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防止网络诈骗

如何防止网络诈骗

如何防止网络诈骗
英国政府和互联网安全机构“获得在线安全”在今年3月26日发布的调查报告说,英国去年遭遇网络欺诈的网民达到350万,占到英国网民总量的12%。

所有遭欺诈网民中,平均每人损失金额为875英镑(约合人民币13600元)。

英国的网络欺诈如此厉害,那么在国内是怎样的情况呢?根据小编树树集合国内反病毒公司的数据、国家反病毒中心统计的资料,以及通过读者反馈的信息,仅仅2006年一年,在中国因为网络欺诈而损失钱财的网民占中国总网民的10%,平均损失钱财达到600元以上。

并且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消费数量的增加,这个数字还会上涨。

树树曾收到过一个读者的来信,说自己因为轻信一个网站的低价购买手机宣传,将积攒的2500元钱寄到网站后,却一直没有收到手机,直到他发现这个网站消失后,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物财两空。

看着一个个网友不断被网络骗子骗去钱财,树树感到很难过。

不能让网络诈骗者再得逞了!反网络诈骗第一栏目——“斗骗场”应运而生!树树希望,倾心打造的这个以揭露各种网络诈骗行为为目的的栏目,能帮助大家认清网络诈骗者的罪恶面孔,最终根除网络诈骗的生存空间。

在第一季度里,树树在“斗骗场”中揭露了8种最新的网络骗术,刊登后读者反应强烈,读者来信300多封,还不包括通过其他途径给我们的反馈。

回顾这三个月来反网络诈骗经历,树树深切地感受到了网络诈骗的猖狂和读者对网络诈骗那种无比痛恨的心情。

用心险恶网骗常用的三种诈骗形式
在第一季度,树树一共报道了8种形式各异的网络诈骗形式。

根据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现在网络骗子最常用的3种网络诈骗形式。

第一:天上掉馅饼式
“天上掉馅饼式”就是通过以中奖为名进行诈骗的形式。

比如“免费刷Q币”这种网络诈骗形式。

这种方式就是网络骗子运用社会工程学,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进行网络诈骗,结果网民不但没有获得Q币,反而连自己的QQ密码以及Q币也被人盗取了。

对于这种诈骗方法,虽然很多人明明知道可能是网络陷阱,但是依然抵挡不了对“免费Q币”的渴望或者好奇,所以也要登录到网站进行一番浏览。

他们的心里可能会想,自己不进行登录QQ 账号密码就不会被盗,但是他们可能被种上隐藏在网站后面的木马程序。

第二:为你解决困难式
“需求突破式”就是抓住受害人的某些需求进行诈骗的形式。

比如2007年年初由于我国台湾地震引发的海底光缆断裂,导致使用国外杀毒软件的用户无法升级,无法登录服务器在北美地区的美国网站等。

就在这个危难的时候,骗子马上提供所谓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诈骗,结果很多人的网络账户都相继被盗。

目前很多网络诈骗都将黑手伸向了网络游戏账号,尤其是时下比较火爆的《魔兽世界》和《征途》等大型网络游戏。

网络骗子正好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的程序截获游戏玩家的账号信息,已经从以前的“暗偷”转为“明抢”,能想出这样的方法也可见网络骗子的“用心良苦”。

同时由于大多数玩家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再加上用户不假思索和分析就进行使用,结果网络骗子很容易就获取游戏玩家的账号,然后将非法获取的游戏账号转卖牟取不义之财。

第三:感情欺骗式
“感情欺骗式”就是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说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让受害人汇钱等。

比如收到好友通过QQ发来的信息内容:“在吗?能帮我个忙吗?我朋友叫我帮她汇500块钱(急),我这边不方便,你帮我汇好吗?”然后就是需要汇款的账号和用户名。

像这样要求汇款的留言,还宣称手机没带,很容易骗得好心人上当。

同时这个留言只要求汇款500元并称很急,正是因为其金额小所以很可能让人不设防;它还提醒别人带上身份证去汇款,可以说考虑得很周全。

此外称自己没带手机,让人放弃打电话求证的念头,这也是精心策划的一个陷阱。

而一些诈骗钱财的不法分子也看上了“QQ尾巴”这种传播方式,他们并不是为了传播某种病毒,而是利用木马病毒行骗。

其实在网络上利用QQ传播木马病毒的现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这种利用感情和亲情的方式进行诈骗的,最容易上当的就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出于哥们义气看到朋友有难,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满足骗子的要求而上当。

心惊胆战新诈骗手法开始现形小心为妙
通过前面对网络诈骗的分析,我们知道网络骗子现在使用的方法也绝非是一成不变,所以为了让网友更好地避免和杜绝网络诈骗,树树根据读者的反馈和调查,总结出近期会出现的新网络诈骗手法。

