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全员培训教案编制人:2014年1月培训地点:培训教室培训教师:培训内容:矿井一通三防基础知识矿井一通三防基础知识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有三个:⑴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物质氧化、煤炭自燃、人的呼吸以及从煤岩层、采空区放出的沼气(CH4)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使氧含量降低,当氧含量下降较多时,人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严重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和窒息死亡。
⑵冲淡并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
煤矿井下通常要产生和放出大量沼气、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氧化氮、一氧化碳或硫化氢。
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矿尘,矿尘不仅危害人的健康,而且有些矿尘具有燃烧或爆炸性能。
⑶给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煤矿井下气候条件比较特殊,温度高湿度大,长期在这样条件下工作,不但效率低,而且危害人的健康。
什么是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是指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井巷联接关系、所用的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及通风设施的总称。
通风方法分为:压入式、抽出式、抽压混合式。
通风方式分为:中央式、对角式、中央对角混合式。
什么叫独立通风系统?它有何优点?《规程》对其有何规定?采区或采掘工作面的回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而不再进入其它采掘工作面或用风地点的通风系统,称为独立通风系统或分区通风系统。
优点:(1)、风路短、阻力小、漏风小,经济合理。
(2)、各用风地点能保持新鲜风流,作业环境好。
(3)、当一个采区、工作面或峒室发生灾变时,不至于影响或波及其它地点,较为安全可靠。
《规程》规定,“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布置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
还规定“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
什么叫进风巷、回风巷?进风分流所经过的巷道叫进风巷。
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进风用的巷道叫总进风巷;为几个采区进风用的巷道叫主进风巷;为一个采区进风用的巷道叫采区进风巷;为一个工作面进风用的巷道叫工作面进风巷。
回风分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回风巷。
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回风用的巷道叫总回风巷;为几个采区回风用的巷道叫主回风巷;为一个采区回风用的巷道叫采区回风巷;为一个工作面回风用的巷道叫工作面回风巷。
什么叫盲巷?盲巷有何危害?对盲巷管理有何要求?凡长度超过6米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盲巷内往往积存大量高浓度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是导致人员窒息、瓦斯燃爆事故的重大隐患。
对盲巷的管理要做到:(1)、井下应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盲巷。
(2)、与生产无关的废巷、旧巷,必须及时封闭。
(3)、临时或长期停工的独头巷道必须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当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必须在2小时内封闭完毕。
(4)、要对密闭坚持每周至少一次的定期检查。
什么叫扩散通风?扩散通风使用条件是什么?掘进巷道是否可采用扩散通风?利用矿井中空气的自然运动而对掘进工作面或峒室进行通风的方法叫扩散通风。
《规程》规定,如果峒室深度不超过6米,入口宽度不小于1.5米而无瓦斯用出时,可采用扩散通风。
《规程》规定,掘进巷道应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严禁采用扩散通风。
什么叫通风设施?矿井有哪些通风设施?为矿井安全生产,保证满足井下各需风点风量要求而设置的一系列通风构筑称为通风设施。
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风桥、密闭墙(挡风墙),临时设置的风障和导风筒、测风站、井下局部通风设施和矿井反风设施等。
临时密闭的质量标准?密闭设在顶帮良好,四周要掏槽,见硬帮硬底,与煤岩体接实。
密闭前5米内支护良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淤泥。
密闭四周接触严密,木板密闭采用鱼鳞式搭接,密闭面要用灰泥满抹或勾缝,不漏风。
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检查牌。
永久密闭的质量标准?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墙体厚度不小于0.5米。
密闭前无瓦斯积聚。
密闭前5米内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密闭前5米内支架完好,无片帮、冒顶。
密闭周围要掏槽,见硬帮硬底,与煤岩接实,并保留不小于0.1米的沿边。
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有自然发火的采空区密闭要设观测孔、措施孔、孔口封堵严密。
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说明牌和检查箱(入排风之间的挡风墙除外),墙面平整(1米内凹凸不平不大于10毫米,料石勾缝除外)。
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无空缝和重缝。
永久风门的质量标准?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不小于5米(受巷道限制不在此限),主要入排风巷道中风门要设反风门,其数量不少于两道。
风门能自动关闭,通车风门实现自动化或专人看守,矿井总回风和采区回风门系统的风门要装设闭锁装置,风门不能同时敞开。
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门底坎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和门框不歪扭。
风门墙垛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小于0.5米,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风门墙垛要掏槽,见硬帮硬底,与煤岩接实。
墙面平整(1米内凹凸不平不大于10毫米,料石勾缝除外)。
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无空缝和重缝。
风门水沟要设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车风门要设底坎,电缆孔和其它管道孔要堵严。
风门前后5米内支架完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矿内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沼气(CH4)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 )主要来源于爆破工作、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的自燃。
一氧化碳比重为0.97,无色无味无臭,微溶于水。
一氧化碳极毒,浓度达13~75%时有爆炸性。
