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小洛的诗《五十年后的旅行》与赏析

李小洛的诗《五十年后的旅行》与赏析

五十年后的旅行李小洛五十年后我去见你的妻子我要向她坦白我曾经爱过你但那时候你已经不在了落叶一样,消失我只能拿着你曾经告诉过我的地址在路上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跟着一个旧信封一路走向你那里到了你住过的房子前我停了下来看看你的枣树和花椒树,已经很高了继承着你的气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和我一样孤独地站着打量我,像打量一个期待多年的仇敌你歌颂过的庄稼、秋天是至今不肯远去的燕子它们从前陪伴你如今继续陪伴你的土地我放下身后的行李,走向它们在你的安放马铃薯的土窖前放慢脚步。

冷却的炉灰前流下伤心的泪滴向那个和你共度一生的人表达我的谢意向她坦白我也曾经是多么的爱你请她回忆你少年时的模样风流、放荡、桀骜、轻狂在悲伤的月夜里你曾经和谁站在一起然后和她商议我也要在你住过的老屋住上一些日子去你走过的田间小路,走上一阵子在你坐过的田埂上、石头边你抚摸过的荒草、洼地淋着小雨的草丛、河流、水井边停下来,替你再轻轻地哭一次向那个和你共患难的人坦白我也是多么的爱你你的脸庞,由远处慢慢接近慢慢清晰,我是多么的爱你你用过的碗筷、抽完的空烟盒穿旧的毛衣,我双手抓住它们在你巨大的沉默里在你一生建造的王国里我是多么的爱你但是你已经不在了像一片落叶一样,你已经抱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你的房子里,到处都是你的影子灯光下,只有我和她两个老姐妹,你的两个遗孀在心平气和聊着一些话题说着你的童年、少年、饥饿、蒸汽你爱吃的蔬菜、水果、衣服、鞋子你在春天里爱过的其他的女人曾经在心里信奉过的上帝我拿出那副我珍藏了多年的手套你放在我这里的旧书、稿纸送回你的故居,交给她交到另一个老妇人灰暗的手里在你睡过的床边你用过的镜子前,梳一梳头上的白发在你父母的坟前静立、磕头在分给你一些呼吸,早晨的氧气五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老了,你也不在人世我再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那时我再也没什么好害怕的了我要问自己:我们的一生到底曾经和谁永不分离?我要回答自己我一生之中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要告诉他们我是多么的爱你五十年后,我走在一个老人白发苍苍的旅途上在最后一天悲伤的旅途上我依然是多么的爱你速朽的红颜与恒久的疼或暖——评李小洛《五十年后的旅行》鲁克尘世之中,生命何其短暂,而爱情也未必多么久长——在这样一个爱情速食年代,总把“我爱你”这三个被俗人们叫唤得滥俗不堪的字挂在嘴边,多少也显得有些矫情。

但是,在这样一个早晨,突然读到这样一首诗,诗行间分明而真切地闪耀着这三个字,我却蓦然动容而至唏嘘不已。

爱是多元而立体的;爱往往也是无奈而又疼痛的。

当岁月老去,有谁还能为自己青涩年华里那些爱的胚芽或花朵保鲜?开门见山,一个痴情而忠贞的女子,她一开口,就让世俗的人们闭上或干张着惊愕的嘴巴。

大胆,直接,坦荡而有着不顾一切的自毁式的冲动。

但那时候你已经不在了落叶一样,消失深度的忧伤蓦然前置,让你猎奇的眼睛猝不及防。

原来,“他”已经不在了啊……一瞬间疼痛的屏息——我只能拿着你曾经告诉过我的地址在路上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跟着一个旧信封一路走向你那里时光的蒙太奇,将一个颤巍巍的老妪手拿曾经恋人信封默默找寻的身影刻画得触目惊心!“他”已经死了,可她却坚持执著的追寻,那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到了你住过的房子前我停了下来看看你的枣树,红椿他们已经老高了继承着你的气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和我一样孤独地站着打量我,像打量一个期待多年的仇敌“情敌”的贸然出现,让另一个沧桑老人同样措手不及,她们之间将发生怎样的争斗或纠缠?所有的读者读到这里都会为她们尤其为前一个“她”捏把汗。

但是,实际情形却那么出人意料——……我放下身后的行李,走向它们在你的安放花生,马铃薯的土窖前放慢脚步。

冷却的炉灰前流下伤心的泪滴向那个和你共度一生的人表达我的谢意向她坦白我也曾经多么地爱你……然后和她商议我也要在你住过的老屋住上一些日子去你走过的田间小路,走上一阵子在你坐过的田埂上、石头边你抚摸过的荒草、洼地淋着小雨的草丛、河流、水井边停下来,替你再轻轻地哭一次向那个和你共患难的人坦白我也是多么的爱你……你用过的碗筷、抽完的空烟盒穿旧的毛衣,我双手抓住它们在你巨大的沉默里在你一生建造的王国里我是多么的爱你但是你已经不在了像一片落叶一样,你已经抱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你的房子里,到处都是你的影子灯光下,只有我和她两个老姐妹,你的两个遗孀在心平气和聊着一些话题时间磨灭了爱人的生命,也泯灭了两个女人纠缠半生的恩怨与情仇,那是一种大恨后的宽恕、苍凉中蓦然呈现的人性温暖,不禁让人战栗。

