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独店中心小学张腊梅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例7、例8 授课班级五(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能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认识循环节,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3、在猜想、验证过程中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培养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案学案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提问:一年四季是怎样交替的?太阳
每天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一周的7天
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举一些
这样的例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的现象,数学计算中也会遇到一些这样的现
象,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吧!
1.先思考,然后回答教师
提出的问题。
有的学生
能说出这些现象是按顺
序重复出现的。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初步感知
循环现象,为学
习新知做好铺
垫。
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特点1.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组织学生根据题中王鹏跑步的相关信息
计算他跑步的速度。
(2)引导学生观察竖式,交流发现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说明。
像5.333…这
样,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依次不
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1.(1)收集信息,认真分析
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
用竖式计算。
(2)汇报发现的问题:余
数总是重复出现“25”,
商总是重复出现“3”。
商和余数总是重复不断
出现,除不完。
2.汇报:可以在3的后面
加省略号,表示无数个
3。
从解决生
活中的问题情
景入手,引出新
知,初步感受循
环小数的特点。
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1.出示2.29÷1.1.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观察400÷75和2.29÷1.1,引导学生总结
循环小数的意义?
2.出示自学提示:
先认真阅读课本第34页上半部分,完成下
列问题:
(1)什么是循环节?
(2)你能找出下列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吗?
1.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
计算。
2.通过观察尝试列举循
环小数,归纳循环小数
的意义。
3.然后按照自学提示学
习循环节的概念及循环
小数的简便写法。
2.汇报自学提示中的问
通过观察、
比较、概括循环
小数的意义,理
解循环小数的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