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长春中航工业技术学校
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设置
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的设置不是某些人或某些学校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为开办该专业,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专门调查组,实地走访和调查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省技术工程学院等高职院校及长春市的和驻长省企和央企一些企业,对该专业开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作了论证,我们认为在我校开设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是具备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一、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2、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3、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是省“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的目标任务。

二、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1、溧阳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05年通过调研,对我市数控人才需求情况汇总如下:
机械加工与数控专
企业名称年生产总

12亿
6千万业
人才需求数
06年07年08年
长春电信工业有限公司
长春市鼎祥冶金机械配
套厂40
2040
2040
20联合办学联合办学与学校合作形式
1
长春市胜利机械设备配
套有限公司
长春英达电机电动工具
维修中心
德阳长春机械厂
长春贝特泵业制造有限
公司
长春宏利自动化设备机
械厂
长春金工表面工程技术
有限公司
长春一汽四环鸿祥化工
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2、外地企业需求情况1.5亿5千万
6.6亿
5千万
6亿
22亿
8千万20
10
15
10
10
20
1220
10
15
10
10
20
1220
10
15
10
10
20
12联合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我校毕业生除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服务外,还与外地多家企业合作,联合培养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昆山单井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昆山高晟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昆山新莱流体设备公司等十多家企业。

由于学校长期以来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到企业后能顶岗、顶用,取得了企业的信任,企业上门预订,有的企业还支付一定的培养费用,有的提供了有关设施设备。

3、我校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的发展现状
进入九十年代,我市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有了较大的发展,数控技术与单片机的运用急需一批掌握新技术的应用人才。

从98年起,我校对传统的机电专业进行改造,始办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为更好的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满足企业的需要,使专业得到发展,我们重点抓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师资的培养,通过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办,请高校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上课,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同时送教师到上述高校培训及下企业学习,使一批教师成为“理实一体
2
化”骨干教师,发展至现在共有专任专业教师28人。

“理实一体化”教师8名。

二是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现有数控加工中心、磨床、电火花、线切割各一台,数控车床12台,数控铣床5台、数控编程仿真机房31台套,另有2个金工车间,2个钳工车间,PLC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高端计算机房等相应实验实习设备,共计总值达1200多万元,基本满足学生实验实习的需求。


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现每年招收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2—4个班,不定期对外培训,10年以来培训人数达311人。

三、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以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
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3、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四、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新世纪及学校发展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

2、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3、加大实验实习设备的投入。

长春中航工业技术学校
2010年4月8日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