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语言运用之得体准确(讲)讲目标1.了解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类试题命题规律及基本题型。
2.熟练掌握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语言得体【高考典例】1.【2020年高考课标Ⅱ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仿写等语言表达的能力。
首先要弄清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根据题目中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所给第一句可以确定仿写句子的句式,然后考虑针对什么推断来反驳,最后确定自己所写内容。
解答时一定要立足题目,认真审题,审出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模式,切不可脱离原题作答。
2.【2020年高考课标Ⅰ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看对象——分你我;看谦敬——长幼分;看场合——析语境。
【考点精解】得体,指恰当地使用语言,能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也就是用语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
语言环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
“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
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命题规律】语言得体主要考查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和语体得体,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
近几年高考,该考点多与“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辨析并修改病句”结合起来考查。
2020年高考课标卷在此考点单独命题,2020年高考仍是备考的重点。
【技巧点拨】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的“语言表达得体”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复习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错误答题类型,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多读勤练,掌握方法。
这个考点考查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而且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所以复习时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增加材料储备,注意积累,同时勤于练习,注意总结规律,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3.掌握答题技巧:(1)看场合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
一般来说,在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用典范的书面语;在公共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话题要集中,经常使用自然、亲切、灵活的语言,并尽量用口语。
(2)看对象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说法。
还应注意应用谦称、敬称和习惯用语。
敬称只能用于称对方,谦称只能用于自己。
有人将常见的谦称和敬称概括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家父”“家母”“家兄”;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冠首,如“舍弟”“舍妹”;称对方的亲属,多用“令”字冠首,如“令尊”“令郎”等。
习惯用语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3)看目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要达到说话的目的,就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恰当的句式。
(4)看语体不同的文体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语体,如文艺语体要具有形象性,科学语体要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要具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和程式化。
【跟踪训练】1.【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某知名节目录制现场:小沈阳和妻子一起现场演完一小段二人转后,观众掌声未息,主持人前来搭话,结果小沈阳来了一句他常在舞台上说的玩笑话,“臭不要脸的”。
B. 某省政法委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评论:“基层警察确实很辛苦,体验了就知道,那些站着讲话不腰疼的乱喷分子,有本事别报警。
”C. 某名校一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
”D.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答案】D2.【18届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
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 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却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C. 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的丈夫司徒乔》,以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
D.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答案】C【解析】A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
应改为“不敢苟同”。
B项“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
D项“钧裁”: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改为“裁夺”。
3.【18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 小李收到王先生著作后回信:惠赐的大作已收到。
拜读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帮助,定当珍藏。
B. 令郎能在这次全国物理竞赛中折桂,多亏您悉心教导,我略备薄酒,以示感谢。
C. 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
D. 乡镇庙会上人山人海,街道上几乎水泄不通,突然一位中年男子高喊着:“借光,借光!”神色匆匆地往乡政府跑去。
【答案】B【解析】B项,“令郎”是敬辞,称别人的儿子。
此处用来指自己的儿子,不得体。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
4.【18届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王伟与我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在一次偶然相遇时,他兴奋地说:“久仰大名”啊。
B. 他学习认真且谦虚,在向老师请教问题时,他说:“不吝赐教”。
C.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好借好还,所以在归还所借之物时会说“请笑纳”。
D. 我的犬子和郭老师的息女是蚌埠学院的同班同学。
【答案】B点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另外还需要注意常见的谦敬词的使用。
(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5)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包括写节目串词、写主持人的开头语等等。
※考点二:表达准确【高考典例】1.【2020年高考课标Ⅲ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③【答案】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
推断时应在用词准确、合乎情理的情况下进行,如“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只要表限定,后面接的内容限定这一种,那么就能有“就……”的结果。
一般用来叙述比较确定的事,“避免环境污染”是不能确定的事。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该题中考核“这样可以”“只要”“就能”这些用词。
2.【202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今年的江苏卷注重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考查。
此类试题在平时的练习中都有所涉及。
这与历史人物和对联的配对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题目。
首先依据题干明确要求,比如本题,“杜甫草堂”,人物是“杜甫”,地方是“草堂”,应先在脑海中回顾如下知识:人物的生平经历、经典诗句、人物的思想特点、历史贡献、字号、活动的地方;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比如②中就暗含了人物的经历、朝代以及草堂的地点;④中涉及人物的字号和经典诗句。
【考点精解】“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