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高一(5)张郦缘&何雨安·调查课题背景·假期中我们进行了“五水共治”的环保社会调查,我们特将调查的水域定为杭州贴沙河和古新河,也在河畔进行了多次调查。
一、关于“五水共治”1. 五水共治简介:五水共治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
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
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
2. 实行“五水共治”的成果:XX年8月9日,第九届横渡钱塘江游泳比赛成功举办。
钱塘江畔江风习习,随着人群中一阵阵呼喊,2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泳爱好者纷纷跃入江中。
江水涌动,劈波斩浪,这个清晨,属于这些“泳者”。
“要通过治水,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我们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说,要通过“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自从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省内多条河道经过系统治理,变得愈发清澈,臭河、垃圾河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群众跃入江河中戏水游泳,共享治水后带来的各种欢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水共治”的成果正在浙江这片土地上慢慢显现。
二、关于贴沙河贴沙河作为杭州城内的千年古河、护城河,开凿于公元861年,主要用以宣泄钱塘江潮水,护卫杭城。
古时候因泥沙聚集于河滩上,曾与相邻几条河流统称沙河,俗称“贴沙河”。
1907年沪杭铁路贴沙河东面贯城而入,人们设立火车站在清泰门内,同时拆了城门及城墙一段,所以贴沙河河道现在位于市区。
经过千余年的变迁,今天其河道南起侯潮门板桥,北至艮山闸,全长6257米。
自1931年清泰门自来水厂建成后,贴沙河成为水源保护区,但只能供应1天。
近年来,人民政府对贴沙河实施了全面整治,投资人民币数亿元,采取截污分流、驳坎河岸、疏浚淤泥,引水荡腐、绿化两岸、强化管理等措举。
现在的贴沙河河水清澈、驳坎整齐、堤柳成行、树影婆娑。
同时由于贴沙河西岸的城东公园的建成,两岸更是呈现一片绿地如茵,自营红实,花坛藤架,兀石雕塑的美景,是杭州市民又一游乐休闲的好地方。
三、关于古新河古新河是杭州唯一一条源自西湖的河,起于少年宫广场东侧的圣塘闸,向北穿越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后,至左家桥折向东去注入运河,全长3800米,河宽20米。
旧时也有把圣塘闸至环城北路混堂桥段称桃花港或桃花河的。
历史上的古新河主要有两大功用:泄水、护城。
每当汛期遇到大雨,西湖水位高涨,此时圣塘闸开启,高出古新河水位五六米的西湖水穿涵洞,奔涌而出,发出隆隆声响,一时间,古新河水位猛涨,浪击岸壁,犹如钱江大潮,颇为壮观,古人把这一景观称为“陡门春涨”,为旧时“湖墅八景”之一。
现在的古新河仍然担当着调控西湖水位的作用。
每次走在古新河边,总是对它的名称很好奇,怎么又是“古”又是“新”的?经查资料,发现这个名称可能与张士诚有关。
元朝末年,张士诚筑杭州城,西城墙至钱塘门后,继续向北,延伸到长板巷(今潮王路北面)。
又在城墙外修护城河。
从查到的资料看,当时圣塘闸至武林门段的河道(桃花河)已经有了,而武林门以北的河道则是张士诚命人新挖的。
为了区别于已有的桃花河,当时的老百姓把这条新挖的护城河取名新河。
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桃花河和新河其实属同一条河,遂重新命名为“古新河”,取的是古代开挖的“新河”之意。
·调查目的·近两年来“五水共治”这四个字出现的频率可谓越来越高,不仅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甚至我们试卷上的题目也逃不过这个热点。
那我们这次研究调查目的如下:1、了解“五水共治”在杭城内几条河流的实行情况;2、调查人们对“五水共治的”了解程度;3、找出并了解导致前几年浙江河水污染的原因;4、为有关部门提出整治方法。
·调查方式·此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加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五水共治”进行调查,具体实施方式及人员如下:1、问卷调查实施人员:设计调查问卷:张郦缘何雨安分发问卷:何雨安张郦缘具体实施方式:①设计调查问卷②班级内和市民间发放问卷,积极回收已完成的调查问卷。
(具体调查问卷见附录)2、实地调查实施人员:何雨安张郦缘具体实施方式:在杭城内选择了多个个地点进行实地的调查,记录河内河岸环境以及市民对河水的保护意识,并用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调查问卷·1、您知道浙江近年来开始实行的“五水共治”吗?a.知道b.不知道c.知道一点儿,但不清楚2、您知道“五水共治”是哪五项吗?a.清楚地知道b.知道一点儿,但不清楚c.不知道3、您在近段时间有感觉到周边河道环境的改善吗?a.有b.没有c.没注意4、您参与过一些倡导“五水共治”的活动或类似保护水源环境的活动吗?a.有b.没有5、您在近段时间可曾看到有人频繁在一些保护河源上游泳或钓鱼?a.有b.没有·调查过程·——古新河在调查完了杭州著名的贴沙河后,我们把目光转到了比较不为人知的古新河。
我们调查的古新河处于桃花河弄一段,环境也算可以,可供环西小区很多居民休闲,前几个月在河岸还看见有工作人员把一些植被放进网格中再放进河水里,同时环西小区的社区中心也设在河岸。
古新河并不比贴沙河宽,但可能是处于居民区旁,河畔钓鱼的人很多,这与贴沙河对钓鱼的明令禁止不同。
同时古新河相对于贴沙河没有那么清澈,河水的清澈程度相差很多,在网上搜索关于杭州古新河的资料时,可以发现很多古新河河水遭污染的新闻,而且这些新闻都在XX年左右集中出现。
