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学习目标: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题型及设题角度。
学习重点:学习答题思路,掌握比较鉴赏的方法。
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一)、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真题再现:(2015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闻说”表明不是亲眼所见,又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也间接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尾联把作者忠君报国之志与思乡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小结:答题思路1、审题,找出比较点。
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
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诗歌比较鉴赏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4、诗与画的意境比较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一)不同诗歌同一意象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 ,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4 分)【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
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解题要领:1、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大雁南飞——思乡、盼归)2、仔细捕捉关键词语:(送、望,流尽年光)3、善于联想类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对比问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 分)【参考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解题要领:1、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
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分析。
3、恰当使用思想感情鉴赏术语。
4、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三)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对比问题:这两首诗都以《寻隐者不遇》为题,意境、主题也相似,都是写寻隐者终未得遇。
请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二诗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形式:贾诗为五言绝句;魏诗为七言绝句。
贾诗为问答体,以答为主;魏诗为自问自答。
内容:贾诗有目标可见,特意寻访,童子知其去向,“只在此山中” ;魏诗中所寻者无具体行踪,“采芝何处未归来” 。
贾诗主要是对话,通过对话体现诗意;魏诗写景抒情都有。
表现手法:贾诗寓问于答,虚实相生,含蓄简练;贾诗景略情在,情中见景。
魏诗自问自答,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感情;描写以白描为主,青松、白云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
解题要领:1、立足诗歌本身,理解诗歌具体的内容。
2、理解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并注意区分。
3、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四)对古诗中某一字词的比较鉴赏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绕”字好,围绕。
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村民安静生活的场景。
此词使之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拂晓。
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飞翔,绿水缓缓流淌。
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五)古诗中某一诗句的比较鉴赏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此诗第四联"多病所需惟药物",有的版本作"但有故人供禄米" ,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但有故人供禄米”更好。
(表明态度)只是因为友人供给我钱粮。
(析句意)此句表面上虽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
说“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说“更何求” ,正说明已有所求。
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正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满含寄人篱下的伤感,也包含着自已没有得到赏识与重用的不满。
(析妙处)而诗中“多病所需惟药物”则只有身体的多病与潦倒,没有这些丰富感情的倾泻。
(比较句的劣势)答题指导①正面回答,观点要鲜明,至于孰优孰劣,一般可自由选择。
②比较鉴赏时应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鉴赏,得出一有一无的结论。
答题步骤词语比较题:(表态度一一比较词劣势)①析词义。
②描画境。
③点作用。
诗句比较题:(表态度一一比较句劣势)①析词义。
②明妙处。
③点作用。
(六)对同一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甲】小池(杨万里)泉水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问: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1】:我更喜欢甲诗。
因为它从“小”处入手,写得细致入微。
此诗取景很特别,“流”是“细流” ,荷是“小荷” ,叶是“尖尖角” ,且这“尖尖角”上还立着个小小的蜻蜓。
不仅如此,本诗还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诗人捕捉到新荷刚出水面,那小小蜻蜓已自立于其上的稍纵即逝的一瞬,让蜻蜓和荷花相依相偎这一自然界的和谐情景在一瞬间留下永恒。
这种写法是乙诗所不具备的。
【答案示例2】:我更喜欢乙诗。
因为它从“大”处着眼,显得境界开阔。
诗前两句虚写,直陈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相同;后两句实写,再现西湖六月的特异风景:满湖莲叶、荷花,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与艳红真是好看极了。
虚实结合写法的运用,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七)对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问: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
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答案示例】①杜诗好。
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
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
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②王诗好。
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父老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课堂小结: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这一程度。
三、应用部分(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评价)(14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 ,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要点】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 ,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
郭诗的“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14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 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 分)【参考答案】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11 湖北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 分)登城望湖楼晚景刘敞苏轼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4 分【参考答案】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