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专业:口岸物流网络管理班级:08物流1班姓名:王佳超学号:33指导教师:徐进论文摘要连锁超市在我国已发展10多年了,目前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迅猛的发展。

连锁零售企业以其高效率、多品种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国外大型连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给国内连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我国本土连锁超市企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相比无论在物流设施还是物流运作模式上都相距甚远。

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目前国内连锁企业思考的问题,配送作为连锁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因此,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问题一直是学术和实物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分析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结构,模式目录一、连锁超市 (1)(一)连锁超市的含义和特征 (1)(二)连锁超市经营的类型 (1)二、在连锁企业中的物流配送的结构和模式 (1)(一)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 (1)(二)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模式 (2)三、好又多配送的特点 (2)(一)地域跨度小、运作短路化 (2)(二)批量采购.统一配送 (2)(三)商品种类繁多,配遥和仓储要求多样化 (2)(四)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问要求严格 (3)(五)超市物流系统要素问存在非常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3)(六)物流的主体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用品 (3)(七)流通加工功能增强 (3)四、当前好又多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一)小规模限制规模效益 (3)(二)以自营物流为主,配送率不高 (4)(三)人才紧缺,经营管理水平低 (4)(四)配送成本过高 (4)(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5)五、连锁企业好又多的物流配送发展对策 (5)(一)正确选择物流配送模式 (5)(二)提升信息系统和机械装备的水平 (5)(三)加快连锁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6)(四)提高配送服务质量 (6)(五)降低配送成本 (6)六、结论 (8)参考文献 (9)一、连锁超市(一)连锁超市的含义和特征连锁超市指的是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超级市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也都差不多)的超级市场里,出售品种都相同的商品,这种同时经营的超级市场就被称为连锁超市。

它是零售业态的一种,以“销售价格低廉顾客自我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欢迎,由多个以上的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统一订货,集中合理配送,统一结算,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的经营形式。

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广布的门店为市场依托,中央采购制为经营形式,降低成本,挖掘销售利润,以多功能,集约化的配送中心降低商品库存、开发物流利润。

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最佳方式。

按照国家《零售业态分类》(2004)分类标准的界定,超级市场是指以主、副食品及家庭口用商品为主要经营范围,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口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

连锁超市,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l)多店铺组织:连锁经营从基本形式来看,是由一个总部和若干个连锁店组成的。

(2)网络化流通:连锁经营的多店铺组织形式,从其业务营运角度来分析,其实质是网络化流通。

(3)标准化管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连锁门店的统一形象,稳定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并控制人为因素对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连锁超市经营的类型连锁经营的类型在各国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在日本通常将连锁经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正规连锁((RegularChain,简称RC),也可称直营连锁,是大资本通过独资,控股或吞并,兼并等途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的一种形式;二是特许连锁(Franehiseehain简称Fe),又称合同连锁(eontractehain),特许加盟连锁,即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三是自由连锁(vohintaryChain简称VC),是保留单个资本所有权的联合经营。

二、在连锁企业中的物流配送的结构和模式(一)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连锁集团有自己的配送中心,且只服务于自己的连锁分店;其二是物流配送中心向外开放或虽是自己的配送中心但还有另外供应方。

(二)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模式配送模式是配送业务的运作方式,配送活动在不同国家和经营者之间,是以不同方式组织和开展的,形成了各种配送模式。

第一、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第二、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第三、独立配送模式与共同配送模式 配送中心门店供应商订单订单门店物流发货整合订单收货检验图1. 配送中心运行的模式三、好又多配送的特点(一)地域跨度小、运作短路化与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相比,好又多超市物流系统跨度较小,主要体现在城市或区域范围内。

因此,在配送中心与店铺的选址规划时,店铺布局以及商品陈列配置等众多业务中均考虑了物流系统运作的短路化问题。

(二)批量采购.统一配送各门店的商品统一由总部采购,按照统一的分销策略和各门店对商品品种、规格、包装等的要求,统一储存和配送,从而实现大批量进货获取折扣和延长付款的机会,形成规模效益。

