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文学概论
最成功的小说是《克拉丽莎》(17471748)。
亨利· 菲尔丁
亨利· 菲尔丁 (1707-1754)18世 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 主义小说家,被称为 英国现代小说的三大 奠基人之一 。
创作
《大伟人江奈生· 魏尔德传》
《约瑟夫· 安德鲁斯传》
《汤姆· 琼斯》
《阿米丽亚》
《汤姆· 琼斯》
《汤姆· 琼斯》 代表了十八世纪英 国现实主义小说的 最高成就。
卢梭
卢梭(1712- 1778) 启蒙运动中 最激进的代表。18 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 思想 家、哲学家、教 育家、文学家,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 先驱。
生平和创作
酷爱读书 崇尚自然 独立谋生 涉足音乐
征文获奖
横遭迫害
隐居著述
生平
生于日内瓦,祖辈为法国人,新教徒, 逃避天主教迫害而于十六世纪移居瑞士。 父为钟表匠,母早逝。 12岁离开日内瓦到法国的萨伏亚一带流 浪,认识到“强权即公理”。 1741年(29岁)至巴黎,结识狄德罗, 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条目。
教学目的
了解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发展情况, 认识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等文学 现象的特点;重点掌握《浮士德》的思 想意义及人物形象。
概述
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 阶级和封建阶级处于最后决战的前夜。 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同封建阶级 进行最后的决战,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规模 巨大、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和思想解放运 动——“启蒙运动”。 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启蒙文学。它 是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揭开了启蒙文学 的序幕。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
(1689-1755)法国 启蒙运动先驱。 思想:《论法 的精神》(1721) “三权分立”学说。
代表作
《波斯人信札》
(1721):书信体小
说。第一部著名的启
蒙哲理小说,开欧洲
哲理小说之先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插图
《波斯人信札》
《波斯人信札》对法国绝对君权的黑暗 统治、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种种恶行进行 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作者还通过波斯贵族 后房生活的描写,谴责了违反人性、摧残人 性的多妻制和阉奴制度。
《爱弥儿》(1762)
法国第一部教育小说。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 东西,都是好的,而一 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 坏了。”这是卢梭在 《爱弥儿》中开宗明义 的第一句话。
《爱弥尔》插图
《忏悔录》(1770)
自传体小说。小说 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
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
埃尔岛之间的50多年的
生活经历。
他说,我“要把一个人的一生毫无一点虚饰地、完 完全全地把本来面目指给人们看,而这个人—— 就是我自己”,“我以同样的坦率讲述我的美德 和罪过……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 “一生中的任何时候,从没有过因为考虑贫富问题 而令我心花怒放或忧心忡忡。” “人格高尚,决不用卑鄙手段去发财。” “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 的。” 他以坦诚与封建道德相对抗,认为自己是最 纯洁的人。在最后审判的那一天,有谁敢说: “我比这个人更好。”
1765-1770年写《忏悔录》。
1770年回巴黎,后在孤独和不幸中去世。
1794年,雅各宾党人将卢梭遗体转葬于伟人公 墓,在伏尔泰身旁。
政治法学的代表作
《论政治经济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 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文学创作
文学代表作:
《爱弥尔》
《忏悔录》
《新爱洛依丝》
卢梭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乃至 大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框架,讴歌大自然,把 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 审美视野。 二,对人性作了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神庙前 “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 要关注的问题。 三,作品充满激情,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思想中,进 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四,具有演说家的风格,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 达自己的思想。 五,文笔细腻准确。
格列佛在小人国
格 列 佛 在 大 人 国
内涵
小说通过记述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
大人国、飞岛国和智子国等几个童话式国
家的经历和见闻,大胆地讽刺了英国腐朽
的社会现实。
理查生
理查生(1689-1761)感伤主义小说家。 第一部书信体小说《帕美拉》(17401741)开感伤主义小说的先河,是英国文学 史上第一部真实细腻描写女性心理的小说。
狄德罗(1713-1784)
启蒙运动的“中 坚”,现实主义美学 先驱之一。
《百科全书》主编。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1751—1766)的 全称是“各门科学,艺术和技艺的据理 性制定的词典”,其宗旨是阐明从古至 今人类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各种科学的分 类,反对旧的传统思想,反对封建统治 和天主教会,提倡科学技术,振兴工业, 按照理性主义改造人类社会。
启蒙与批判的武器:理性
启蒙思想家在启蒙运动中使用的思 想武器是理性。他们用理性检验所有的 旧制度、传统风习和道德观念,批判旧 世界,争取建立新世界。
18世纪理性与17世纪理性的区别
17世纪的理性强调的崇尚王权、维护王 权和国家利益,为专制制度服务的理性。
