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练习手指操作者:一通钢琴发布时间:2007-06-25 17:58:38 来源:一通钢琴网手指操!做做运动吧~~以下的几组手指和手腕练习是平常不弹钢琴时的手部灵活练习。
在您闲暇时刻的任何地点都可以尝试这种练习。
下臂弯曲,以肘部到第三指尖为轴心线做回转动作。
掌部保持和弦谈奏的姿势,五指伸展,仿佛持一大圆圈。
动作应该柔软、缓慢,回转幅度相当于八分之一的圆周。
最重要的是使手臂动作始终围绕着想象的轴心线进行。
两臂轮流进行。
手心向内,腕部上下活动(恻向动作)。
轻轻握拳(拇指放拳内,但不要使其余各制紧压着它),然后用力伸开手指,使其往后展,初期本练习可做数十次,以后可逐渐增加次数,手指伸展和握拢所用力量要相等。
本练习还可以这样做,只是在伸展手指是使用力量,而握拢时只靠惯性,以及相反。
要注意使动作不至于氛围分为两部分。
(以后再遇到这种可以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练习时,我们将称之为"三重练习。
)本练习只可双手同时进行。
掌握之后,可与练习2结合在一起做:既加上手臂划圆圈的动作,手臂工作训练与手臂划圆圈的动作。
手臂工作训练与手臂划圆圈动作同时进行,可为连奏做准备工作,因为正式在连奏中手指进行积极谈奏的同时整个手臂进行大幅度的同意动作,此外,本练习还可培养各种动作的总体协调性。
首先用指尖弹击第一关节的指根,然后弹击手掌中部,最后弹击手掌的下部。
手指不应并紧,但也不要互相分开。
手指抬起的程度要正好适于进行下一个动作的需要,双手同时练习,也可加上手臂的划圆圈动作。
五指伸直,合理散开并略略伸展。
拇指的第一和第二关节,其余各指的第二和第三关节弯曲成九十度(三重练习,只能双手同时进行,可加上手臂划圆圈动作)。
第五指弯曲,尽可能地接近腕部,接触手掌、然后指尖沿手掌磨擦而过,一直到手指部,其余各指依次做此动作。
左手四指并紧,右手各指与手各指图68编制在一起,使左手的第三和第五指在上面,第二和第四指在下面,然后迅速地更换手指,使二---四指在上面,三---五指在下面。
要注意使右手拇指始终在左手拇指下面,否则它将妨碍各手指的迅速更换,左手也是如此,本练习初期可做得缓慢,只可做数次,以后,当已经掌握较快的速度时,两手可各做四十---五十次。
本练习能很好地为谈奏交替三度做准备。
手指沿手掌通过,然后猛然地张开。
本练习可以加上手臂的划圆圈动作。
轮流使每个手指向侧面张开,距离尽可能张大。
本练习可连续反复多次,但不得使手指过分疲劳。
各指靠拢,然后使第三和第四指分开。
与上一个练习相同,只是使二--三和四--五指分开,而三和四指并拢。
逐个使各指在第二关节处弯曲成直角。
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二关节可达到异常坚实的程度,第三关节则相反,十分松弛,假如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击它,它只是震抖几下之后又归复原处。
轮流使各手指在第三关节上弯曲。
要做到这一点不可能不使第二关节弯曲,甚至其余各指也都可能弯曲。
弯曲度不应超过50度—60度,因为超过这个角度就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三关节上。
逐个将手指从第一关节上抬起。
要获得这样的感觉,仿佛手指是用拴在指尖上的线提起似的。
动作时全部注意力只集中在指尖上,手指的第一关节完全放松。
将手指尖抬起后,立即将它“扔掉”,仿佛是线断了一样。
必须是扔掉,而不是使其弹击。
本练习的目的在于抬指时产生这样的感觉,仿佛手指是一个整体。
从第一关节上使拇指弯曲。
许多人的这个关节只能做很小的动作,但这根本不是什么缺陷。
问题不在于动作的幅度大小,而在于动作本身的自觉性。
使拇指的第二关节弯曲。
手掌向内,然后使拇指在基底关节上起落,(拇指的指肚应放松)。
用拇指依次磨擦其余各指。
伸展开五指,第二指不动,其余各指逐个地向它靠拢。
五指作扇形散开和靠拢,第二指保持不动。
再使第三和第四指相继保持不动。
拇指在与手掌垂直的平面上移动。
二和四指在第三指上方靠紧,然后再它的下方靠紧。
三和五指在第四指上方和下方做同样动作使二——四和三——五指靠紧,先是第二——四指上,而后是三——五指在上。
