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性与大气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的大小有关,当Γ<Γd 时,大气结构为()A不稳定B极不稳定C中性D稳定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大而降低,当Γ<0时,称为()A逆温气层B等温气层C增温气层D递减气层3、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递减率Γd有关,下面()表明大气是稳定的。
A Γ<Γd BΓ>Γd C Γ=Γd D Γ=1℃/100m4、光化学烟雾一般在()A白天形成傍晚消失,中午或稍后最低B白天形成傍晚消失,中午或稍后最高C傍晚形成白天消失,中午或稍后最低D傍晚形成白天消失,中午或稍后最高5、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体,按其成分的可变性可分为稳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确定组分,下列哪种气体属于稳定组分()A SO2 B O2 C飞灰D CO26、伦敦烟雾型污染主要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A SO2 B CO2 C NO D NO27、光化学烟雾的特征是()A 烟雾是蓝色,强酸性B烟雾是蓝色,强氧化性C 烟雾是绿色,强氧化性 D 烟雾是绿色,强碱性8、对流层大气质量是大气层质量的()A 25% B 50% C 75% D 90%9、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10、造成气候变化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距地面20—25Km处。
B形成海陆风局地环流时,白天形成海风夜晚形成陆风。
C山风和谷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转换时,它们的方向相同。
D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可以不穿宇航服。
12、对清洁大气而言()的光解是大气中HO自由基的重要来源。
A O3B HNO2C H2O2D H2CO13、大气中HO2主要来源于()的光解。
A O3B HNO2C H2O2D H2CO14、以下哪个选项表示日落前一小时逆温开始生成的情况()(A)(B)(C)(D)15、光化学烟雾含量最多的污染物是()A O3 B PAN C H2O2 D 醛类16、下列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 O2BO3 C CO D CCl417、大气中甲氧基的主要来源是()A CH3ONO·和HO2·B CH3ONO2和RO2·C CH3ONO2和RO·D CH3ONO·和CH3ONO218、辐射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寒冷的夜间 B 多云的冬季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19、总悬浮颗粒物的粒径范围为()μm。
A <10B >10C <100 D>10020、含氢卤代烃与()自由基的反应是它们在对流层中消除的主要途径。
A ROB RO2C HOD HO221、在开放体系中,随着体系pH的变化,()始终保持不变。
A [ H2CO3 *]B [ HCO3- ]C [ CO32-]D C T22、组成水体酸度的物质有()。
A NH3B FeCl3C CaCO3D NaCl23、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引起的,究其可能根源是工厂排放的无机汞,在环境生物作用下,受()催化,生成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并富集的甲基汞。
A辅酶Q B辅酶FADH2C维生素B12衍生物甲基钴氨素D维生素B6衍生物甲基钴氨素24、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表示。
A KocB KowC KpD ωoc25、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26、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27、在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始终保持不变。
A [ H2CO3 *]B [ HCO3- ]C [ CO32-]D C T28、组成水体碱度的物质有()。
A CO2B FeCl3C CaHCO3D NaCl29、河流的氧下垂曲线中()的特征是溶解氧消耗殆尽,水体进行缺氧分解。
A 清洁区B 分解区C 腐败区D恢复区30、在封闭体系中加入[ CO2],()始终保持不变。
A [ H2CO3 *]B [ HCO3- ] C总碱度 DC T31、某一氧化还原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80,其pE o为()。
A 13.56B 13.35C 13.05D 12.8032、土壤有机质不包括()A腐殖质B生物残体C土壤生物D土壤矿物质33、主导土壤母质转化为土壤过程的主要因素是()A腐殖质B时间C土壤生物D土壤矿物质34、土壤中生物最活跃的一层是。
A 覆盖层B 淋溶层C 淀积层D母质层35.土壤中的铬污染一部分与低金属硫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分布到各内脏器官,最终主要积于()A心和肺B肝和肺C肾和肝D肾和肺36.下列不是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的是()A降水B地下水C灌溉D湖泊37、土壤中农药向大气的(),是大气农药污染的重要途径。
A扩散B迁移C转化D挥发38、土壤中对农药最彻底的净化是下列那种降解()A 化学降解B 光化学降解C 微生物降解D 物理化学降解39、下列说法错误的为()A物理吸附的强弱决定于土壤胶体比表面的大小B在同一类型的农药中,农药的分子越大,溶解度越小,被植物吸收的可能性越小,而被土壤吸附的量越多。
C农药的挥发。
迁移虽可促使土壤本身净化,但却导致扩大,加深其他环境因素的污染。
D各种农药的蒸气压相差不大,它们在土壤中挥发快慢大致相当。
40、下列不属于土壤污染物质的是()A锌B洗涤剂C炭疽杆菌D铵盐41、汞的迁移转化过程中难溶化合物为()A甲基汞B HgO C HgCl2 D Hg(NO3)242、对增强土壤的自净能力无多大影响的是()A疏松土壤B增加土壤紧实度C施加大量有机肥D增加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的含量4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汞是一种对植物及人体无生物学作用的有毒元素B铬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元素,但浓度较高时对生物有害C镉对于生物体和人体来说是必需的元素D从环境污染效应来看,常把砷作为重金属来研究44、土壤剖面形态中深度最深的是以下哪个层次()A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D基岩层45、以下土壤组分中占比例最多的是()A空气B水C矿物质D有机体46、土壤中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
