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溢满校园学校始终秉承着“读书立身,习惯树人,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礼仪成为自然”的校风,以“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育目标,“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教育核心,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阅读文化就是第六小学的特色文化之一。
学校拥有大型藏书馆,绘本阅读馆,国学阅读馆,科普阅读馆和30个教室图书馆。
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图书馆式学校,每一层楼都有开放书吧,书籍随处可见,随手可取,随时可读,每天课前、课间、课后,学生都会陶醉在浓郁的书香之中。
具体做法是:1、加强阅读吧建设,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为了落实教师阅读,让阅读成为六小教师的生活方式,学校在阅读吧的建设上下了大工夫,沙发、靠椅、茶道,每次阅读时间,阅读吧管理人员提前泡好茶、咖啡,老师们读书、品茶、学习、研讨,氛围既热烈又和谐。
2、为教师提供优秀书籍,共读教育名著自建校以来,我校教师共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论语》、《我就是数学》、《听王荣生教授讲评课》、《打造高效课堂》、《爱和自由》、《我的阅读观》、《朗读手册》、《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那些新教育的花儿》、《完美教室》、《做最好的家长》、《最牛的教师》、《学生第一》、《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并取得系列读书成果。
在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取得以上成绩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阅读延伸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每个家庭.3、建设书香家庭、亲子共读工程首先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讨论确定书香家庭实施方案。
通过几次研讨后,确定了实施方案。
方案一:亲子齐诵经典为了能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浸润,我校成立了校本教材课题组,编写了《幼儿语言教材》、《诵读教材》、《童谣》、《三字经》、《晨读对韵》、《古诗诵读》、《论语》、《与黎明共舞》。
学生每天早晨早起半小时与家长一起诵读校本教材,到校后由语文教师利用晨诵时间(7:55到8:25)检测。
每位学生每周朗诵一段国学,一首古诗,一首新诗。
并为学生创设展示诵读的舞台,每周一升旗仪式时举行国旗下全体学生诵诗展示、每学期如期举办一次诵读节。
方案二:亲子共同穿越经典童书。
( 1)、精选推荐书目,充实班级图书柜,实施图书漂流。
正在学校挖空心思为学生选书时,河南省关工委2013(492号)文件,第一批“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推荐书目公布了,我校马上行动,召开家长会把书目推荐给学生及家长,动员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购买图书,各班在班主任指导下,实行班级共读、亲子共读,每个家庭都会和孩子一起完成阅读计划,共写读书心得,合办阅读手抄报。
目前,我校已经从共读推荐书目中购买了数千本图书,形成了“教师引领学生,学生引领家长,家长推动社会”的良好氛围。
班级内每读完一本书,班级之间都要进行图书漂流,每个班级在共读后再与兄弟班级进行循环交换,每个月班级之间交换一次图书,让每个孩子阅读到更多的图书,真正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
(2)、开展班级共读、亲子共读课程。
首先,教师主持班级共读一本书活动。
语文老师在共读之前上一节“导读课”,向学生介绍即将阅读的这本书,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接下来是“推进课”,这一环节教师会根据每次的阅读章节提前制定“导读提纲”,指导亲子共读,建议学生每天晚上用30分钟的时间与家长一起读书。
一年级家长读给孩子听,二年级家长、孩子互读,3—6年级孩子读给家长听;最后是“整本书探讨课”,每共读完一本书,老师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回顾整本书的共读过程。
其次,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用30分钟的时间与家长一起读书。
一年级家长读给孩子听,二年级家长孩子互读,3—6年级孩子读给家长听。
每读完一个故事或一章节,都要有家长和孩子的签名,教师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
评比结果纳入书香家庭考核。
(4)、开展阅读交流。
①开辟《第六小学报》家教专版,刊登家庭教育指南,育子心得,家长经验交流稿,家庭亲子随笔,书香家庭阅读心得。
②深入推进校信通沟通平台,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推荐阅读书籍,指导亲子共读。
③研发读写绘课程,共同穿越经典。
④读写绘课程是针对一年级开设的,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不强,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孩子展示优美的儿童故事插图,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让经典的儿童故事穿越孩子的生命。
孩子在欣赏完优美的童话故事后,回家讲给爸妈听,并和家人一起完成写绘作业。
老师们还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做讲师和学生一起穿越经典故事。
⑤在教育在线网站创建新父母阅读帖,扩大交流平台。
⑥我校在新教育教育在线网站上建立了永城市第六小学新父母阅读贴,上传家庭教育、亲子共读的经验文章,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随时向新父母学校负责人咨询,在线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
⑦建立班级主题帖,搭建家校互动平台。
各班老师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班级的主题帖,记录学习生活、学校趣事、班级日记、共读故事,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和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上传亲子共读成果。
⑧举办校园阅读节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校园阅读节、诵读节、艺术节,邀请教体局领导、全体学生家长参与。
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之“淘书乐”活动,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满载而归,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⑨书香假期,快乐成长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要向全体家长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和《暑假生活建议书》详细介绍假期中该读什么,怎样读,并完成暑假中的亲子共读卡,把读书心得上传到第六小学书香假期专贴上。
