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法讲义教材
• 国资委登记企业国有资产
•
占有、变动、注销
•
登记人、登记对象、违章处理、计算办法、
管理权限
产权交易
• 企业产权转让
• 存量资产流向重点产业、新兴产业 • 优化生产要素 • 购买、出售、兼并、拍卖
• 国资委负责管理
国有资产评估
• 对资产某一时点的价格进行评定估算
•
监督管理机构认为需要界定的
产权界定的基本原则
• “谁投资,谁拥有产权”
• “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 中央政府: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 • 地方政府:其他国有资产
产权登记
• 明确国家对哪些资产享有所有权
• 明确企业、单位对哪些资产享有经营权
• 财政部门登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
设立、变动、撤消
《国有资产法》
• 《国有资产法》是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 划确定的重点立法项目之一。
• 在新《公司法》和《物权法》出台以后, • 全国人大正在加快起草《国有资产法》
国有资产管理法内容
• 产权界定 • 产权登记 • 清产、核资 • 评估 • 交易 • 监督管理
新近有关法规
2006年修订了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制定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了有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规范性文件。 《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 制订了《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国有资产(广义上)
• 自然资源 • 企业国有资产(狭义上) • 行政和事业国有资产
中央企业国有资产
• 中央企业及下属子企业中,公司制企业 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2006年的64.2%
• 中央企业的重组户数已经由196户调整为 153户,
• 80%以上的国有资产已经集中在军工、 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 资源开发等关键领域。
• 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 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
• 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 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 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2006年典型央企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公司、 •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九户
主要职责
• 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 革和重组;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 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 国家享有的资产所有权 • 企业享有的经营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 背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企业投资构成多元化
•
国有资产流失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必须进行产权界定的情况
• 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单位
• 与外方合资、合作的
• 实行股份制改造、与其他企业联营
• 发生兼并心和主要内容 • 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
• 国有资产产权指国家财产所有权以及
•
与国家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 企业国有产权指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 •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权益 • 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产权界定
• 国家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归属 • 明确各类主体行使权利的范围和管理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