A H+和Ca2+B H+和Al3+C H+和Mg2+D H+和NH4+47、对于碳原子数大于1的正烷烃,()不属于其微生物降解的途径。
A末端氧化B次末端氧化C β-氧化D双端氧化48、LC50表示的是()。
A半数有效剂量B半数有效浓度C半数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浓度49、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A吞食B非吞食C生物氧化D生物还原50、下列农药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A DDTB 六六六C敌百虫 D 乐果51、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为()。
A 硝化B 反硝化C 氨化D同化52、植物受污染的主要途径()A表面附着及植物吸收B专属吸附及离子交换C表面附着及离子交换D专属吸附及植物吸收53、毒物难于通过生物膜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屏障是()A肝-肾B胎盘C血-脑D胆-肝54、小肠的吸收功能与胃的吸收功能比较()A小肠>胃B小肠<胃C小肠=胃D无法比较55、被动扩散是由于()A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脂溶性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C脂溶性物质从两极向中间聚拢。
D脂溶性物质从中间向两极扩散。
56、胃的PH值约为()A2B3C4D 557、下列各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物转化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肝脏B肾脏C胃D肠58、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之一的日本熊本县“水俣病”,是因为当地居民食用了被周围石油工厂排放的含()废水污染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甚至死亡的“疾病”。
A汞B镉C铅D铍59、下列哪项不可以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A生物放大B生物自净C生物富集D生物积累60、各形态的汞所具有的毒性从小到大为:()A金属汞、有机汞、无机汞B无机汞、金属汞、有机汞C无机汞、有机汞、金属汞D有机汞、金属汞、无机汞61、甲烷发酵是指有机酸、醇等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被转化为(),进而经产甲烷菌作用产生甲烷。
A 乙酸B 甲酸C 氢气D 二氧化碳62、下列烃类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A 环己烷B 苯C 己烷D 己烯63、LD50表示的是()。
A半数有效剂量B半数有效浓度C半数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浓度64、表面活性剂含有很强的(),容易使不溶于水的物质分散于水体,而长期随水流迁移。
A 疏水基团B亲水基团 C 吸附作用D渗透作用65、硝酸盐在通气不良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为()。
A 硝化B 反硝化C 氨化D同化66、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量与()有关。
A 吸收、分布B 代谢、转化C 排泄D 各项的代数和67、假设两种毒物单独作用的死亡率分别为M1和M2联合作用的死亡率为M,则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死亡率分别表示为:()A M>M1+M2,M<M1+M2B M>M1+M2,M=M1+M2C M=M1+M2,M<M1+M2D M=M1+M2,M>M1+M268、丙酮酸经乙酰辅酶A的酶促反应,在无氧条件下转变为:()A有机酸、醇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水C有机酸、水和二氧化碳D醇、水和二氧化碳69、环境中的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细菌B真菌C藻类D A、B、C均可70、多糖水解的单糖产物主要以()为主。
A 木糖 B 阿拉伯糖 C 葡萄糖D果糖71、糖类降解的最后一步途径()A水解生成单糖B丙酮酸C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和厌氧氧化过程D单糖酵解成丙酮酸72、土壤区别于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特征:()A 土壤具有酸碱性B 土壤具有自净性C 土壤具有吸附性D 土壤具有肥力二、填空1、大气对流层高度是,其温度变化大约从,该层大气主要特征是。
2、大气中甲烷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受季节影响,主要分布规律是夏季冬季。
3、辐射逆温现象一般出现在距地面高度,出现的时间和气候条件是。
4、自由基的稳定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5、大气中能引起吸光物质光解的光波长至少小于。
6、氟氯昂—11光解的产物是。
7、丙烯与羟基自由基发生摘氢反应的产物是;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
8、大气中主要自由基有。
9、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峰值在20--- Km厚度里,破坏臭氧层的活性物种主要是。
10、平流层中O3的主要来源的反应为。
大气中O3的人为来源反应为。
能够使平流层O3真正被清除的反应为。
11、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是,大气颗粒物的表面性质主要有成核作用、和。
12、天然水中常见的八大离子是。
13、已知25˚C时氧气的亨利常数K H=1.26×10-8mol.L-1.Pa-1水蒸气的分压0.03167×105Pa,标准大气压是1.01325×105Pa,天然水中氧的浓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