可见,“五水共治”在近几年的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这次我们并没有看见什么好心的人捞死鱼这种事,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条河左右我们却看见了很多有关“五水共治”的介绍与宣传。
可以深切的感觉到“五水共治”在市民中的影响。
——贴沙河我们调查的贴沙河位于体育场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附近,河岸两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走在九曲桥上,还可以享受到习习凉风,为人们吹散酷暑的炎热与工作一天的疲惫。
贴沙河作为杭州的水源保护区,河水清澈,微风拂过,碧波荡漾,是难得的美景,为旁边的居民提供了天然的休闲场所。
比起古新河来,这里的环境更宜人。
同时贴沙河的沿河处竖起了许多“禁止游泳”“禁止垂钓”“保护水源”的标牌,但在沿河的绿柳下仍有附近居民在垂钓,甚至还有人在河内游泳。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管理。
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好的现象,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条很大的死鱼,正想抱怨没有人处理这种事,过会儿就看到了有人在打捞鱼,我们本以为他们是专门捞死鱼维护河水环境的,但他们捞鱼的工具太不专业让我们产生了怀疑,后来才了解到他们是桥梁工作人员,捞鱼完全出于好心。
让我们感觉到了无限的“正能量”啊,也不乏有爱护水源,保护环境的人存在.但与古新河不同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五水共治”的宣传,可同样“保护水源”等标语也不少见。
篇二:五水共治调查报告‘‘五水共治’’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XX年4月二.调查地点兰江三.调查成员我和妈妈四.调查方法 1.上网查询2.去兰江观察五.调查内容防洪水(1) XX年8月9日上午8时,台风过程累计面雨量已达207毫米,最大站点雨量387毫米,西苕溪水位8日凌晨起快速上涨,最快时每小时上涨31厘米,从8日8时至9日7时水位从米迅速上涨至米,超过百年一遇“99630”历史最高水位米。
(2)预防准备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4、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和日用品。
5、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6、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7、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3)自救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六.总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我们工业经济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治水之路任重而道远,重在实践、贵在坚持。
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投身“五水共治”,保护好家乡的每一滴水、每一条河、每一处环境,为长兴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尽我们的一份力,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长兴的锦绣画卷!篇三: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美丽河流,你我共护——“美丽河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杭州市上泗中学九(5)班曾东海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点。
留住水的美,体现你的美。
水,生命之本。
母亲河的纯净需要你我共同的维护。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保护河流,保护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在呼唤清洁的水,让我们一起保护清洁的水源。
清洁之水,生命之水,未来之水。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清洁水资源用尽后悔恨的泪。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水源无限制的索取。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索取,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中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美丽河流,你我共护1. 前言2. 主题词3. 调查目的4. 调查时间5. 调查对象6. 调查过程7. 调查问卷分析8. 调查感想9. 问题与建议 10.附件水是生命之源【一、前言】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自然界万物将不能生长,世界将不会如此多姿多彩。
因此,珍惜我们人类的生命的源泉,就必须保护水资源,从保护河流做起,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人类的生命线,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