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专业熔制车间毕业设计指导书一、说明书1.总论:内容:生产方法概况、特点、设计指导思想以及设计原则。
2.玻璃的成分设计内容:设计原则、成分确定及性质计算(熔化温度、温度-粘度曲线、退火温度和密度)3.总工艺计算内容:(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①年工作日:冷修年,310~320天;非冷修年365天。
③玻璃原板宽度:2.5~4.5m。
④机组利用率:96~98%。
⑤总成品率:72~75%。
可达90~95%。
⑥碎玻璃损失率:0.5%。
(2)工艺平衡计算;①玻璃成品产量的计算:计算出各种规格产品的产量;各种规格产品的全年平均生产天数。
②玻璃液熔化量:③配合料需要量:4.熔窑设计内容:(1)熔窑种类的确定;(2)熔窑结构设计;①熔化部设计:熔化率的初步确定:平板池窑:熔化率K=2.0~3.0(t/m2d);500吨窑,K=2.35(t/m2d);700吨窑,K=2.78(t/m2d);熔化部面积的初步确定:熔化面积:F m = Qk(m2)式中:Q —熔窑的产量(t/d)熔化部窑池的长度和宽度的确定:熔化区宽度的确定:平板池窑:B m = 0.75Х10-2Q + 6.75 (m)TOLETO公司的经验公式:B m = 95002.5Q/400 (m)熔化区长度的确定:l m = K1ХB m (m)式中:K1—熔化区的长宽比,一般为1.8~2.4。
l m = d1 + d2(n-1)+ 1.0式中:d1—1#小炉中心线到前脸墙的距离,一般为3~4m,900吨窑达6.8mm。
d2—小炉中心线间距,一般为2.8~3.5m。
n—小炉对数。
澄清区长度的确定:一般在8.3~19m。
熔化部窑池深度的确定:熔化部窑池深度为1.2m。
熔化部面积的调整和复核:熔化率的复核:熔化部窑池大碹股跨比的确定:大型窑为17.5~ 18,中小型窑为18~19。
大碹的厚度确定:熔化部胸墙的高度和厚度的确定:熔化部胸墙的高度:由燃料的种类、喷嘴的安装方式确定。
平板池窑:烧煤气时,为0.8 ~ 0.9m;烧油时,为1.5 ~ 2.0m。
熔化部胸墙的厚度:450 ~ 500mm;熔化部火焰空间的高度和宽度的确定:火焰空间的宽度:比窑池宽400 ~ 500mm;火焰空间的高度:等于胸墙的高度加大碹的股高;熔化部火焰空间尺寸的复核:用火焰空间容积热强度来复核:平板池窑:烧煤气时,为700 ~ 815Х102(W/m3);烧油时,为930~1232Х102(W/m3);②分隔装置的设计:气体分格装置的设计:气体分格装置的种类:平板池窑多使用矮碹和U型吊碹结构;气体分格装置的尺寸确定:宽度与卡脖的宽度相等。
玻璃液分格装置的设计:玻璃液分格装置的种类:平板池窑多使用卡脖;玻璃液分格装置的尺寸确定:卡脖的宽度:为熔化池宽度的35 ~ 50%;卡脖的长度:不用搅拌器,长度为2.4 ~ 3.0m;使用搅拌器,长度为4.2 ~ 4.5m;如再穿大水管为4.8 ~ 5.5m;使用垂直搅拌器时,卡脖碹顶留宽度300mm的长缝;使用水平搅拌器时,在两边胸墙开宽800mm,高400mm的孔。