使拇指和第二指指尖靠拢,然后沿着想象中的半圆形分开。
继之再加上手臂划圆圈动作。
手指散开要异常迅速,同时手臂动作要平稳、均匀。
手臂划动一圈,手指散开十二——二十次,其顺序是:二——三——四——五——四——三——二——三等等。
拇指尖、然后其余各指在空中划三角形和四角形。
依次用两指划圆(每个手指划半圆)。
手腕和手臂都不应协助,动作只用手指完成。
各指依次弹击拇指。
拇指完成侧向动作。
本练习可加上手臂划圆圈动作。
左手手心向内,右手手心向下,右手第三指轻轻接触左手手心。
从接触点起不停顿地抬起右手(上臂不参与动作)。
腕部消极活动,动作由下臂控制。
腕部柔软地弯曲,下臂的弯曲面向上。
腕部伸直,同时五指撑开。
与前一练习相反:手臂从伸直到弯曲。
右手手心向内。
下臂做纵向动作,腕部做消极的侧向动作。
本练习由两手轮流做(各做五——十次弯曲)。
腕部不动,手指第一排关节做消极动作。
手指略略弯曲,手心向上。
以这种状态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伸展五指。
做同样的动作,但是要加上下臂的回转,不间断地进行。
下臂转动要慢(从内展到外展以及相反),同时手指伸屈要快。
轮流使每个手指划圆圈,各做八——十次。
开始向下,然后向上。
对于锻炼手掌(就是说,对于培养速度),(侧向动作会锻炼骨间肌,即“速度肌”)。
大家都知道,弹钢琴需要花上大量地时间练习,但是有的人却反映练琴没有效果。
那就很可能是练琴的方法出了问题。
好的练琴科学的练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自己学琴来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主要是介绍一天练琴的内容及方法:1----基本功。
本人的基本功练习就用哈农。
无论你是初级学员还是钢琴专业人员。
哈农无疑都是最最重要的练习。
我每天假如有时间的话都会把哈农的前10条弹上四遍(共40遍)中间不休息。
弹累了就放慢速度,但是决不停。
有些人觉得哈农和我们弹的曲子没有关联,而且枯燥无味。
我倒不觉得。
哈农其实和我们弹的曲子息息相关,甚至比曲子更重要。
哈农就象手指的长跑锻炼,跑的久了,速度和驾驭力就强了。
如果我每天只练一小时琴,我一定会保证哈农练半小时。
2----曲子的练习(上)初学者(599以下):初学者由于学琴时间还比较短,可能还涉及不到一些较复杂的曲子和技巧。
那么练琴的重点就是要注意基本功、手型等基础学习的技巧上了。
由于曲子较短,学生练琴很容易弹熟,便以为自己没有什么可练了。
其实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手型--比如有没有手指没有高抬指;手指指尖有没有站住;大指、四指、五指的指尖;节奏---有没有休止、切分、弱起、三连音等弹奏的错误等;音准----一般集中在升降号有没有看错的问题。
当然依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那么我建议初学者要多慢练,不要快。
要一条一条的弹清楚。
要注意:1音准2节奏3手型4技巧(主要是跳音、连音、乐句等有没有做到等)另外初学者如果觉得弹哈农有些困难的话,也可以弹些再简单些的手指练习,但要注意------每个手指要平均对待,左右手要平均对待还有一点也必须提出为了训练学生的音乐流畅性,短小的曲子如果有地方弹错,建议从头再弹,养成好的习惯。
这点很重要。
中级和高级学者:中级以上的钢琴学习主要在于技巧和音乐理解的提高上。
那么训就更要注重效率,否则没有效率的弹琴就几乎等同于没有弹琴。
举例:1 假如曲子有地方老是弹错,那么一定是出了问题了,你就不要在把曲子从头弹到尾不中断的练。
我本人独创一种叫五小节纠错法。
假如我曲子中有个小节老是出错,第一步:先把这小节单独的拿出来练熟。
(一小节)第二步:接上前一小节和本小节再练熟(二小节)第三步:在把第二步接上后一小节练习(三小节)。
第四步:在将第三步分别向前向后再延伸两小节(四、五小节)。
2 假如遇到技术难点不能攻破,比如八度等,那么只需把哈农找出来,在哈农后半部分的专项练习中找到你相应技巧的那一条,坚持练上几星期。
比起你在曲子中去练习这些难点要有用的多。
3 假如出现的是情感、表现力方面的问题,这个要比上两个问题难解决一些。
单也是能解决的。
假如你弹的是复调曲子,就需要单手多练习,把句子搞清楚。
