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课后练习三十四第1题【单选题】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汉武帝B、秦始皇C、汉文帝D、汉高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度量衡C、建立皇帝制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分封制C、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汉前期的在位皇帝,按照统治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汉武帝? ②汉景帝?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③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国崛起,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
他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的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他是接受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A、卫青B、董仲舒C、张骞D、主父偃【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史实:“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
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土与儒生》推论: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做法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主义,只不过二人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______年,汉武帝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在______、______的统率下,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______的威胁,北部边郡得到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______以至______各地的通道。
河西屯田开始了西汉王朝对______的经营,说服______归属西汉,并在那里兴办______。
汉武帝北击匈奴时,______和______成为西汉王朝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汉初货币承袭秦制,使用______和______,公元前118年,汉武帝改铸______。
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开凿了______和______,并大规模治理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阅读下表内容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对;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无。
(1)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
(______)(2)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汉武帝的名字叫刘彻。
(______)(3)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定都咸阳。
(______)(4)为了打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______)(5)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大力推崇儒学。
(______)(6)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初形势图材料二:秦朝政治结构材料三:“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指汉武帝)从其(指主父偃)计。
──《汉书》材料一中齐、鲁、晋、燕、宋等图示圆点所反映的是周朝实行的什么制度?周天子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周初实行的这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弊端,为了克服弊端,秦始皇开创了新的制度。
根据材料二所示,新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的什么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还在经济和文化上有何举措?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示的制度,在西汉初年曾经“并存”出现,结果导致出现了材料三中所描述的问题。
汉武帝采取哪一条具体措施来巧妙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汉武帝在思想上、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
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
更钱造币以赡用。
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
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请回答: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答案】:【解析】:第1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材料三: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势力。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时,“不法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材料二中“秦王”指的是谁?“秦王扫六合”之后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统治。
材料三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以上三人实行的政治措施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材料一中图一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二中“武帝施主父之策”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朱元璋是如何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组的?材料四所述史实对中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答案】:【解析】:第14题【材料分析题】节俭、廉政、实干兴邦是时代热点话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
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汉景帝曾先后三次下诏书痛斥吏治腐败。
汉景帝对贪赃枉法的罪犯处理很严。
他规定:官吏收受贿赂,要没收财物并治罪,参与投机经营的也按贪赃枉法处理。
材料二: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置三公,分工明确。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加强对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子弟监察,严禁他们为非歹。
材料三:明太祖十分注意抑制豪强,整顿吏治。
明太祖禁止繁文虚词。
有一次,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言事,明太祖叫人来读,读到6370字时,听到的还是全是空话,气得叫人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第二天读到16500字,才涉及本题。
报告讲了五件事情,其中四件可行,太祖马上命人实行,并表扬茹太素是忠臣。
材料一反映了文帝景帝怎样的执政理念?简析西汉初年,文帝景帝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
""材料二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监察百官的官职是什么?汉武帝加强对地方官监察建立了什么制度?""材料三反映了明太祖怎样的执政朝风?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廉政建设具有怎样的变化特征?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启迪?""【答案】:【解析】:第15题【综合题】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结合下表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汉】【唐朝】【明朝】综上所述,请你谈谈选官用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