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剂的分类及作用
2-2 副作用
皮下注射时,可在注射部位引起强烈的炎症和溃疡
2-3其他油性佐剂
佐剂-65 在体内可被代谢或分泌,用于人的流感疫苗,证明
安全有效.
白油Span佐剂
是用轻质矿物油(白油)作油相,用Span-80 或Span-85及Tween-80作为乳化剂制成的油乳佐剂,是当前 兽用生物品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佐剂之一。
1-2 铝盐佐剂的种类
铝化合物沉淀疫苗
铝化合物吸附疫苗
1-3铝盐佐剂存在的缺点
1 主要刺激 Th2 相关抗体的产生,不能刺激 Th1 的细胞活性, 也不加强 CD8+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的活性,即只能增 强体液免疫,不能增强细胞免疫。 2 会诱导产生 IgE 抗体,增加发生超敏反应的危险
免疫佐剂
一 佐剂的发现及其概念
1926年,Glenny 等发现明矾沉淀白喉毒素能产生 一种微粒,极大地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 答,从而拉开了佐剂使用的序幕。
与抗原同时或预先应用,能够增强机体针 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反 应类型的制剂
1 为什么要使用佐剂?
可溶性纯化蛋白质疫苗或蛋白质 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激活作用通常 较弱,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 的抗体,因此通常在疫苗制剂中 加入佐剂
位暴露于免疫细胞,将抗原有效地递呈给抗原提呈细胞,由于抗原递 呈细胞的内体小泡和胞质溶胶的双重作用,含 ISCOM 的疫苗可以通 过 MHC-Ⅰ和 MHC-Ⅱ两种途径将抗原递呈给免疫系统,同时激活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3 作用特点
ISCOM 可以显著提高 T 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诱导多种亚
与单独应用抗原相比,抗原与佐 剂联合应用所需的抗原量较少, 机体产生的抗体量较多,并且还 可以减轻免疫耐受
二 佐剂的作用机理
1 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延
长体内存留的时间,从而更有效的刺激免疫系统。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能 力。
2
3 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和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
3 铝化合物的佐剂作用在超过一定剂量以后逐渐下降,其原因可 能是铝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对巨噬细胞有毒害作用
4 以铝化合物为佐剂的疫苗不能采用低温冻干技术生产,也不能 冷冻保存,这两点限制了以铝化合物为佐剂的疫苗的保质期。
2 油性佐剂
弗氏佐剂( FA) 分为 弗氏完全佐剂(FCA) 弗氏不完全佐剂( FIA) 组成 弗氏不完全佐剂是由低引力和低粘度的矿物油及乳化剂组成 的一种贮藏性佐剂。 弗氏完全佐剂是在不完全佐剂的基础上加一定量的分枝杆菌 而成。
进入体内的佐剂可自行降解且易于从体内清除。
价格低廉。
四 佐剂的分类
颗粒性佐剂 如氢氧化铝佐剂
非颗粒性佐剂 如细胞因子 本身具有免疫原性 如如百日咳杆菌、抗酸杆菌(结核
分枝杆菌)以及革兰阴性杆菌等 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 如氢氧化铝、磷酸钙、矿物油乳 剂、表面活性剂等 来源于植物的佐剂,如皂甙和多糖类提取物等 来源于病原微生物的佐剂单磷脂、霍乱毒素以及CpG 寡聚脱氧核苷酸等
5-2 CpG序列(CpG)
CpG序列 一类其序列大部分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核苷酸 和鸟嘌呤核苷酸(CpG)为基元的寡聚体,由于这种特征性序 列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细胞,故又被称作免疫刺激DNA序列
作用特点 可激活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
产生大量的多种细胞因子, 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免疫效应。
五 常用佐剂
1 铝盐佐剂
铝盐佐剂是一类含Al离子的无机盐佐剂,主要有 氢氧化铝胶和明矾。氢氧化铝胶,又称为铝胶,由于 其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毒性极低。铝盐佐剂是 第一个被批准可用于人的佐剂。
1-1 作用原理
铝盐佐剂是将佐剂与抗原混合,形成凝胶状态,注入 动物体内后形成“贮存库”,这些不溶性颗粒能吸 附、分散抗原物质,增加抗原表面积,在组织中形成 一个富含巨噬细胞的肉芽肿,延缓吸收。肉芽肿中 的抗原缓慢地渗透到组织中,这样就延长了抗原的 刺激时间,使在正常情况下只能存留数日的抗原保 持达数周之久。
2-1 作用特点
对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激活作用。
FCA 只用于初始免疫,在以后的加强免疫中只用 FIA。 佐剂与抗原的体积一般各占 50 %。 最终所形成的抗原佐 剂混合物是典型的“油包水”乳胶混合体。
FCA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铝盐佐剂和油包水乳剂是典型的短期贮存库,这种类型的抗原包裹于注射 部位,因此不会由于肝脏的清除作用而丢失。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生物佐剂
短小棒状杆菌(CP)