另外一些别的问题也需要学员自己多体会。
当然也要和老师多交流1、入门阶段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
此教材识谱路子好,从中央C出发,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学生不走弯路,学得快。
第1册弹完时学生已学会了中央C附近的9个音,掌握了3种时值的常用音符,3种常见休止符,3种常见节拍。
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儿童喜欢。
第1册应从断奏开始,第2册部分曲子可让学生试着用连奏,这样到第3册讲连奏时就不陌生了,也更容易弹好。
此教材也存在不足,如没有手型、断奏等基本训练,弹奏方法讲的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补充。
一般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每次练琴前应进行断奏训练,这样有助于手臂及全身的放松。
4、5册难度伸展过快,个别曲子手指跨度大,针对流畅练习少的情况,可补充《拜厄》或与之相当的其他教材。
进步快的还可以省去3、4、5册。
进入《车尔尼》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入门时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
相当于考级的1—2级。
入门时期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兴趣,学会识谱,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身心放松地进行演奏,养成正确的读谱与练琴习惯。
入门时期上课周期不宜太长,最好每周上两次课,进入《拜厄》时,前面部分每周要学习5条以上。
2、初级阶段主要教材:《车尔尼》599、849、299前部及其他作曲家的练习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前部,《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相当于考级的2—7级,大约需要2—3年,这时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手指训练,声部训练,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这里要注意几个误区:误区1:将《车尔尼》当作主要教材,不弹或少弹复调作品,《车尔尼》教材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也有音乐形象单调、缺乏系统性、技术训练不全面等一些弊端。
学生要接触广泛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
误区2:忽视音阶,琶音的训练。
音阶、琶音作为重要的基本练习,应该贯穿这时期的始终。
学习新的音阶和琶音时,建议让学生先单手练一个八度,熟悉音位,再进行双手合练或单手两个八度,最后双手三到四个八度的练习。
误区3:不记谱。
视奏与记谱是一对矛盾,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琴教学重视视奏忽视记谱,所以现在的许多考级和比赛都要求背谱。
3、中级阶段主要教材有:《车尔尼》299,740,《克列门蒂练习曲》,《克拉莫练习曲》,《莫斯柯夫斯基练习曲》,巴洛克时期,如巴赫、亨得尔的作品等,古典作品,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的作品,浪漫派作品,如肖邦、苏伯特、门德尔松等的作品,以及印象派,民族乐派的作品等,约相当于考级的7—10级,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前一时期的手指训练与声部训练,了解音乐史,欣赏更多的作品,学习一定的和声知识,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