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核试卷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 (A 卷)( 闭卷)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2004级本科1班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1. 爱德华·桑代克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以下哪一方面进行了描述。

( )A. 反应性条件反射B. 条件情绪反应C. 效果定律D. 操作性条件反射 2. “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

( )A. 归类B. 判断C. 类别名称D. 行为定义3. 一位老师在记录一个孩子上课时间每15分钟是否有扰乱课堂的行为,这位老师让定时器每15分钟响一次。

当扰乱行为出现时,老师在数据单相应的地方做一记录。

当一个间隔上已经做子记录后,老师就不用观察这个孩子或记录他的行为了,直到下一个间隔开始。

这是以下哪一种记录方法。

( )A. 成果记录B. 间隔记录C. 连续记录D. 时间样本记录4.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接受的最低观察者间信度值是多少 。

( )A. 60%B. 70%C. 80%D. 9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5. 以下哪一种设计不是真正的实验设计,因为它没有重复。

()A. A-BB. A-B-A-BC. 多基线跨行为D. 改变标准6.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

在一周的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

两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强化来增加说“谢谢”的行为。

王老师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A. 多基线跨行为设计B. 多基线跨被试设计C. 多基线跨环境设计D. 改变标准设计7. 小冉是一名电话销售员。

他通过电话来销售产品。

他不知道谁会买他的产品。

但他知道大约平均打13个电话就有一个人买。

小周打电话的行为被什么强化程序所强化?()A. 固定比例B. 可变比例C. 固定间隔D. 可变间隔8. 剥夺使得一个强化物力量如何变化。

()A. 更小B. 更大C. 没有变化D. 失去作用9. 明明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

突然间,他撞上了一辆停着的轿车,他从车上弹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把门牙摔掉了。

这件事之后,明明再也不敢在骑车时看着地面了。

这是属于何种惩罚方式。

()A. 撤销惩罚B. 强化物损失惩罚C. 负性惩罚D. 正性惩罚10. 杰克在他妻子向他大喊大叫之后再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了。

当他的妻子不在家时,他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的时候,这是属于以下哪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A. 刺激控制B. 刺激辨别C. 刺激泛化D. 刺激反应11. 条件情绪反应这个术语是由谁于1920年首次提出的。

()A. 雷纳B. 华生C. 华生和雷纳D. 斯金纳12. 以下哪种条件反射是NS先于US,并与US重叠。

A. 回溯条件反射B. 滞后条件反射C. 同步条件反射D. 后置条件反射13. 为了让病人在手术后可以走路,这时使用塑造的目的是什么。

()A. 产生新行为B. 恢复以前的行为C. 改变已有行为的一个方面D. 给病人安慰14. 娟娟在学习英语时,妈妈出示给她写有CAR的卡片并说“car”,这时妈妈所用的促进类型是()。

A. 言语促进B. 姿势促进C. 示范促进D. 躯体促进15. 当你想吃一片口香糖时,就会进行一系列的行为:(1)将手伸时口袋;(2)掏出一包口香糖(3)从这包口香糖里抽出一片;(4)剥开口香糖包装;(5)将口香糖放进嘴里。

这一系列的过程在行为矫正学里叫什么。

()A.逆向链接B. 前进链接C. 文字任务分析D. 反向链接16. 直接观察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一部分内容。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间接法D. 描述法17. 小学一年级的晓晓上课时喜欢咬铅笔,老师和她约定如果在上课时咬铅笔的行为少于2次,就给她一张她最喜欢的贴纸,这种方式叫做什么。

()A. 间隔反应DRLB. DROC. 全时段DRLD. 全时段DRA18. 为了让自己不可能在商店买垃圾食品,只在饭后去采购。

这属于以下何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A. 消除S D或提示B. 消除已形成事件C. 安排已形成事件D. 增加反应难度19. 让个体和所有与问题行为相关的强化来源隔离开,这种行为矫正的原理是什么。

()A. 反应代价B. 消失C. 罚时出局D. 消退20. 一个学生由于吃手,老师把他的手按在身边30秒,这种行为矫正的原理是什么。

()A. 引导服从B. 过度补偿C. 反应阻断D. 身体限制1、行为2、A-B-A-B设计3、强化4、任务分析5. 负性惩罚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 简述行为矫正的特点。

2. 简述实施塑造的步骤。

3. 在使用消失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 怎样确定强化物。

5. 为了取得问题行为减少的泛化,应注意哪些方面?1. 假设你受雇于某机构对脑外伤后大脑损伤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这些人通常要重新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其中之一就是铺床。

请你对铺床这个行为作任务分析。

四、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2. 肖文的办公室门口外就有一个自动售货机,他每天都要去那儿买汽水喝,尽管办公室里有饮水机,但他经常忘记带杯子来,最主要的是他喜欢喝汽水。

