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1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1
隧 道 力 学
主讲教师:施成华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隧道工程系
隧 道 力 学 课程安排: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 第2讲 隧道开挖后的力学行为 第3讲 隧道结构计算的结构力学方法(1)—力法
第4讲 隧道结构计算的结构力学方法(2)—位移法
第5讲 隧道结构计算的岩体力学方法 第6讲 隧道施工工作面稳定性的力学分析 第7讲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的力学分析 第8讲 隧道力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计算模型
(1)国内外常用的隧道结构计算模型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计算模型
(1)国内外常用的隧道结构计算模型
由此,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隧道结构设计模型可归纳为四种 类型: 1)以工程类比为依据的经验法(Empirical Method)。 2)以测试为依据的实用法。包括收敛—约束法
(convergence—confinement Method)、现场和实验室的岩土力
学试验、应力(应变)量测以及实验室模型试验。 3)结构力学方法(作用—反作用模型,Action-reaction
Model),例如弹性地基框架,弹性地基圆环(全部支承或部分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研究内容
(3)隧道使用阶段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是由周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组成的。因此,
支护体系的设计必须包括对周围岩体支护效应及支护结构效应
的评定。必须正确地确定支护结构与坑道围岩的接触状态及其 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两者的相互作用力学模式。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发展历史
与此同时,将村砌和围岩视作连续介质模型进行分析的方 法也得到了发展,其中代表量学者有:H.史密特(1926), J.塔罗勃(1957),H.卡斯特勒(1960),A.M.缪尔伍德 (1975)。 50年代以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被广泛用作初期支护。人 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支护能在保证围岩稳定的同时允许其有一 定程度的变形,使围岩内部应力得到调整从而发挥其自持作用,
力学、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边
缘学科。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隧道的特点与结构型式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主要结构型式
(1)隧道工程的特点
1)荷载的模糊性
2)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难以准确获得
3)围岩—支护结构承载体系 ◆ 围岩不仅是荷载,同时又是承载体; ◆ 地层压力由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受; ◆ 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隧 道 力 学
参考书目:
(1)关宝树编,隧道力学概论
(2)潘昌实编,隧道力学数值方法
(3)彭立敏等编,隧道工程
(4)夏永旭等编,隧道结构力学计算
(5)孙钧等编著,地下结构
(6)李志业等编,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
Models),其任务在于汇集与交流各会员国所采用的结
构设计模型。该工作组于1981年提出了工作报告,给 出了各会员国对四种不同类型的隧道所采用的结构设 计模型。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计算模型
(1)国内外常用的隧道结构计算模型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隧道的特点与结构型式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主要结构型式
(2)隧道衬砌的类型
1)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拱圈
拱圈
曲边墙
直边墙
内轨顶面
轨顶面
铺底
仰拱
直墙式衬砌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直墙式衬砌
曲墙式衬砌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隧道的特点与结构型式
围岩变形数据反演推算围岩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和初始地应力
等。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发展历史
由于地下结构物的地质条件和它们的用途、使用期
限以及运营条件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计算方
法。同时,经验、工程类比和工程师们的判断也都是
必要的。有头脑的工程师们善于尊重隧道力学对某项
本讲主要内容: 1、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 2、隧道工程的特点及主要结构型式 3、隧道力学的研究内容 4、隧道力学的发展历史 5、隧道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 6、初始地应力场及隧道结构荷载形式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基本概念
1、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隧道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与地面工程是全然不
(3)结构型式 5)矩形及单跨双层结构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隧道的特点与结构型式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主要结构型式
(3)结构型式 6)单层多跨结构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研究内容
3、隧道力学的研究内容 (1)隧道地质环境的研究
同的,但长期以来都沿用适应于地面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
隧道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而常常不能正确的阐明隧道 工程出现的各种力学现象和过程,使得隧道工程长期处于“经
验设计”和“经验施工”局面。
目前隧道工程正朝着“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的目标 迈进,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由“经验”到“科学”的转变过程中, 隧道力学将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主要结构型式
(2)隧道衬砌的类型
2)装配式混凝土衬砌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隧道的特点与结构型式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主要结构型式
(2)隧道衬砌的类型
3) 复合式衬砌
C25素砼 隧 道 中 线
线 路 中 线
初期支护 防水层 模注二次衬砌
2%
因此可以将内层衬砌的厚度减小很多。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发展历史 60年代中期,随着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更新和岩土本构定律
研究的进展,隧道工程分析方法进入了以有限元法为代表的数 值分析时期。这方面的代表学者有:S.F.瑞亚斯和D.V.迪 尔(1966),0.C.辛克维奇等(1968)(1974),E.L威尔逊 (1968),F.H.库乐荷威(1975),W.维特基(1977)。 近年来数值分析有了新的进展,无限单元、边界单元、离 散单元、节理单元等在地下结构静力和动力分析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隧道工程反分析法有了发展,其要旨是根据现场测得的
4)设计参数受施工方法和施作时机的影响很大
5)隧道与地面结构受力的不同点—围岩抗力的存在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隧道的特点与结构型式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主要结构型式
(2)隧道衬砌的类型
外部支护
◆ 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 砌石衬砌 ◆ 拼装式衬砌 ◆ 喷射混凝土支护 内部支护 ◆ 锚杆 ◆ 注浆 混合支护 ◆ 喷锚支护 ◆ 复合式衬砌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研究内容
(2)隧道施工过程的动态力学分析
隧道从开挖到初期支护的施作,再到二次衬砌的施作需要 一个过程,而且一般的软弱围岩隧道,多采用分部开挖施工方 法,不同开挖方法和支护时机对隧道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影响很 大。 隧道施工阶段的力学分析包括:围岩初始应力场和开挖效 应;毛洞稳定性分析;初期支护(锚喷和钢拱支护等)和二次支 护(衬砌)的受力状态分析;不同施工阶段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 用及围岩稳定性分析(包括弹性分析、粘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 弹粘塑性分析、二维和三维模型等);地下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陷 等等。
测试和实验室试验,一方面为地下结构物的设计和计算提供数 据,另一方面又是检验设计和计算是否正确性的重要手段。 施成华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研究内容
(6)岩土力学性质和本构关系的研究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本构关系的研究,既是岩土力学工作
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应该是隧道力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严格地说.数值分析结果是否正确,往往取决于所选用的材料 本构模型和物理力学参数是否正确。
(4)隧道结构的动力分析
隧道工程的动力分析包括隧道工程的动力性态;隧道工程 地震(爆振)反应分析;隧道施工振动与地下交通隧道车辆振动 对环境影响分析;列车荷载下上下重叠和交叉隧道的动力响应
分析等。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研究内容
(5)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的研究
其后,不同学者和工程师们在设计隧道衬砌时采用不同的
假定来计及围岩对衬砌变形所产生的抗力,其中温克尔(winker) 局部变形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方面的代表学者有:O.康姆 裂尔(1910),B.H许特和S.约翰勒逊(1922),A.布耳(1944), H.舒尔茨和H.杜德克(1964)等。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
施成华
第1讲 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模型—发展历史
4、隧道力学的发展历史
最早(19世纪初期)的隧道(洞)多以砖石材料作衬砌,采用 木支撑和断面分部开挖的方法施工。可以推断,当时隧道衬砌
的设计是仿照拱桥进行的,其特点是只考虑衬砌承受围岩的主
动荷载而未考虑围岩对衬砌变形的约束和由此产生的抗力,因 此衬砌厚度偏大。
(3)结构型式 2)圆形 3)拱形
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