第一:地址欺骗式
传统的网络诈骗通常利用伪装的电子邮件和欺骗性的网址进行诈骗,但是目前网络骗子通过使用一种动态的JavaScript代码,而不仅是过去所用的静态的假地址栏图像,然后通过JAVA程序更
改地址栏和远程用户系统中的浏览器数据,从而将人诱骗到显示为某官方站点的假网站,最后欺骗用户登录达到盗取账号的目的。

第二:漏洞诈骗式
传统诈骗一般是利用一种方式进行的,以后可能会在一次诈骗中使用多个方法,让对方防不胜防。

由于目前Web2.0概念逐渐开始流行,所以骗子会利用网站XSS(跨站)漏洞进行诈骗。

或者利用网站漏洞进行入侵,然后通过管理员的身份进行诈骗。

第三:关心引诱式
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Vista虽然在安全性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的网络诈骗方式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因为网络骗子可能借口某个重大的安全漏洞,欺骗用户运行某个假的安全补丁,从而最终获得需要的用户信息。

小心提防网络通讯软件成为网骗第一媒介
树树在收到大家的反馈后,发现很多朋友已经具备一定的防范意识,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掉进了骗子的圈套。

这是为什么呢?树树在对受骗人群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利用木马或者病毒控制IM软件对用户进行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行骗方式。

通过IM软件散布诈骗信息是网络诈骗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一般用户对IM软件上好友发过来的信息警惕性不高。

关注“斗骗场” 保护自己的钱包
随着国内网民数量越来越大,网络骗子也必将随之增加,与此同时网络诈骗的方法也将越来越隐蔽。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俗话更是实话。

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事,所以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就得多个心眼儿了。

如果大家在以后遇到网络诈骗,请你告诉树树,让“斗骗场”曝光
这种骗局,避免更多的朋友上当受骗。

如果大家对一些网络诈骗无法判断,欢迎你和树树交流,让树树第一时间为你解除困惑。

“斗骗场”特别建议:
1.不要想着天上会掉馅饼,如果有一天真有一个“馅饼”,那肯定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2.通过各种渠道多收集和了解最新的诈骗方法,这样就能很快地识破骗子的花言巧语。

3.安装最新的安全软件,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分析发现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诈骗行为。

教你如何识别六种常见网络诈骗方式防止上当受骗
近期,在社会上相继出现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实施诈骗和通过网络电话、手机编造骗局,进行诈骗、敲诈的案件,给当事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有的损失巨大。

为了使群众利益免受不法侵害,公安武清分局发布警示信息,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范,警惕类似违法犯罪活动,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

第一:固定电话欠费诈骗
固定电话欠费诈骗,是一种新兴诈骗方式。

嫌疑人冒充电信或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利用任意改网络电话软件打电话给被害人,以受害人使用的固定电话欠费为引子,编造骗局。

先是称“你的固定电话欠费若干”,接着又告诉你欠费是因为你“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并说可以协助报警。

随后又利用网络电话把来电修改成相关单位的电话号码,接着就有冒充警察身份的人打进你留下的电话,说“涉嫌洗黑钱”,要冻结你所有账户,最后又让你“将银行账户做监管处理”……而你输入的所谓19位高级密码是骗子的银行卡号,输入的所谓安全码是你转账的金额,等你输完,这个金额就从你的银行卡转账到骗子的银行卡上使受害人上当受骗,遭受大量金钱损失。

用户接到该类异常语音通知后,不要拨打电话给此类号码,最好先咨询电信免费服务热线,或到就近的电信营业厅了解清楚电信费用缴纳情况,以免上当受骗。

切记:千万不要将个人资料、秘密、银行账号等信息告知对方,以免造成损失。

第二:网络电话短信中奖型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人们的趋财心理,以网络电话、手机短信中奖为诱饵,要求受害人先缴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相关费用进行电信诈骗。

第三:网购优惠型诈骗
利用受害人网购热情以及价格便宜的二手车、手机充值卡等为诱饵诱骗受害人。

第四:突发灾难型诈骗
嫌疑人冒充受害人子女的同学、朋友,以受害人子女在外突发车祸急需用钱为由,骗取受害人信任,实施诈骗的行为。

第五:人身威胁型敲诈
以受害人家属被绑架或者声称已经掌握受害人家庭住址相要挟,勒索财物,并通过提示受害人车辆或者人员特征使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实施电话诈骗。

第六:其他不同形式的电话诈骗
除上述几种典型的犯罪行为外,还有包括购车退税型、低息贷款型、纪念品推销型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电话诈骗、敲诈违法犯罪。

温馨提示
首先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这种来电或短信很可能是由目前网络上特别流行的任意改网络电话软件造成的。

要善于识别花言巧语所编织的各类圈套和陷阱,遇有情况及时挂断电话,不要回复手机短信,不给犯罪嫌疑人进一步设置圈套的机会;其次是筑牢心理防线,不贪任何小便宜。

第三要多学习了解银行卡的知识,保证自己银行卡资金的安全,绝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信息,更不能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最后,对于家人有人身安全的问题,要及时与朋友、家属进行沟通,核实真实情况,发现骗局漏洞。

万一上当受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