③投料口设计:加料口的布置方式:分正面投料和侧面投料;加料口的尺寸设计:加料口的宽度:正面投料:为池窑宽度的85%~100%;垅式投料机:B = 900n + 300 (mm)式中:n—投料机的台数斜毯式投料机:B = n b+ 200 (mm)b—投料机宽度;侧面投料:800 ~ 1000mm;加料口的长度:正面投料:垅式投料机:1200 ~ 1600mm;斜毯式投料机:2000 ~ 2400mm;侧面投料:1200 ~ 1600mm;④冷却部设计:窑池:冷却部窑池形状的确定:冷却部面积的确定:用冷却部面积与熔化部面积之比来确定(F n /F m);一般,平板池窑:FnFm= 0.5 ~ 0.6冷却部长度、宽度和池深的确定:冷却部宽度:可与熔化部池窑宽度的80~90%或等宽;冷却部长度:Ln = Fn Bn冷却部池深:平板池窑:900 ~ 1200mm;冷却部尺寸的复核:气体空间:冷却部胸墙的高度和厚度的确定:冷却部胸墙的高度:500 ~ 800mm冷却部大碹的股跨比、厚度和高度的确定:与熔化部相同;(3)窑体耐火材料的选择;确定窑体各部位耐火材料的结构、种类、厚度。
(4)燃料消耗量与燃烧计算;①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理论消耗量的计算:列出熔化部的热平衡表,然后计算出燃料消耗量。
具体的计算步骤见樊德琴主编的《玻璃工业热工设备及热工测量》第120页至123页。
燃料消耗量的近似计算:具体的计算步骤见樊德琴主编的《玻璃工业热工设备及热工测量》第124页至125页。
②燃料热值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燃料的热值计算:Q net,ar= 339C ar + 1030H ar—109(O ar—S ar)—25M ar (kJ/kg)气体燃料热值的计算:Q net= 126CO + 108H2 + 358CH4 + 590C2H4 + 637C2H6 + 806C3H6+ 912C3H8 + 1187C4H10 + 232H2S (kJ/m3)③空气量的计算:理论空气量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燃料的计算:V a o = 0.089C ar + 0.267H ar + 0.033(S ar —O ar ) (Bm 3/kg )气体燃料的计算:V a o = 0.0238(CO+H 2)+ 0.0952CH 4 + 0.0476(m + n/4)C m H n+ 0.0714H 2S — 0.0476O 2 (Bm 3/kg )实际空气量的计算:V a = αV a o (Bm 3/kg )烟气量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燃料的计算:V L = 0.01865C ar + 0.112H ar + 0.01243M ar + 0.0068S ar+ 0.21(α—1)V a o + 0.008N ar + 0.79V a (Bm 3/kg )气体燃料的计算:理论烟气量的计算:V L o = [CO + CO 2 + H 2 + H 2O + 3CH 4 +(m+n/2)C m H n + 2H 2S+ N 2]% + V O2o x2179 (Bm 3/kg )实际烟气量的计算:V L = V L o +(α—1)V a o (Bm 3/kg )⑤单位耗热量的计算:单耗煤气量 = Q*Q1+0.3Q11 式中: Q *—玻璃液耗热量 (kJ/kg )Q 1—发生炉煤气的低位热值(kJ/Bm 3)Q 11—煤气离开蓄热室时的物理热(kJ/Bm 3)单耗煤量 = Q*(Q1+0.3Q12)Vq式中:Vq —煤气产率(Bm 3/kg )单耗油量 = Q*Q2+Q21+Q22式中:Q 2—重油热值(kJ/kg )Q 21—重油物理热(kJ/kg )Q 22—雾化介质物理热(kJ/kg )⑥熔窑热效率的计算:对于烧煤气的窑:熔窑热效率η=pqF q1+q2式中:p—每m2熔化部面积每小时熔化玻璃液量(kg/m2h)q—玻璃形成热(kJ/kg)F—熔化部面积(m2)q1、q2—分别为每小时消耗燃料的热值和物理热(kJ/)对于烧重油的窑:熔窑热效率η=pqFq1+q2+q4式中:q4—雾化介质物理热(kJ/(5)小炉结构设计;①小炉形式的确定:由燃料种类确定。