在最热的日子里,他每天能喝光10瓶汽水。

可是汽水里所含的热量已经使他的腰围越来越大,于是他决定减少每天喝汽水的数量。

描述肖文如何运用前提操纵方法,减少每天喝汽水的数量的。

至少介绍三种前提操纵方法。

3. 你14岁的侄儿波波要你教他开车,你终于拗不过他,带他到附近的一个空置的停车场上了每一课,试述你将怎样应用最大——最小促进和渐消法来教她开车。

4. 多米尼克是个5岁男孩,有好几个兄弟姐妹。

多米尼克在两个月前出现口吃。

他的口吃包括反复重复向个字及音节,倒如,他会说“下面轮到我……我……我了”。

当他激动时更易口吃。

出现口吃时弟妹们总是笑话他,有时父母帮他把话说完。

如果这个家庭到你这儿来寻求帮助,你会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建议,帮助多米克尼减少他的口吃?5. 刘先生在不经意中让儿子彬彬养成了好乱发脾气、纠缠不休的坏毛病。

刘先生离婚后一直在外工作。

当彬彬发脾气的时候,刘先生努力不去理他而继续工作,但最后多半会几下阵来并给彬彬他想要的东西。

试述刘先生应如何使用消退来消除彬彬的问题行为。

重庆师范大学第2006至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核试卷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20分)1. C2. D3. B4. B5. A6. A.7. D8. B9. D 10. C11. C 12. B 13. B 14. A 15. B 16. D 17. C 18. A 19. C 20. D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15分)1. 行为:行为是个体所说所做,是个体的行动。

2. A-B-A-B设计:是一种包括基线和治疗期的研究设计,在治疗期之后取消治疗(第二个基线期),然后又是一个治疗期。

3. 强化:是指当行为发生后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之个行为,这导致了这个行为的加强或将来这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的增加。

强化是导致操作性行为出现的过程。

4. 任务分析:将一个行为链区分成一个个单一的刺激-反应进行分析的过程叫任务分析。

5. 负性惩罚:惩罚的一种。

指行为的发生跟随着移除强化刺激,结果是降低行为将来发生的可能性。

三、简答下列各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行为矫正的特点。

(1)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1分)(2)程序和方法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

(1分)(3)行为矫正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1分)(4)行为矫正通常由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实施。

(1分)(5)行为矫正强调行为改变的测量。

(1分)(6)行为矫正不再将过去的事件作为引发行为的原因加以重视。

(1分)(7)行为矫正拒绝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答对6点就给满分2. 简述实施塑造的步骤。

(1)定义目标行为。

(1分)(2)判断塑造对于治疗对象是否是最合适的方法。

(1分)(3)确认初始行为。

(1分)(4)选择塑造步骤。

(1分)(5)选定强化物。

(1分)(6)对各个连续的趋近行为实施差别强化。

(1分)(7)按照合适的速度完成塑造的各个步骤。

答对6点就给满分3. 在使用消失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1)确认强化物了吗?(1分)(2)可以消除强化物吗?(1分)(3)消失可以安全使用吗?(1分)(4)可以容忍消失爆发吗?(1分)(5)可以保持一致性吗?(1分)根据描述情况给0-1分4. 怎样确定强化物?(1)观察来访者以确定问题行为的强化物。

(1分)(2)观察来访者以确定高频率的行为。

(1分)(3)询问来访者、父母或老师。

(1分)(4)使用强化物问卷。

(1分)(1分)(5)使用可能的强化物,对接近行为进行评估。

(6)将可能的强化物与操作反应联系起来,测量反应率和持续时间。

(1分)5. 为了取得问题行为减少的泛化,应注意哪些方面?(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

(1分)(2)预先对泛化进行规划。

(1分)(3)强调一功能相同的替代行为代替问题行为。

(1分)(4)在各种情景和时间里保持消退(或惩罚)的发生。

(1分)根据描述情况给0-2分四、案例分析(每小题7分,共35分)1. 整理床铺的任务分析如下:S D1(未整理的床——枕头放在别处,被单、毯子和床罩有一半搭在床下)→R1(把枕头放在床头应在的位置)(1分)S D2(枕头放在床头)→R2(把被单拉过来盖住枕头)(1分)S D3(被单盖住枕头)→R3(被单在枕头上面被折起)(1分)S D4(被单在枕头上被折起)→R4(将毯子铺在被单上)(1分)S D5(毯子铺在被单上)→R5(将毯子折起来)(1分)S D6(毯子在被单上面被折起来)→R6(将床罩拉过来盖在毯子上)(1分)S D7(床罩盖在毯子上)→R7(将床罩折起来)→强化物(1分)2. 肖文可以经常从工作地点的大饮水机里取水喝(1分),这能够解渴并消除喝汽水的既成操作。

肖文可以带着自己的冷水瓶装上矿泉水或低糖饮料(2分),他可以一直带着它以便减少饮用替代饮料花费的努力,他也可以口袋里不装零钱(2分),以防止自己休息或吃午饭时使用自动售卖机。

肖文还可以向同事宣布,谁看见他喝汽水,他就给谁一瓶汽水钱(2分)。

3. 最具强制性的促进方法是躯体促进,由于波波是主动要求学,因此不必用此方法,(1分)但可以用示范加言语促进的方法(2分)。

可以向波波边示范边解释每个动作(2分)。

当他自己操作时,可以继续对他进行言语促进,同时对他的每个正确行为都给予称赞(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