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九江至南昌城际轨道交通施工图[昌九城际施图(桥)-20]及相关标准图、参考图。
1.1.2.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验标、指南等。
1.1.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1.1.4.昌九城际铁路CJQ-1标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1.1.5.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情况。
1.1.6.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1.2.编制原则1.2.1.响应和遵守昌九城际铁路指挥部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
1.2.2.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1.2.3.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1.2.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2.5.响应工期要求。
以总工期为施工控制目标,作为劳力、机械、设备的配置与施工方案选择的前提。
根据施工总工期的安排和分阶段节点工期要求,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2.编制范围燕子湾大桥(DK49+098.75~DK49+332.72)中心里程:DK49+215.735,桥全长233.97m。
全桥孔跨布置1-24m简支梁+6-32m简支梁。
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桥墩采用圆端形实心墩;4#、5#、6#墩采用Φ1.0m钻孔桩基础(嵌岩桩) 、桩长12.5米~22米,桥台及1#、2#墩采用扩大基础。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设计速度:正线基础设施200km/h;正线数目:双线;正线线间距:4.6m;线路类型:本桥位于直线及半径3500m曲线上;最大坡度:3.40‰、-8.0‰;机车类型:电动车组;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轨道类型:有碴轨道3.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燕子湾大桥起止里程:DK49+098.75~DK49+332.72,桥全长233.97m。
全桥孔跨布置1-24m 简支梁+6-32m简支梁。
桥台采用空心桥台,桥墩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
共8个墩台33根钻孔灌注桩,桩径1.0m,最高墩身(3#墩)高15.85m,最长钻孔桩(5#墩)长22.0m。
本桥平面位于线路曲线段和直线段,其中曲线半径3500M,线路纵坡为3.4‰上坡、-8.0‰,墩台基础有钻孔桩和明挖扩大基础。
上部为24m、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桥面包括桥梁栏杆、遮板、电缆槽、伸缩缝、声屏障人行道板,综合接地等。
3.3.自然地理特征3.3.1.地形地貌燕子湾大桥桥址地处平原微丘陵地区属丘岗间洼地,全桥范围地势较平坦,穿越大量水田和少量房屋,桥位处在两山丘之间,桥台位于山坡上,5#~6#墩跨越G105国道,9#~10#跨越一河沟、据调查最高水位22.34米。
3.3.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带状地质测绘和钻孔钻探揭示,按成因、年代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揭示地层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 mL),总厚0-2.2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I), 由粉质黏土及细圆砾土层组成,总厚0-4.3m;第四系中更新统坡残积(Q2el+dl)粉质黏土层总厚0-1.0m。
下伏元古界前震旦系板溪群(ptbn)板岩。
揭示地层共分(0)-(3)四个大层,下分7个子层,现从上到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0)人工填土,褐黄色、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碎石块,碎石Φ60-150mm,约含30%,碎块为板岩.该层分布于DK48+045~DK48+090里程段,层厚0~2.2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I):(1)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夹少量铁锰质结核,该层分布广泛,在DK48+050~DK48+400里程段均有分布,层厚0~3.8m;(1)-1细圆砾土,褐黄色,中密,饱和,圆砾为石英质,夹少量黏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DK48+060-DK48+330里程段,层厚0~1.6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2el+PI):(2)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局部夹树根.该层在区段内分布较少,仅在丘岗坡脚处少量分布,分布里程段为DK48+004.30-DK48+037,DK48+415~DK48+440,层厚0~1.0m;元古界前震旦系板溪群(ptbn)(3)-1板岩,褐黄色,全风化,岩芯呈碎块状及土状,层厚约0-21.1m。
该层主要分布于DK48+004.3、DK48+120~+DK48+180一带该层分布较厚。
(3)-2板岩,褐黄色,褐红色,强风化,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该层全段内均有分布。
