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修改稿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修改稿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表内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的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教学的。

例5通过旋转木马的实例,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并利用计算形如“3×3+2”的题目,知道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用连加、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同时通过利用图式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得计算顺序。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一)课前准备
1、开火车。

4×2= 2×3= 3×4= 5×2= 1×3= 2×2= 4×4=
3×3= 5×1= 3×5= 5×4= 5×5=
2、把下面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改写---------------------------
5+5+5+5改写---------------------------
3+3+3+3改写---------------------------
4+4+4+4+4改写---------------------------(为什么这个加法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那像4+4+4+4+3这样的式子呢,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生仔细观察。

师: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引导生回答如下问题:每盘分别有几个桃子?这五盘的桃子个数都相同吗?哪几盘的桃子个数是相同的?这四盘都有几个桃子?那一盘与这四盘个数不相同?第五盘有几个桃子?和前四盘相比,多了还是少了?少了几个?)
师:同学们能看出这么多的信息,你们真是太棒了。

再看看题目要我们求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桃子?)
师:那该怎样列式呢?(只要求列式,不用算出结果)
(三)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写在你的算术本上。

(老师巡堂去看学生做的情况)
2、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结果:
①3+3+3+3+1②3x4+1③3x5-2
3、全班交流解决为何可以这样列式
师:一个问题可以列出这么多种算式,那这些算式列出有没有理由呢?我们现在一起来讨论。

(让列②式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3x4是哪些桃子呢?,1呢?师:这样说,大家同意这个算式的列法吗?同意的话,说明这个算式是列得有道理的。

掌声表扬!
(像3x4+1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加算式。


(让列③式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3x5是哪里的桃子?,为什么要减2呢?师:这样说,大家同意这个算式的列法吗?同意的话,说明这个算式也是列得有道理的。

同样掌声表扬!
(像5x3-2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减算式。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板书:乘加、乘减)
师: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都看懂了吗?同学们真棒,像②、③这样的式子,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你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它们写出来,你们真了不起.4、重点分析②、③的意义:3×4+1就是求比4个3多1的数,3×5—2就是求比5个3少2的数。

5、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像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同学们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对同桌说一说算理。

(三)闯关游戏
师:乘加、乘减算式比连加算式来得简便,只要你看懂了图意,知道算法,便能很快地列出正确的算式了。

现在老师就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了,进入我们闯关游戏的第一关。

1、找朋友.课件出示左边4道乘加乘减算式,右边4道算式意义。

指名学生找出相对应的算式或意义。

当最后剩下2×5+3和比2个5少3的数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不是朋友,不是朋友,它们的朋友分别是什么.
2、摘苹果。

课件出示写有乘加乘减算式的苹果,学生随便选择算式计算,算对后,一点,苹果落下去。

3、我会想。

出示课本练习第4题图,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人?
(五)课堂总结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乘加乘减时,应注意什么?
(六)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3+3+1=13(个)(连加)
3×4+1=13(个)(乘加)
3×5-2=13(个)(乘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