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精品PPT课件
6. 凹凸件锯断前,要对各锉削加工面再进行一次检查,清角、 去毛刺,以保证锯开后能达到配合要求。
7.检查坯料尺寸,外形尺寸的偏差数值直接影响其它尺寸的 配合,应认真检查。
8.划线时要注意一次成功,注意检查划线质量。
质量控制检测内容:
锉配: 2处42mm、24mm、2处60°尺寸;表面
粗糙度;对称度;5处配合间隙;错位量。 钻孔、攻螺纹:
7 样板
8
6
③.用φ10mm圆柱测量棒测量控制尺寸A(见图)
A=13.47
7
8
6
H=18 -00,,0040 43
70
内燕尾槽计算方法如下:已知H=18mm,b=20mm,α=60°
A b2 h (1 1)d 2 0 3 (1 1) 1 0 1.4 37
ta an ta1a n
3 ta 30 n 0
2-φ8mm的孔;2-M10;4处12mm、2 处45mm的尺寸;表4处面粗糙度;对称度。
加工的难点:
尺寸的测量和控制,要求测量数值必须精确。
考核:
1.产品质量;(见附表) 2.安全文明生产。
加工步骤及工艺流程:
❖ 工艺流程:
1.对备料作出必要的修 整;
2.选定并修整基准角, 做好标记。
❖ 目标要求:
工具、量具、刃具及材料:
划针、样冲、划规、锤子、锯弓、 锯条、平锉、三角锉、方锉、
直柄麻花钻(φ2mm、φ8mm、φ8.5mm、 φ11mm)、M10丝锥、铰杠、钢直尺、 90°角尺、游标高度尺、游标卡尺、刀口 形直尺
材料:Q213、 规格为97mm×80mm×20mm
课时安排
(为计划课时,具体时间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而定):
❖ 1.清理坏料; ❖ 2.检查坯料尺寸; ❖ 3.根据毛坏材料选择面,作为第一加工
面,即基准面A。
4.按要求划线、锯削(用钢直尺检查锯削面,达到 0.6mm的平面度要求)(见图)。
0.02
91
1.6 1.6
81
0.01 A
0.01 A A
20 0.02 A
二、燕尾锉配: 1.自制60°角样板(见图)。
2
4
锯除
1
3
①.如图所示,用百分表测量管制加工面1与底面平 行,并用千分尺控制尺寸24mm(在本练习中用游 标卡尺和刀口形直尺来控制)
2
4
1
3
0,00 24 -0,03
②.利用圆柱测量棒间接测量法,控制边角尺寸M (见图)
M=58.66±0.1
2
4
d
0,00 24 -0,03 a
1
B=46
3
A
测量尺寸M与样板尺寸B及圆柱测量棒直径d之间的关系如下: M=B+d/2cotα/2+d/2 M——测量读数值,mm; B——图样技术要求尺寸,mm; d—— 圆柱测量棒直径;mm; α——斜面的角度值。
1. 凸件加工中只能先去掉一端60°角料,待加工至要求后才 能去掉另一端60°角料,便于加工时测量控制;
2.采用间接测量来达到尺寸要求,必须正确换算和测量; 3.由于加工面较狭窄,一定要锉平并与大端面垂直,才能达 到配合精度;
4.凹凸件锉配时,一般不再加工凸形面,否则失去精度基准 难于进行修配。
5.加工时应注意装夹部位和夹持方向,防止工件变形影响到 锉削的加工精度。
2
(3).锉削加工凹燕尾外形,达到42 mm (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39)外形尺寸, 及锉削加工4处3mm×45°斜面。
5.按划线钻2-φ8mm的孔,达到孔距要 求。再钻2-φ8.5mm
的孔,并用M10手用丝锥进行攻螺纹,达到 图样要求。注意对称度。
6.复检各处尺寸,去毛刺,倒棱。
注意事项;
③.用自制样板测量控制60°角(见图)
2
样板
1
4 3
(3).按划线锯削另一侧60°角,留有加工余 量0.8-1.2mm(见图)
2 1
4 锯除
3
(4).如图所示,锉削加工另一侧60°角面3与面4,完成
60°±4’及24mm尺寸(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33)尺寸,
方法同上。
L=47.32±0.2
(6).检查各部分尺寸,去掉边棱、毛刺
4.加工燕尾凹件
(1).如图所示,锯去燕尾凹槽余料,各面留有加 工余量0.8-1.2mm
(2).按划线锉削面6、面7和面8,并留有0.1-0.2mm 修配余量,用凸件与凹件配作,并达到图样要求。 ①.如图所示,用百分表测量控制面6与底面平行;
7
8
6
②.如图所示,用自制60°样板测量控制内 60°角
钳工实训
技能训练名称:
镶配燕尾
(360分钟)
操作技术要求: 1.掌握角度锉配和误差的检查方法及
修正。 2.掌握锉配工艺方法,达到锉配精度,
并能正反互换。 3.掌握配钻技能。 4.掌握具有对称要求工件的划线、加
工及测量方法 5.提高按图划线加工工件的能力。 6.提高锯削、锉削、钻孔、攻丝的综
合技能,能按图完成简单零件的制作。
各平面平整垂直,表面无 缺陷。
❖ 检测量具或方法:
1.目测检查; 2.用游标卡尺、刀口形
角尺测量。
工艺流程: 1.涂上蓝油,按图样要
求进行划线;2.确定加工轮 廓;3.粗锉外形。 目标要求:
1.基准标记清晰,线条 清晰,线条误差在0.3mm以 内;2.加工轮廓正确;3.保 证所有加工面均有锉削余量, 两对边留0.05~~0.1mm精锉 余量。 检测量具或方法:
课时
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钳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光盘)
第二课时
划线、锯削技能练习(2mm厚度
作为一个练习要求);坯料成型后尺
寸为91mm×73mm×20mm
第三课时
锉削练习;坯料成型后尺寸为
89mm×71mm×20mm
第四到七课时 燕尾锉配
第八课时 误差检查及修正
操作要点及图解:
一、锯削、锉削技能练习:
0.008
25
20
60 °
2.检查坯料尺寸,按图样要求划燕尾凹凸件加 工线。钻4-φ2mm工艺孔,燕尾凹槽用φ11mm钻头 钻孔,再锯削分割凹凸燕尾件,(见图)
φ11
4-φ2
锯 缝
71
8
3.加工燕尾凸件(见图) (1).按划线锯削材料,留有加工余量0.8-1.2mm (2).锉削燕尾槽的一个角,完成60±4’及24mm尺 寸(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33),达到圾面粗 糙度Ra3.2的要求)
2
5
4
60 °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2
X
B=20
H=18 0,00 24
-0,03
0,00 42 -0,04
L的计算方法如下:已知圆柱测量棒直径d=φ10mm,α =60°,b=20mm 计算公式 L=b+d+dcot α/2
= 20+10+10×dcot 30°=47.32mm
(5).锉削加工面5,达到42 mm(上偏差为0, 下偏差为-0.033)外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