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练习题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D
练习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联系 和区别的论断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应 B.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应 C.市场经济可以脱离商品经济而存在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E.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发展 的程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商品经济所处的历史地位
社 会 自然经济 经 济 形 商品经济 态
产品经济
简单
商品经济
市
发达
场
商品经济 经
济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来考察,商 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 济两个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 劳动为技术特征的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在自然经济条 件下,生产要素的全部或大部是在本经济单位内 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 偿,生产的目的是直接满足自身的需要。2、自然Fra bibliotek济是封闭型经济
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它排斥生产过程的 分工与协作,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造成人与人之间 的经济联系异常薄弱,“鸡鸣之声相闻,老死不 相往来”,生产被封闭在一个个零散的家庭或经 济单位里。
商品经济则是扩大再生产型经济,商品生产 者为追求更多的价值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 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 多。
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
小结
商品经济则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 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 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 的作用。
3、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生产的封闭性造成了生产者孤陋寡闻、因循守旧、 易于满足和不思进取,科学技术进步异常缓慢。
4、自然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自然经济是简单再生产型经济。在自然经济条 件下,生产者为获得供自己消费的使用价值而生 产,就是奴隶主、封建主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也受 这种剩余劳动实物形式的限制,生产基本上是在 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维持。
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发达商品经济,社会 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出现了以煤为新 能源的蒸汽动力,促使了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 使用,从而为建立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大规模生产 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以电报为代表的 新型通讯手段和以铁路为代表的新型运输手段的 出现,使经济领域中的信息流和物资流在规模和 速度上都极大地加大加快了,这就为物质产品的 大量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商人的出现
社会分工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前提条件
根本条件
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商品经济则是开放型经济,它以社会分工 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 之间的经济联系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 范围也日趋扩大。
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发达商品经济,社会 分工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在职业层次上,经营企业已逐步发展 成为一项专门的技术和职业,经营者也已逐步从 所有者中分化出来;
其次,在行业层次上,经营货币的银行已逐 步发展,经济的信用程度日趋发达;
再次,在产业层次上,初步出现了以资本密 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新产业结构。
相相相相相彼互互互互互此联联协联协需系系作系作要
生产社会化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商品经济则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 者为了追求更多的价值,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 致胜,必然争先恐后地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创 新进取,从而促进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 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可见,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 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的产物,又 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一、社会分工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生产者以职业活动的形式, 固定地、长久地选择从事一种或相似种类的物质 资料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分工形式。
以社会分工为前 提,促进社会分 工的发展,有利 生产力大发展
历
史 进 步 性
分散生产、互不 往来,因循守旧、 自我封闭,束缚 技术进步和生产 的发展
互相依赖、密 切联系,具有 开放性、竞争 性特征,促进 生产力迅速发 展
二、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 的原因
商品经济不可逾越的原因
1、这是由社会生产力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
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必须大力发 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 进步性
1、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提高 2、在交往中发展,在竞争中改进技术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起源萌芽 小商品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
原始部落之间以 物物交换为特征 的经济联系
社会经济形态
❖“三大社会经济形态”之 产品经济
劳动成为人自身发展的方式,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3、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实践看,商品经济阶段 的不可逾越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实践看,在社会主义制 度建立之初,人们曾一度在主观上要取消或抑制 商品经济,结果不但行不通,反而延误了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拉大了与商品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种历史事实也充分说明了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可 逾越性。
答案:ABDE
交换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人类劳动
价值
体力 脑力 耗费
凝结 体力、脑力耗费
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第一章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主讲教师:罗艳芬
本章内容
• 一、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 二、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 三、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思考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和产品经济是什么关系?
第一节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一、自然分工
自然分工是指按年龄、性别差别或基于 地域之间差异所进行的分工。
自然分工是劳动分工的第一阶段,是最原始、 最简单的劳动分工。
自然经济在原始社会曾广泛存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 社会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在当今世界的某些国家和 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桃花源记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 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商人阶层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 件下,生产要素的全部或大部通过市场交换来获 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 交换而实现。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三次社会 大分工
生理分工
自然地域分工
二、自然经济
社会经济形态
❖“三大社会经济形态” 之 自然经济
男耕
女织
资源——劳动密集型
拒
绝
交
换
自然经济的含义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劳动产品的自给自足为特征 的经济形态。
它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产生的,以 农业生产为主业,以手工业生产为副业,农业和 手工业紧密相结合,是自然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条件。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或经济 单位几乎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产品,很用难于交 换。
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在小范 围内以货币为 媒介,为满足 自己使用价值 需要为目的进 行交换。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建立在社会化 大生产基础上, 生产和交换目 的是为了获取 更多的价值。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
商
商品经济
品 经 济 的
限于社会分工, 排斥社会分工和 协作,限制和延 缓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形式本身发展有其规律性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之间,客观 上存在着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时序性。 商品经济用广泛的联系和频繁的交换否定了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它的充分发展又为自身的消亡 与产品经济形态的产生准备着客观条件。在这个 否定之否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经济是衔接 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的中间阶段,处于承上启下 的地位,起着瓦解自然经济,萌发产品经济的作 用。没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产品经济形态就 不可能产生。
简单商品经济以人力、畜力和风力等传统能 源为基础的生产技术无法创造庞大的生产量和交 易量,生产和交换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进行, 不能形成社会化大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市 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没有起到基础性作用,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商 品经济从属于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