨论法、总结点拨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什么是童话?它有什么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梦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它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
二、作者简介安徒生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
代表作:《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三、检查预习生字词xuàn chèn tuǒ chéng jībì xián jué hài炫耀称职妥当呈报滑稽陛下精致头衔爵士骇人听闻hè qīnchāi随声附和钦差解词滑稽:〔语言、动作〕引人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