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资供应采购部内审检查表GJB9001C
物资供应采购部内审检查表GJB9001C
3.是否对采购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状况和履约能力进行了定期的统计分析和监测?
4.组织是否有规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包括检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绩效指标评价、外部供方现场验证或确认等,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5.是否有进货检验规范:明确验证要求、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并按规定进行检验、保持检验记录?
6.在委托外部供方进行验证时,规定委托的要求并保留委托和验证的记录。
7.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时,是否对项目和外部供方进行充分论证、按规定审批,经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1.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协议)等?
2.与外部供方沟通的证据?
3.已实施的合同、协议等,并得到批准的证据?
7.1.4
过程运行环境
1.对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进行持续监视或定时测量,并保持工作环境控制的监视和测量记录、
7.2能力
7.3意识
1.岗位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2.岗位人员是否知晓岗位的质量职责,以及是否知晓产品和服务不满足规定或预期要求的后果?
7.5
成文信息
1.部门的指导性文件有哪些,是否充分、适宜、有效?
4.组织是否分级评价的结果编制了合格供方名录,作为选择外部供方和采购的依据?(注:合格供方名录应明确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范围)
5.在合格供方名录外选择外部供方时,是否按规定履行了审批手续?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1.组织是如何对外部供方进行分类控制的?
2.组织是否对外包过程的控制作出了要求,如何确保外包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的?
编号:***序内容、证据及方法
审核记录
审核发现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部门职责是什么?
2.组织所有员工是否清楚本职范围并被有效沟通履行?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是否确定了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相关方?是否对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是否进行了风险和机遇识别?其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是否已建立部门质量目标,并定期进行了监视和测量?该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
所建立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7.1.3
基础设施
1.组织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必须具备哪些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是否得到维护,能够持续满足运行要求?
4.提供给外部供方的包含产品及其相关产品标准、技术条件、验收准则、质量保证要求等证据。
5.对外部供方绩效的监视和控制要求的证据。
8.5.4
防护
1.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是否对物料进行了必要的防护,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2.库房管理:账、物、卡是否相符?
8.5.6
更改控制
1.组织对物料的变更时如何控制的?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部门监视、测量的内容/项目?如何对其进行监视和测量:方法、时机?并对监视和测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2.为监控和测量顾客是否满意,组织获取这些信息渠道有哪些?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或监控?
10改进
1.上年度改进项、不符合项的完成情况?
内审员/日期:审核组长/日期:
7.6
质量信息
1.是否对部门的质量信息进行了识别?如何收集、传递、处理、贮存和利用这些质量信息的?
8.4.1
总则
1.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了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
2. 组织对外部供方进行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记录?
3.在选择、评价外部供方时,是否进行了风险识别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