如联华超市80%的采购集中权集中于总部,只有那些没条件统一的才分散给各门店采购。

(三)商品种类繁多,配遥和仓储要求多样化超市的经营商品种类很多,涉及日用品、食品、家用电器、家居装饰等。

因此对配送和仓储的要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而对于易碎易压物品(如玻璃制品)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也需要专业的操作和运输要求。

(四)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问要求严格好又多超市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等影响较大,造成门店配送量波动大。

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求要提高配进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较小的店甚至一天要求送货几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问限制,如限定某个时间到货。

(五)超市物流系统要素问存在非常强的“效益背反”现象如超市配送中心增加商品总库存量,相应提高了商品供应保障程度,但势必会增加保管费用。

超市物流系统的运输、保管、搬运、流通加工等分系统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

(六)物流的主体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用品从其经营范围来看,超市的主体有其特定的内容。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超市商品将出现多样化趋势。

此外,连锁超市的经营特点还要求其物流系统具备高效的退货和换货能力。

一方面,因为连锁超市的损货率较高,造成退货频率和数量比零售店大。

另一方面,零售商品的更新换代的频率较高,如季节性商品等。

(七)流通加工功能增强连锁超市配送过程中对一些商品的流通加工增强,是因为一方面,超市实行集中采购和批量进货,每次进货量大,因此一般供货商都以大包装供货,而连锁门店销售时要拆零,另一方面,要对特殊货物(比如农产品、即食食品等)进行简单加工,因此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系统要具备拆零、分拣、包装和流通加工等功能。

四、当前好又多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的现状十分薄弱,甚至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

面对如此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一些解决措施,从而加强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

(一)小规模限制规模效益尽管目前我国的零售企业都在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但规模普遍偏小,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虽达到17家,但不少企业仅有3~4家。

而好又多超市在上海也只有9家店。

从整体上看,单体规模和容量比较小,每个网点配送量小,频率高。

国际连锁巨头的特大型超市的单体面积可达到10000㎡左右,而一般的大型和中型超市的面积也分别在5000和1000㎡左右。

而好又多超市的面积也就在500至1000㎡左右。

因此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规模的门店的每次配送量较小,配送频率高。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流成本的增加。

(二)以自营物流为主,配送率不高由于我国引进物流管理的时间短,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形成的时间还不长,物流水平和诚信度不高,而且国内的物流服务相应的法律还不健全,由于很多自营物流的配送中心的管理不规范,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水平低下,而好又多又是在传统的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等基础上组建的,本身有一定的物流资源,所以好又多超市采取了自营物流模式。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影像,只是好又多超市难以根据需求对业务流程惊醒必须的重组和改造,有些物流中心还只是仓库的功能,加上配送体系的不规范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下,导致物流服务水平低,影响了超市的正常运营致使许多企业不愿意统一配送。

所以好又多超市的平均商品统一配送率仅为50%。

(三)人才紧缺,经营管理水平低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而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物流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还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

专家预计,今后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物流业将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

目前,国内需要600多万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

(四)配送成本过高由于好又多超市现有的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即通过一些国有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又一个批发环节,自己特有的厂家——连锁超市并没有形成。

对于分店来说,进货环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导致成本上升。

根据国外的经验,配送中心应属于连锁超市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建立前期投入较大,运行成本较高,配送中心有一个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配送规模,只有当配送的店铺数和经营规模超过盈亏平衡点时,才能够盈利。

日本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一般要负责配送70多个店铺,美国沃尔玛更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

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

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

目前的胜佳超市配送中心只配送30个店铺,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成本降不下来,所以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就难以体现。

(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物流服务市场还很不规范,如对于冰激凌、海鲜、肉类等需要冷藏或冷冻的商品没有相应的温度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