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1)G206大吴桥危桥改造工程招投标文件;(2)《徐州市206国道大吴桥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设计;(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7)《江苏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8)《G206大吴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统计资料;(10)施工技术调查文件;(1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水兴,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10月);其它相关规范及各种施工手册。
2.工程概况2.1.项目简介徐州市206国道大吴桥改建工程主要为危桥改造,拆除旧桥原址重建新桥。
大吴桥是徐州市境内G206国道跨越京杭大运河的一座桥梁,旧桥分左右幅设计,桥梁跨径:2×20m+45m+2×70m+45m+2×20m,全长315.24m;通航标准:两主孔位Ⅱ级航道通航孔通航净空分别为50m×7m,设计通航水位为29.6m。
主桥左右幅共计6个T型刚构,每个T构单侧悬臂段采用9个预制节段悬臂拼装而成,0#段现浇与墩身固结,中跨合拢段采用20m预应力T梁全吊挂结构,边跨采用20m预应力T梁半吊挂结构;南北引桥各2跨20m钢筋混凝土T梁。
1996年建成通车,桥宽24m。
经过多次加固改造,桥梁病害仍十分严重,必须拆除重建。
新建大吴桥跨径布置为3×25m+164m+3×25m,主桥跨径164m一跨过河,采用下承式钢箱提篮拱桥,引桥为预制组合箱梁。
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桥墩,直径φ1.5m、φ2.0m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两侧各有约165m引道路基工程。
京杭运河道现状宽约160米,河道与桥轴线正交,为2级航道。
2.2.新建主桥概况新建桥梁采用一跨过河,主桥跨径:164m。
主桥采用下承式钢箱提篮拱桥,桥梁全宽为24m(不含钢梁及拱肋区域)。
主要施工工艺:采用岸边平台拼装钢梁及拱肋及主梁,整体顶推过河的施工工艺。
新建大吴桥桥型图见图2-1。
图2-1 新建大吴桥桥型图2.2.1.主梁钢梁由两边箱主纵梁与预制砼桥面板及横梁组成,梁高2.3m。
主纵梁双边箱截面尺寸为3.5米(斜宽)×2.3米(高),主纵梁为全焊钢结构,横梁、小纵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桥面板为预应力预制砼桥面板,厚度25cm。
横梁间距3.0m,横梁高为2.3m。
每6m设置一对吊杆,即间隔一道横梁布置一对吊杆。
主纵梁中布置三道工字形截面小纵梁。
小纵梁宽0.55m。
梁高1.5m。
主梁全宽30.7m。
2.2.2.主梁端横梁主梁端横梁高2.3~3.0m,顺桥向长3.5m。
2.2.3.主拱主拱矢跨比1/5,拱高32米(斜平面内32.715米)。
主拱采用2片提篮式箱形断面钢梁及拱肋,钢梁及拱肋采用矩形变高钢箱拱,宽1.8m,高2.6(跨中)~3.4(拱脚)m。
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
2.2.4.风撑拱顶风撑采用箱形结构.全桥共设6道风撑。
2.2.5.系杆系杆采用15-37可更换式环氧喷涂钢铰线,双层HDPE护套,每个箱室4根;系杆安全系数k≥2.0。
2.2.6.吊杆吊杆间距为6米。
选用φ7低松弛镀锌钢丝(标准强度f=1670MPa),边吊杆(1、1’)pk采用规格为PES7-121镀锌平行钢丝PE双护层拉索;其余中吊杆采用规格为PES7-109镀锌平行钢丝PE双护层拉索。
锚具为冷铸锚具,拱内张拉。
吊杆采用吊耳锚固在梁上,销接式。
吊杆索面与水平面夹角为78度;吊杆安全系数k≥3.0。
2.2.7.下部结构及基础(1)主墩接盖梁,主墩为直方柱实体钢筋砼结构,盖梁及主墩均采用C40砼。
(2)主墩基础选用1 0根φ200钻孔灌注桩。
(嵌岩桩)(3)钢筋混凝土承台间通过系梁连接,承台高度3.0米。
采用C30砼。
2.2.8.附属工程(1)桥面铺装:车行道6cm钢筋砼铺装+l0cm沥青混凝土铺装。
(2)伸缩缝:采用伸缩量240、160mm模数式伸缩缝,满足《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JT/T327-2004)相关规定。
(3)支座:4个主墩位置处的盖梁上均设1个NDQ2-30000kN抗震支座,其中1个为固定支座,2个为单向活动支座,1个为双向活动支座。
(4)防撞栏杆为钢混组合式防撞护栏,吊杆区外侧栏杆为钢结构栏杆。
(5)桥面排水:通过排水管收集统一排至地面排水系统。
(6)桥面防水:桥面防水采甩柔性防水层,需符合行业标准《道桥用防水涂料》(JC/T 975-2005)相关规定。
(7)按通航要求设置桥涵标和内河通航水域桥梁警示标志。
2.3.叠合梁桥面板概况2.3.1.设计要求(1)叠合梁桥面板设计分为4大类型,共计208块;其中:B1型预制板100块、B2型预制板4块、B3型预制板100块、B4型预制板4块。
(2)叠合梁桥面板采用混凝土标号为C50;普通钢筋采用HPB330级钢筋、HRB400级钢筋;预应力管道为内径50mm标准塑料波纹管。
(3)桥面板采用分块预制的方式、待铺装到位后现浇纵、横向湿接缝形成整体。
(4)为保证预制质量,宜采用自拌混凝土,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5~8cm。
(5)每块预制板浇筑时,要求一次完成,中间不设施工缝。
(6)预制板应存放5个月以上的时间后方可安装,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造成的不利影响。
(7)预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脱模起吊。
(8)混凝土板吊装到位后吊环应予以全部切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切割过程不会对混凝土板造成损伤。