(3)-3板岩,褐黄色,青灰色,弱风化,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该层全段内均有分布。
(2)-1中砂,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厚约0-3.6m,仅分布于DK50+840附近;基本承载力σ=150kpa;3.3.3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1)地表水、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动态特征(0)地表水桥址区地表水体主要有一条宽约10m的水渠,水量一般,主要用于灌溉及排水。
(1)地下水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细圆砾土层,其中丘岗地区地下水发育一般,埋深在3~7m左右,洼谷地区地下水较发育,埋深在0~3m左右,地下水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较大。
2)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等建筑材料的侵蚀性评价设计勘察期间在该桥址区内取水样3组,其中地表水样1组,地下水样2组,主要腐蚀性指标根据铁建设[2005]-157号文判定:昌九-2407,地表水该水样无侵蚀性。
昌九-2406,地表水该水样有二氧化碳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
昌九-2405,地表水该水样有二氧化碳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
综上,区内地下水侵蚀性按二氧化碳侵蚀考虑。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桥址区抗震设防烈度属六度区,设计地震动峰加速为0.05g;桥址区内新构造运动不活跃,无活动断裂通过,场地较稳定。
本桥所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霜期较短,夏季湿热,冬季干寒,汛期雨量集中, 雨季集中在3~8月份。
3.4.施工条件及临时工程3.4.1.交通条件本桥陆路交通利用105国道、既有乡镇公路做为运输主干道,同时沿线路拉通纵向便道做为施工主干道。
纵向新修便道总长度480m,设置在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纵向便道应做到纵向顺直,路肩线条分明一致。
便道路面宽度6.0米,断面结构分为上下两层,面层为泥结碎石面层(厚0.1m),底层为回填料(厚0.7m),底层在原地面以上采用干码片石护坡(厚30cm)。
路面设置人字型排水坡,便道靠线路侧设临时排水沟;每隔200米设汇车点,汇车点在两墩之间设置,路面宽8米、长15米,汇车点路面增加部分设置在靠线路一侧。
具体如下图:临时便道结构断面图图3.4.1临时便道结构断面图3.4.2.生活、施工用水地区水系发达,生活用水采用百姓的水井,博阳河搅拌站拌合用水采用打井并经检验合格的水,养护用水采用检验合格的机井井水。
3.4.3.生活、施工用电燕子湾大桥15跨,桥全长471.89m。
(配1台200kva变压器)A、主要施工计划及机械配置:桥梁1#、2#、3#、7#、8#、11#、12#、13#、14#墩共9个墩为明挖扩大基础,配备4台电动空压机,分四组同时施工1#墩、3#墩、8#墩、13#墩和2#墩、7#墩、11#墩、14#墩及12#墩;其余0#台、4#、5#、6#、9#、10#墩、15#台共7个墩台为钻孔桩基础,共63根桩,全部桩长约1060米(含空桩约187米),最深桩长约31米(5#墩);计划配置冲击钻机(CJF-15型)数量(63/5/4月)=3.15台,配备3台,分三组同时施工0#台、4#墩、9#墩和5#墩、10#墩、15#台或6#墩。
B、主要用电规划方案:①、电源驳接点及变压器配置:沿桥梁线路左侧红线外有一组10 kV线路(河东线支3线)与桥梁11#墩~12#墩间45°斜交。
根据施工计划,4台电动空压机分散在不同墩台同时施工,每台空压机功率计20 kW,需4×20=80 k W负荷容量。
3台手动冲击钻机同时在不同墩台施工,要求3台钻机必须错开起动,正常施工用电功率每台计40 kW,需3×40=120 k W负荷容量。
共需80+120=200 kW负荷,配置一台200 kva变压器。
考虑钻机配备集中于0#台、4#墩、5#墩、6#墩,直接在7#墩红线左外侧10 kV河东线支3-13#杆驳接200 kva变压器。
②、低压线路配置:桥梁施工便道建在桥梁线路左侧,低压线路穿管埋地横跨便道,架设在桥梁右侧。
全桥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低压铝芯绝缘线。
根据配电屏出线开关配置,从配电房分两条低压支路沿桥梁线左侧贯通全桥供电,6#墩钻机可直接由配电房出线供电,各配置机械按计划同步施工。
从配电房7#墩往0#台方向高峰负荷有2台钻机、2台空压机总负荷约120 kW,出线开关选400A/150mA漏电断路器,需配备线径为120mm2×3+70 mm2×2的绝缘铝芯线,架设线路长度约250m,安装5只160A/50mA漏断分配电箱;从配电房7#墩往15#台方向高峰负荷有2台钻机、2台空压机总负荷约120kW,出线开关选400A/150mA漏电断路器,需配备线径为120mm2×3+70 mm2×2的绝缘铝芯线,架设线路长度约350m,安装5只160A/50mA漏断分配电箱。
③、注意:架设低压线横跨G105国道时线路弧垂距地净空不得低于5米,并挂醒目限高标识。
生活用电采用当地民用电网。
3.4.4.物资供应本管段物资设备分为三类:一类为甲供物质设备,由业主采购和供应;二类为甲控物资设备,由施工单位与业主统一招标采购的物资设备;三类为施工单位自购物资设备。
除业主组织招标选定供应商的材料外,其他材料均由我方自行采购。
项目分队设置物资机械部,负责本桥材料的管理工作。
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经自检合格,主要材料由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采购进场的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由物资机械部统一保管,在使用前由物资供应部统一发放,建立可追溯记录,工程材料一律限额发放,统一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