由于一氧化碳与血色素亲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会阻碍氧与血色素结合,人体缺氧。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 。
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当一氧化碳浓度达0.0162%时,3小时无征兆或轻微头痛。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0.0481%时,2小时耳鸣、头痛、眩晕、心跳加速轻微。
轻微中毒。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0.128%时,0.5-1小时肌肉酸痛、四肢无力、呕吐、感觉迟钝,严重中毒。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0.4%时,0.5小时丧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以至死亡致命。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1.28%时,1~3分钟呼吸停止、死亡。
硫化氢( H2S )主要来源于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煤岩中放出。
H2S比重为1.19,无味、微甜、臭鸡蛋味、浓度为0.001%时即可嗅出,易溶于水。
H2S有强烈毒性,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粘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
浓度达4.3~46%时有爆炸性。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H2S 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66% 。
二氧化碳( CO2 )主要来源于煤岩中涌出、可燃物氧化、人员呼吸,爆破工作。
CO2比重为1.52,无色、无味、无臭、易溶于水。
CO2微毒,对呼吸有刺激作用。
肺部含量增加,使血液酸度变大,刺激呼吸中枢。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CO2浓度不得超过0.5% 。
沼气,矿井中的沼气是亿万年以前森林与沼泽中的古代植物,经过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经过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在成煤过程中,由于地热和厌氧菌的作用与煤同时产生的。
沼气的化学名称叫甲烷,分子表达式为CH4,比重为0.554,比空气轻,难溶于水,无毒,能够燃烧和爆炸。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中,沼气的浓度超过0.75%,必须采取措施处理;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沼气超过1.0%时,必须停止工作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氧化氮(NO2 )主要来源于爆破工作。
NO2比重为1.57,棕红色有刺激臭味。
极易溶于水。
NO2有强烈毒性,能和水结合成硝酸,对肺组织起破坏作用,造成肺浮肿,对眼、鼻、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NO2 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25% 。
发生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生窒息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缺氧。
产生缺氧的原因:一是在高沼气矿井或有煤(岩)和沼气(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中产生大量沼气或二氧化碳聚积,引起氧气含量相对减少;二是在低沼气矿井中通风不良的盲巷或采空中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增加,使氧含量相对下降;三是在封闭的火区中氧含量下降,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相对增加。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发生井下缺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巷道中氧气含量降低,人因缺氧呼吸困难而导致窒息。
下列地点易发生缺氧窒息事故:(1)长期不通风的巷道。
(2)采用局部通风的巷道临时停风后,不及时采取撤人措施。
(3)密闭(栅栏)附近,人员私自进入后。
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比重为1.11,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能助燃和供生物呼吸。
空气中氧浓度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最利于人们呼吸的氧浓度是20.96%,降到17%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但降到10-12%时,有生命危险。
所以《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得低于20%。
氮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为0.97,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
它能减弱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性,氮气对人体无害,但氮气增多氧气就相对减少,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
有害气体的检验方法:有害气体的检查方法很多,如取样化验法、检定管快速测定法、光干涉式瓦斯检定器、便携式数字检测仪等。
串联通风的概念:串联通风是指风流经用风地点或区域后,不排入排风系统,而进入另一个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串联通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同一采区,同一煤层上下相联的两个回采工作面、回采与掘进、掘进与掘进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不得超过一次。
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装有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在此种风流中,沼气或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其它有害气体也应符合要求。
在什么情况下不允许串联通风?对开采有瓦斯(二氧化碳)喷出或有煤(岩)与沼气(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层时,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对井下巷道中的风速有哪些要求?微风的危害:事故案例:如某矿一停掘头因机电设备故障造成局扇停风,停风后巷道内积存瓦斯达到5%以上。
恢复送风后开始排放瓦斯,在局扇风机处调节风量控制排放浓度,约一小时后检查全风压混合风流中瓦斯浓度降到了1%以下,检查人员进入巷内检查,边走边检查瓦斯情况,大约走了100米,巷道中上部瓦斯浓度在2%以上,在顶部呈一瓦斯层带,随后采取将风筒拆开逐段进行排放。
原因是此风机为2KW 的,供风量小、风速低,风流在巷道中呈层流状态流动,不能将顶部积存瓦斯充分希释带出。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局扇、风筒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集团公司十三项通风管理规定要求,局扇安装必须符合“4321”有关规定,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2)局扇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吸入风量必须小于全风压供风处的风量,以免发生循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