说着你的童年、少年、饥饿、蒸汽你爱吃的蔬菜、水果、衣服、鞋子你在春天里爱过的其他的女人曾经在心里信奉过的上帝拿出那副珍藏多年的手套你放在我这里的旧书、稿纸送回你的故居,交给她交到另一个老妇人灰暗的手里曾经不顾一切的坚守与进取,在人生暮年,却都已化作了沉静的呼吸。

当她把自己那珍藏一生的没有名分的爱,坦然而又凄然地“交到另一个老妇人灰暗的手里”,那是怎样的悲凉,却有着泪水的温度。

曾经对传统道德的叛逆,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却又以另外的形式回归。

爱本无所谓对与错,而当爱人消逝,那份一直没有落到实地的爱情,却成了“她”了此一生之前的沉重负荷,“她”是想寻求一种良心的救赎,还是要将那空中楼阁的爱情进行到底?在你睡过的床边你用过的镜子前,梳一梳头上的白发在你父母的坟前静立、磕头再分给你一些呼吸,早晨的氧气五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老了,你也不在人世我再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那时我再也没什么好害怕的了我要问自己:我们的一生到底曾经和谁永不分离?悲凉的诘问,在这里你还需要答案吗?耗尽了一生的韶华,只为了与一份真爱“永不分离”,这时候她忘记了自己因了这份爱在人间饱受的煎熬与磨难,而依然刻骨铭心地记得自己对爱的初衷——我要回答自己我一生之中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要告诉他们我是多么的爱你一个傻女人,一个痴女人,她无怨无悔或亦怨亦悔地用一生去爱一个有“家”的男人,她在生命的最后都敢于、勇于说出自己的爱,并直面那些指点了她和他们一生的世俗的指头,这份蚀骨的执著能不让你动容?!五十年后,我走在一个老人白发苍苍的旅途上在最后一天悲伤的旅途上我依然多么的爱你——用血泪和生命说出的爱,说一千遍、一万遍都不矫情;用心用意、用苦用疼书写的诗篇,在怎样的黑夜都温暖而光明。

茫茫人海,浩浩星河,生命的红颜只是匆匆一瞬,而真爱的光芒却比生命本身持久得多。

李小洛,用最朴素的诗歌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爱的一生,也是疼的一生。

那哀婉中的绵绵暖意,却轻而易举地击碎了物质年代包裹在我们日渐麻木的心灵之上的——坚冰……2009-3-31 20:32 回复紫色 de 忧郁五月槐花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好诗了,一首关于爱情的诗,《五十年后的旅行》作者李小洛,是一个1973年出生的年轻女诗人。

在诗中,却象一个老态龙钟、满脸沧桑的老妇人,向我们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讲述着自己曾经的爱、曾经爱过的人,曾经的点点滴滴的琐碎事物和细节。

诗的语言朴素、纯粹、但那种忧郁、细腻、朴素、善良、深沉的情感深深地感动着我,或者说是尖锐地刺痛了我,诗人喃喃自语式的诉说让我们感到一种沉静的忧郁,这种沉静的忧郁又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秋日般的温暖。

我反复地诵读她,象是在秋天的黄昏,看着满地金黄的落叶,听着一首低沉、舒缓的萨克斯,那种沉静的忧伤渐渐地包围了我的整个身心,这是一种艺术的沉醉。

不知是谁说过:“有的人生下来是为了活着,而有些人生下来是为了爱的”。

人一生只有“爱”,才让我们变得高贵变得美丽。

作者肯定读过叶芝的《当你老了》,并且受过他的影响。

《当你老了》假设的情景是老了的时候,在炉火的旁边,衰老了的脸上有着温情的容颜,只有当站到那么远的、“老了”的距离,才看得清遥远的青春。

也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才能品味纯粹的爱情。

时间创造了一切,又带走了一切,不变的只有真挚的爱情。

《五十年后的旅行》假设的就更远:五十年后我去见你的妻子/我要向她坦白/我曾经爱过你//但那时候你已经不在了/落叶一样,消失。

这是一种历尽沧桑的不悔的爱情,生命消失了,可爱还在。

时光只能消逝我们了容颜,带走我们的青春。

对于这种永恒的坚如磐石的爱情,时光又算得了什么?!清人陈延棹说,一首好诗,贵在沉郁。

世上的爱情诗很多,沉郁的诗也不少,然而能像李小洛这样,把爱情诗写到如此沉郁的却少见,我私下认为:李小洛的这首诗比起叶芝的《当你老了》更耐读,更让人柔肠百转、回味无穷。

李小洛,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女人,那么年轻,却象活过了几辈子似的,全诗用的是第一人称,自我倾诉、喃喃自语。

诗中表达出来的干净、伤感、清澈、酸楚和善良,我相信不只是感动了我一个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