由CP经加热或甲醛灭活制成,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 剂,对机体毒性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卡介苗(BCG) 最常用的微生物佐剂之一原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 预防儿童结核病方面功效显著。 胞壁酰二酞(MDP)及其衍生物 MDP的成分是N-乙酰胞壁酸-L-丙氨酸-D异谷氨酰胺,有很强的佐剂活性。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佐剂之一。 细菌脂多糖(LPS) LPS可起到多克隆B细胞有丝分裂原的作用,也可促进 巨噬细胞分泌单核因子。LPS由于具有毒性,所以不能直接成为人用疫苗 的佐剂 单磷酰脂质A(MLA) MLA是一种毒性较低的具有佐剂活性的脂多糖衍生 物。 霍乱毒素(CT) 霍乱毒素是由霍乱弧菌分泌的分子量为84KD的一种不耐 热肠毒素,增强弱免疫原的免疫原性。
4 表面活性剂类佐剂
4-1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
1 组成
抗原物质与由皂树皮提取的一种糖苷Quil A及胆固醇按 1:1: 1 混合后自发形成的一种具有较高免疫活性的脂质小泡。每个小泡直 径40 nm,约含10~12个分子的蛋白质
2 作用方式 ISCOM 能够与抗原的疏水部分结合,从而将其亲水部
应答的效应。
4 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以及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
三 理想佐剂的必备条件
安全,且无短期及长期的毒副作用。 佐剂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形状清楚,制备批间差异小且易于生产。 与单独使用抗原相比,佐剂与抗原联用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反
应。
用较少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效力。 保证液体剂型疫苗在较低的浓度下即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
5 分子佐剂
5-1 细胞因子
化学组成
多属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是由免疫细胞和某 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对Th细胞的分化起重要作用,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还有诱导其它细胞因子的产生, 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具有广泛的上调作用。
特点
IL-2与外壳蛋白的共表达形式至少使疫苗效率升高
优点 CpG引起的免疫反应以Th1型为主,因此可以很好的
激发粘膜免疫反应虽然CpG-DNA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CpG序列作为免疫佐剂有如下特点
与常用的氢氧化铝佐剂具有协同作用
一些不能与铝混合的减毒活疫苗或多价疫苗则可单独
使用CpG–DNA增强其免疫原性
应用范围广
6 化学物质
左旋咪唑
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此外它还有恢复 周围效应细胞的功能,既是免疫扶正剂又是免疫调节剂
六 佐剂研究的新趋向
抗原递呈细胞佐剂
通过刺激抗原递呈细胞影响抗原的识别、 加工及处理过程,从而增强免疫原性的佐剂。如树突状细胞、 脂质体等。 T细胞佐剂 能够选择性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物质。 通过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表位外显、空间限构等作用,加 强抗原识别、吞噬和递呈, 从而激发机体产生保护作用的细 胞免疫应答。 黏膜佐剂 一类供黏膜疫苗使用的佐剂。内毒素和霍乱毒素 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黏膜佐剂。 结合物型佐剂(分子内佐剂)人工合成的多肽绝大多数为小 分子,免疫原性较差,与较大分子结合可提高其免疫原性。
有那些含有很多疏水基团的抗原或免疫原才能与 ISCOM 形成复合体,含亲水基团多的抗原不适合与 ISCOM 佐剂 混合制备疫苗。
4-2 脂质体
1 结构 :类似生物膜,一般由磷脂和胆固醇形成的双分
子层包被目标物形成的超微球状制剂。 2 特点: 脂质体注入体内后能自然聚集到某些组织; 脂质体可以通过接触、吸附、吞噬、融合和脂质交换等方 式与细胞相互作用; 脂质体可以增加所携带药物对淋巴系统的指向性和靶组织 的滞留性,延缓药物释放,提高疗效; 无毒并且还可以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型 IgG 及特异性抗体的生,引起动物对多种抗原产生高滴 度的抗体应答。
具有佐剂和抗原递呈的双重功能。应用于多种细菌、病毒
和寄生虫病的疫苗,具有产生“ 全面” 免疫应答的效力, 可长期增强特异性抗体应答。
ISCOM能有效地通过粘膜给药,从而可以用于抗呼吸道感
染。
4 存在的不足
它并不是一种可以和任何抗原都能形成复合体的佐剂,只
100倍
5-1-1 细胞因子种类
IL-2
一种重要的T细胞生长因子
IL-12
由单核细胞和B细胞产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是 迄今所知诱导Th1型免疫应答的最主要的细胞因子。 IL-18 是最近发现的鼠和人的细胞因子,可诱导Th1细胞 和NK细胞高效分泌IFN-γ ,促进T细胞增生,与IL-12产生协 同作用等。 IL-15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在哺乳动物一个主要 的功能为调节NK细胞的发育与增殖,通过NK细胞产生IL-15 共刺激细胞因子从而调节巨噬细胞和NK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IFN-γ 是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它能协同IL-2诱导LAK活 性、增强抗原呈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