2.3.2. 预制桥面板工程数量本工程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共有四种型号:B1型,结构尺寸为5745mm*2530mm*250mm,理论重9.02t,共计100块;B2型,结构尺寸为5745mm*3300mm*250mm,理论重11.77t,共计4块;B3型,结构尺寸为5670mm*2530mm*250mm,理论重8.97t,共计100块;B4型,结构尺寸为5670mm*3300mm*250mm,理论重11.7t,,共计4块。
全桥合计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桥面板208块。
预制桥面板工程数量见表2-1。
表2-1 预制桥面板工程数量表3.施工进度安排3.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以总工期为目标,以控制重难点工程为主要控制点,突出主线、兼顾其他,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采用平行流水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科学安排进度计划。
具体部署如下:⑴满足招标文件总工期和分阶段工期要求,并适度提前,留有余地,使工期有效可控。
⑵以技术资料、工程量清单提供的工程数量和本标段计划投放的资源(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资金等)为依据,以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
⑶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设备潜力,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
⑷以组织均衡法施工为基本方法,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季节性影响,采取平行、流水、平衡的作业方法,积极谋划,超前运。
⑸考虑叠合梁桥面板存放期(5个月)要求,叠合梁桥面板预制施工与下部结构施工及叠合梁钢结构加工同步进行,避免出现“板等梁”或“梁等板”现象3.2.施工顺序考虑到叠合梁桥面板架设及存板期要求,本工程桥面板预制遵循“先架先制”原则,结合工程实际,B1型桥面板与B3型桥面板采取同步预制,确保“预制”、“存放”、“运输”、“架设”协调进行。
3.3.工期安排3.3.1.主要节点工期安排本工程拟投入预制板台座24个;其中:B1型台座12个,B3型台座12个;B2型、B4型桥面板分别为4块,其台座分别由B1型、B3型台座改造。
拟投入B1型侧模3套,B3型侧模3套;B2型、B4型桥面板侧模分别由B1型、B3型侧模改造。
单批预制数量为B1型3块,B3型3块,共计6块;每块施工周期(含立模、钢筋制安、砼浇筑、养生等施工)10天,且10天完成侧模4次倒用;即桥面板预制计算总施工为90天。
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项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桥面板预制工期安排如下:(1)预制场建设:2014年11月30日~2014年12月31日,共31天。
(2)桥面板预制:2015年12月31日~2015年4月8日,共90天(春节假期共计7天)。
3.3.2.主要进度指标(1)预制场石灰土填筑:2014年11月30日~2014年12月10日,共10天。
(2)预制场二灰碎石填筑:2014年12月10日~2014年12月15日,共5天。
(3)预制场场地硬化、台座制作、龙门吊架设: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25日,共10天。
(4)蒸汽养护管道布设、养护棚设置、龙门吊检测调试等:2014年12月25日~2014年12月31日,共6天。
(5)单批(6块)叠合梁桥面板模板施工:0.5天;(6)单批(6块)叠合梁桥面板钢筋制安、波纹管布设、预埋预留等施工:1天;(7)单批(6块)叠合梁桥面板混凝土浇筑施工:0.5天;(8)单批(6块)叠合梁桥面板混凝土蒸养等强:7天;(9)单批(6块)叠合梁桥面板侧模脱模、凿毛、吊离等交接工序:共计1天;4.预制场选址根据周边环境和施工总体规划,结合施工调查,本着标准、规范、科学合理的理念,本项目叠合梁桥面板预制、架设选择徐州市路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协作施工,预制场选在徐州市路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预制场内,对其富余空地进行本工程桥面板场地规划建设。
5.规划建设方案5.1场地总体方案预制场整体划分为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加工及堆放区、桥面板预制区、桥面板存放区等;其中办公区、生活区可利用原厂既有规划,对本工程桥面板材料加工及堆放区、桥面板预制区、桥面板存放区等进行新规划。
新规划场地位于原梁厂西北角,长140m,宽40m,共计5600m2;本项目桥面板场地占地长80m,宽40m,面积共计3200m2。
根据叠合梁预制桥面板预制及存放进行预制场规划,规划场地设于徐州市路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梁板预制场内,场地规划为长期规划。
拟设置预制台座共计24个,用于进行B1~B4叠合梁桥面板预制,B2型台座可由B型1台座改制,B4型台座可由B3型台座改制。
场地采用70cm厚石灰土进行原咋填土置换后,铺设20cm二灰碎石,采用8T压路机分层碾压。
硬化地面为20cm厚C30混凝土,设置横坡为2%;预制场应设50cm×50cm砖砌排水沟排放施工废水、养护水、收集雨水并汇入沉淀池,沉淀池的长×宽×高为4m× 3m×1m。
共计投入2台龙门吊,分别为140T龙门吊1台,5T龙门吊1台;进行模板、钢筋、构件等吊装,龙门吊轨距为40m。
因施工期间为冬季,为确保预制板质量,养生采用蒸汽养护,投入1T锅炉1台,主管道采用直径5cm不锈钢管约55m,支管道采用内径3cm钢丝胶皮管共计4支,100m;养护罩采用长28m,宽12m油布,共计1344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