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1期2009年2月高校辅导员学刊 心理与交往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3林晓(漳州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福建漳州363000)摘 要: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要以公寓社区寝室单元的和谐为根基,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日益突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可以从加强德育、强化管理和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5337(2009)0120050204 当今,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破坏了一直以来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交往原则,而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要以无数的公寓社区寝室单元的和谐为根基,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构建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对的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
大学生寝室是学生最为集中,滞留时间最长的社区,是学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递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阵地,但也是人际关系紧张的高危地带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
成都高校调查寝室人际关系现状,有60%的学生认为寝室里有自己最不喜欢的人,33%的学生认为寝室里的室友不能互相关心、相处不融洽。
现阶段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有以下几种表现:(一)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关系紧张在大学里,某些同学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相对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妒忌和猜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另一种情况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评奖评优以及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较敏感的学生有时也会因为无法分享利益而对别人获得利益耿耿于怀甚至产生妒忌心理,从而影响室友的和谐共处。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
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两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常会在一些观点上产生摩擦。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往往有一种优越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家庭贫困的同学内心又比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里这两类人很容易形成敌对的战线。
(三)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关系不和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有的同学极不注意个人卫生,随便吸烟,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袜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了冲马桶,集体卫生从不关心,坐享其成。
这些恶习有时候会引发舍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些同学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常常深夜点蜡烛看书、聊天、打电脑游戏等,这些在不恰当时间的活动行为侵犯了舍友的权利,有时就成为寝室人际关系不和的导火线。
(四)不合时宜的恋爱导致舍友感情疏远在大学里谈恋爱本来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协调恋爱、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那么谈恋爱也很3收稿日期:2008212203作者简介:林晓,女,漳州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辅导员,助理职业指导师。
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心理与交往 容易引起舍友关系的紧张,有些不自觉的同学总喜欢将寝室公用电话占为己有或者长时间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窝里煲“电话粥”,有些甚至无视他人的感受,把男女朋友带到宿舍留宿,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些过分亲昵的动作,在这种环境下,寝室人际关系激化在所难免。
(五)过分亲密导致的狭隘“依赖型”人际交往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过于亲密的交往会占用别人与他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导致对交往的厌烦。
在寝室生活中,有些同学独立性较差,过分依赖别人,学习、生活、业余消遣都要跟着别人,这种狭隘的“依赖型”人际交往,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久而久之,随着厌烦情绪的累积,矛盾也会逐步产生。
(六)小团体主义破坏寝室人际关系在部分寝室里,有些同学过于争强好胜,功利心和虚荣心太强,喜欢拉帮结派,在寝室里结成小集体、孤立其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我行我素,这种状况长期下去也很容易导致寝室气氛压抑沉闷,从而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
二、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大学生“寝室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同寝室几个人由于出身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天天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摩擦,这应该是正常的,但如果长期寝室矛盾激化则会影响同室友的学习及个性的发展,有些甚至会扭曲人的性格。
总的来说,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同寝室室友缺乏一种共处艺术。
在寝室生活中,许多同学都觉得自己是主人,过于强调自我个性,一味要求尊重自己的个性,不会求同存异,一味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更有些同学不懂得宽容,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因此如何正确地协调处理寝室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避免和减少人际冲突的有效措施。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日益加重,如果他们不能找到一个良好的环境和一些可信赖的倾诉对象及时进行心理调适,释放心中的消极情绪,化解一些不必要的压力,那么长期积压则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寝室生活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室友是每个大学生接触最多,沟通最频繁,也是在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人,因此寝室人际关系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有利于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从公共关系学角度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能为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宽松有利的环境。
寝室人际关系在整个大学人际关系中只是一个点,然而这个点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一个人在寝室生活中人际关系搞不好,那么他在整个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趋于困境。
事实证明,有些大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有利于加速大学生个人社会化进程从就业角度讲,大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面临人际关系的重建和适应。
如果他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合作,那么他的能力的发挥会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受到制约和影响。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相当重视团结合作的精神,一个人如果连寝室人际关系都搞不好,那么他团结合作的精神就无从谈起。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演练场,而寝室人际关系则是大学人际关系构建的关键点,所以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四)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是社会的人群集中地,和谐校园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人和因素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性因素,也是能动性因素,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而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人际关系构建的最基本的单元,只有先着力构建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才能带动建设和谐的寝室公15 心理与交往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寓社区,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三、以高校为平台,构建团结互助的和谐寝室人际关系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基地,应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为社会提供富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才,所以教育学生学会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最直接的寝室人际关系就成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当务之急,高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发挥高校综合优势,致力于构建团结互助之和谐寝室人际关系。
(一)确实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人生德为先,先立德后从事,即先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做事,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有效预防管理的重要手段,这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有道德认知而无道德行为的现象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及各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熟悉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让他们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团结互助,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高校要借助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这种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大力倡导建立一种以团结互助为鲜明特征的和谐寝室人际关系。
要以寝室区为主要教育阵地,倡导在“不同意见面前,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在困难面前,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荣誉面前,要相互谦让,他人为先;出现失误和挫折,要勇于内省,敢于承担”的优良品格,提倡“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感染一间寝室、带动一幢楼层、辐射整个寝室区的效果。
(三)加大对寝室区的管理力度,建设高品位的寝室文化区11从学校管理和教育角度看,要对寝室区实施宏观管理和微观调控并进的工作模式。
一方面要对整个寝室区有一个总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又要深入学生寝室一线,多了解一些细节问题,多关心和引导他们,使一些找不到合适释放方式的学生能及时化解心理压力,不因心理问题而造成性格扭曲,尽可能把寝室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其次,在寝室管理上,也可以试着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人安排在同一寝室混住,这样既可以让室友在专业上得到互补,又避免因利益冲突而造成寝室矛盾。
21从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品行的培养的角度看,应有意识地加大寝室文化建设力度,建设高品位的寝室文化区。
寝室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点和生长点,但现在很多高校只是把寝室当成监督学生日常生活的窗口,没有制定符合实际的寝室文化管理和建设规划,有的也只是日常规划。
只有以高品位的文化去占领这块教育阵地,才能真正使寝室文化扎根并逐步得到发展。
首先,要利用有利条件拓宽室友之间的沟通渠道,多开展类似寝室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等交流活动,通过沟通促进了解,增进友谊。
其次,室友间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美化家园活动、舍标设计、室友才艺比拼等,从而增强寝室的凝聚力,建立融洽的寝室人际关系。
(四)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使党团建设进公寓,真正起到基层辐射引导和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是高校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稳定进行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高校党团组织具备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教师教学管理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群体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代表学生利益,是学生最忠诚的信赖者。
高校应借助这支力量,以公寓寝室区为活动阵地,一方面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他们深入到各寝室中,了解各寝室的人际关系动态并及时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