18世纪的理性是指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 规律,符合自然人权、符合社会进步、符合 客观规律就是理性。
笛 福 墓 碑
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 主要情节:因海难全部船员死去,只剩鲁滨 一人,被抛在荒岛上,独自在靠近奥里诺科 河入海口不远处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生活了28年,并附有他最后奇异地为海盗 所救的记载。本书由鲁滨逊本人亲自撰写。
鲁滨孙
(1)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 象。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 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2)鲁滨逊又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在他身上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个人占有观念和殖民主义占有 欲。他一切冒险的目的都是为了发财,为了占有。 (3)鲁滨逊的形象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 进取精神和事业心。
主要人物
汤姆: 私生子。 苏菲亚:乡绅魏斯顿之女。 魏斯顿:乡绅,苏菲亚之父。 奥武绥:乡绅,汤姆的养父,实 为汤姆的舅舅。 布丽奇特:奥武绥的妹妹,汤姆 的生身母亲。 詹尼:女仆,被疑为汤姆的母亲。 布立菲:布丽奇特之子,汤姆的 情敌。
《汤姆· 琼斯》的思想内容
《汤姆· 琼斯》极其广泛的描写了18世 纪英国城乡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批判了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 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反封建的、反教会斗争 的继续与发展。启蒙知识分子将理性作为一 切现存事物的裁判者,批判封建制度,批判 宗教迷信,批判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 同时提出“天赋人权”、“契约论”等一整 套启蒙理论,描绘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 的理性社会。因此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 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一次舆 论大准备。
代表作家作品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冒险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讽刺
菲尔丁《汤姆·琼斯》集大成者
理查逊《克拉丽莎》心理小说
斯摩莱特《兰登传》社会批判
笛福(1660—1731)
笛福是英国文学史
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
他的《鲁滨逊漂流记》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
说的诞生。
笛福的创作
《鲁滨逊漂流记》 《一个骑士的回忆录》 《辛格顿船长》 《摩尔· 弗兰德斯》 《瘟疫年纪事》
伏尔泰
伏尔泰
(1694-1778)启 蒙运动的领袖,文 学天才。
代表作《老实人》
《老实人》
《老实人》(1759) 是伏尔泰哲理小说的 代表作。 批判盲目的乐观主 义。
《老实人》
老实人贡第德在德国一个男爵家中长大, 他的老师邦葛罗斯是德国哲学家华伯尼茨的 信徒,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趋于至善,然 而老实人及意中人男爵小姐居内贡德和邦葛 罗斯本人却遭遇了一系列无妄之灾,颠沛流 离,死里逃生。最后,老实人认识到这个世 界并不完善,唯有“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烦 闷、纵欲和饥寒三大害处,”因此,还是 “种自己的园地要紧”。
狄德罗的哲理小说
《修女》(1760) 《宿命论者雅克》(1773) 《拉摩的侄儿》(1762)
代表作
《拉摩的侄 儿》:对话体
《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
主人公拉摩的侄儿是“高傲和卑鄙、 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是具有才能却自 敢堕落的时代畸形儿的典型。小说通过拉 摩的侄儿这一复杂的形象,揭露了正在成 长中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心理状态,即为达 目的,不择手段。恩格斯称这部作品为 “辩证法的杰作”。Biblioteka 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
它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
义长篇小说和德国的民族文学。
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1、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 主人公。 3、创造新体裁,文体形式多样化。
启蒙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
(一)英国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在世纪 初势力强大,古典主义诗 人蒲伯(1688—1744)曾 在文坛处于执牛耳的地位 。 英国启蒙文学于20年 代正式登上文坛。以现实 主义小说成就最高。
法国大革命之火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十八世纪的选举场面
十
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
广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推翻 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建立和发展资 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先后提到了欧洲 各国的历史日程上。 促使启蒙运动诞生的社会内驱力还在 于科学和生产力取得突破性发展。 英国自17世纪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 等进步思想文化的发展对欧洲启蒙运动诞 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感伤旅行》
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影响到欧 洲其他国家的一种文学思潮,由英国感伤主 义代表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 名。主要代表是英国小说家斯特恩、哥尔德 斯密斯和墓畔诗派。他们强调感情的力量, 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与痛苦,通过表现人性 与现实的矛盾来打动读者,以引起他们的同 情和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