②燃烧器的选择:玻璃熔窑使用的雾化器类型有:(1)机械雾化器;(2)低压空气雾化器;(3)中压空气雾化器;常用③燃烧器的安装方式的确定:燃烧器的安装方式有:(1)底烧式;常用(2)底下插入式;(3)顶部插入式;(4)侧墙插入式;(5)顶烧式;(6)侧烧式;④小炉主要尺寸的设计:小炉口断面积的确定:F = (V oa+V of)(t+273)273w(m2)式中:V oa —通过小炉的空气流量(Bm3/s)Vo f —通过小炉的煤气流量(Bm3/s)t —喷火口的火焰温度(o C)ω—火焰的喷出速度(m/s)。
一般横焰窑ω = 10~15 m/s;横焰窑:一侧小炉口的总面积与熔化面积的比值为3.0 ~ 3.5%。
小炉口的宽高比:平板池窑:宽高比为2.3 ~ 2.5;股跨比1/10~1/8;小炉口的宽度:平板池窑:小炉口的宽度为1.5 ~ 2.5m;小炉口的宽度确定后,用火焰覆盖系数复核。
平板池窑:火焰覆盖系数= 一侧小炉口总宽熔化带长= 45 ~ 55%小炉间距的确定:一般小炉间距为2.8 ~ 3.5m;应保证小炉侧墙外间距在0.9 ~1.2m,以便热修方便。
水平通道长度的确定:燃油小炉的长度为:2.7 ~ 3.2m燃煤气小炉的预燃室长度为:2.0 ~ 2.4m;舌头长300~500mm;舌头厚度150~250mm;小炉倾斜角的确定:小炉的空气下倾角为:20 ~ 25o燃煤气小炉的上倾角为:3 ~ 5o喷枪的间距与喷嘴砖后移的距离:喷枪的间距:由小炉口宽度和喷嘴形式而定,小炉口宽度为1.0 ~ 1.2m时,安装1~2只;小炉口宽度为1.2 ~ 1.6m时,安装2只;小炉口宽度为1.6 ~ 2.0m时,安装3只;喷嘴砖后移的距离:一般燃烧点离喷火口前端距离200 ~500mm。
小炉尺寸的复核:废气排除速度:13 ~ 15 m/s(1400 ~1500o C)小炉口热负荷:平板池窑:450 ~ 650(kg.oil/m2.h)(6)蓄热室结构设计;①蓄热室形式的确定:蓄热室的形式有:(1)连通式;(2)分隔式;(3)半分隔式;(4)两小炉分隔式;蓄热室的顶部与小炉的连接方式:(1)上升道式结构;(2)箱形结构;②格子体的排列方式确定:格子体的排列方式有:(1)西门子式;常用(2)李赫特式;(3)编蓝式;(4)十字形式;③蓄热室的尺寸确定:蓄热室的长度:L = d1 +(n-1)d2 + d3式中:d1—1#小炉中心线到蓄热室前端墙内侧的距离,一般为1.2~1.6m。
d2—小炉中心线的距离。
d3—末对小炉中心线到蓄热室后端墙内侧的距离,一般d3 = d1格子体的构筑系数:φ=H2BL= 0.6 ~ 1.0蓄热室格子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2.0 ~ 3.0④格子体的体积计算:格子体的受热面积:F = K·F1(m2)式中:K—单位熔化面积占有的格子体的受热面积(m2/m2),燃煤气熔窑:K = 20 ~ 30(m2/m2)燃油和天然气熔窑:K = 15 ~25(m2/m2)F1—熔窑的熔化面积(m2)计算单位格子体的体积所具有的受热面积f;格子体的体积:V = Ff(m3)⑤格子体的尺寸确定:格子体的长度:L’ = L—隔墙后—膨胀缝(一个缝20 ~ 50mm)格子体的横断面积:F1 =V0ωo·S(m2)式中:V o —燃烧所需的空气或煤气量(Bm3 /s)ωo—格子体中的气体流速,一般为0.25 ~ 0.55(Bm/s)S —1m2格子体横截面积所具有的气体通道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