4、评选书香家庭、阅读之星学校根据亲子共读记录卡内容,结合班主任老师推荐评选出“每周之星”书香家庭,评选出的“每周之星”书香家庭可以参加每周五下午的“阅读社团”活动;每月月末各班的“每周之星”家庭可以参与学校“每月之星”书香家庭的评选,评选出的“每月之星”家庭奖励一张借书卡,凭此卡到学校图书室借一本书。
每学期期末学校在“每月之星”家庭中评选出“明星”书香家庭,召开家长会,“明星”书香家庭成员做经验介绍。
每个家庭参与活动的积”,但因为识字有限也常常出现笑话,有一天我们就一头雾水的听她讲述兵马“桶”的发现过程。
在班主任孟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引导下,她很快掌握了查字典方法,有了这一宝贵钥匙,徜徉书海再无困难,每天做完作业,她就一头钻进书架阅读,有时废寝忘食、如饥似渴、欲拨不能,阅读的书目越来越广泛,篇幅越来越长,知识面越来越宽,进而是兴趣越来越浓。
每次出去旅游,魏毓轩都自己收拾行李,将自己喜欢的书装进背包随身携带。
每次考A+的奖励都是要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书成了她的“密友”、她的“老师”、她的“好伙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日记就越写越顺,一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她就想把它记下来,一年级暑假,老师布置了7篇日记,她却写了17篇,有几篇还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之多。
我和孩子爸爸也都是爱读书的人,我们订阅了《读者》、《少年儿童研究》等杂志,并且每月至少去书店两次以上,现在我们一家已经是“万叶书园”、“明珠书店”的老会员了。
在买书的同时,我还有计划的带领孩子到胜利油田图书馆借阅图书,让她领略到书海的浩瀚。
我们家很少打开电视,一有闲暇就各自“啃”书,互不干涉,读到兴致经典之处,就大声朗读,一起分享,其乐融融。
2009年初当“闯关东”引发收视狂潮时,孩子的爸爸买了一本《闯关东》的书也读的津津有味。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
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
“让书香满庭”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收获。
极性非常高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书香家庭、亲子共读的目标。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北宋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名言。
“立身”,也就是品行修养,安身立命,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人格魅力形成,适应社会,协调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它是建立在“立学”,也就是学习的基础之上;而“立学”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读书。
一、读书先行,给孩子树一面镜子人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如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头脑中已有的转瞬会淘汰,只能“学到老,活到老”。
家庭中当然也是如此,家长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
为了给孩子读书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业余时间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读书。
我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取得本科;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硕士学位。
平常读书时,我会随时记录下读书心得或感受,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写一些人生感触、读书心得与孩子和学生一起分享;同时在学校也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专业论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我的一张张鲜红的证书或杂志上的一块块小豆腐块,让孩子眼中充满了惊奇、憧憬和向往。
父亲喜欢看新闻,家里经常会在茶余饭后,讨论一些新闻话题。
外公、外婆也喜欢在家里看一些中医药养生类的书籍,平日里乡亲邻里有个什么小毛病,外婆都能够给一些小方法。
这些都让孩子觉得读书的益处多多。
二、让读书成为孩子的重要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的。
女儿出生后,每天晚上陪着她看书,睡前给她讲故事。
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到了小学,女儿在学习上的压力渐渐增大,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她阅读,培养她自己阅读的兴趣。
除了她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外,我们每学期都会给她购买20多本青少年读物,也会把购书作为奖励进行激励。
同时专门购置了小书架,为她设置了书房和书柜。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
她会在经常在不经意间就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
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将会在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
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读书。
寒、暑假来临,对于女儿,对于我们家庭,可真谓是书香飘撒的美好时光。
为了让她能更准确地了解书中的内容,我们开始陪着她一块阅读,有时让她读,我们听,有时我们读,让她听。
阅读的书籍有《西游记》、《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等,读过之后,我们都要就书中的故事谈谈隐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认识。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她在快乐和温馨的环境中逐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
以书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书为标尺,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
在与女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女儿有时候也会把她看到的书上的一些奇闻趣事跟我们分享,有时候我工作繁重的时候,她会给我说个笑话或者是出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让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