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A)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5*4=20)1、虚温——2、静力平衡——3、大气逆辐射——4、位温——5、梯度风——二、填空(12*2=24)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A 一周B 一个月C 一个季度D 一年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A 1/2B 1/3C 1/4D 1/5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A 6.6B 6.5C 5.6D 5.5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A O2B O3C H2OD CO2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 极地B 高纬度C 中纬度D 低纬度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A γB γdC γmD γAC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A 较大B 较小C 相同D 不确定8、热成风方向与之一致的是()A 等压线B 等高线C 等温线D 等变温线四、计算(2*8=16)1、若甲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100米,测得气压为998百帕,气温为3℃,邻近的乙气象站气压为990百帕,气温为1℃,求乙气象站的海拔高度?2、在700百帕等压面图上,在北纬30度处,相距1000公里二点的的高度差为50米位势,试问:①该处等压面坡度等于多少?②该处的地转风速为多少?五、作图说明(3*8=24)1、有温压场如图配置(实线代表等压线,虚线代表等温线),作出低层和高层的地转风T0T1P 0 P12、根据图中温压场分布,作出:①A、B、…各点风随高度的变化;②沿BD铅直剖面上的气压分布。

AB 冷高 DC3、分析图中P1P2等压面间气层的大气稳定度度状况和不稳定能量类型(AB为层结曲线,CD为状态曲线)。

P1 B DEP2 C A T《大气科学概论》试卷(B)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5*4=20)1、露点——2、太阳常数——3、大气效应——4、假相当位温——5、地转风——二、填空(12*2=24)1、地球系统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2、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

3、大气垂直方向的静力平衡是与大气重力相平衡。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

5、在干绝热过程中,保持不变。

6、当整层大气中正的不稳定能量多于负的不稳定能量时称为。

7、在北半球,科氏力的作用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

8、在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温度场左右。

9、垂直涡度的表达式是ζz= 。

10、近地面的三个纬向风带是极地东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

11、气团雾可以分为、蒸发雾和地方性雾。

12、冷云催化采用的方法是在云内播撒致冷剂或。

三、选择(8*2=16)1、下列大气成分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 CO2B CH4C N2OD O32、被称为“高空对流层”的是()A 平流层B 中层C 热层D 电离层3、均质大气的高度大约是()A 8千米B 9千米C 10千米D 11千米4、大气吸收的辐射主要来自于()A 太阳辐射B 地面辐射C 云辐射D 有效辐射5、气温日较差最明显的区域是()A 热带B 温带C 寒带D 极地6、能用于表示干空气稳定度的是()A TB θC γ D7、地转偏差在摩擦层的表现是使实际风()A 偏向高压B减速且偏向高压C偏向低压 D 减速且偏向低压8、人类排放气体污染物的最主要方式可能是()A 呼吸过程B 耕作过程C 燃烧过程D 放牧过程四、计算(2*8=16)1、某日登山活动中测得山脚、山顶的气压和温度分别为1000百帕,10℃和950百帕,5℃,试问山有多高(M)?2、700百帕和500百帕气层间的平均温度向东每100千米降低3 ,若是700百帕的地转风风向为SE,风速为20米/秒,试求500百帕上的地转风及风向(取地转参数f=10-4.s-1)五、问答(3*8=24)1、试用环流公式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2、什么是层结稳定度?对于干空气和饱和湿空气分别采用的判据是怎样的?3、根据图中温压场分布,作出:⑴A、B、C、D各点风随高度的变化;⑵沿BD铅直剖面上的气压分布。

AB 暖 D低C《天气学》试卷(A)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20)气团——气旋——大气环流——阻塞高压——切变线——二、填空(36)1.大气运动受到的真实作用力有、引力和摩擦力,由于地球转动产生的虚拟力有惯性离心力和。

2.按照水平尺度的大小,大气运动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和小尺度系统.3.北半球地面的三个纬向风带是、和东北信风带。

4.根据锋伸展的不同高度,可将锋分为:对流层锋、和。

5.有锋面时,探空曲线上应有存在,且上界湿度一般下界。

6.地面锋线处于气压场的中,附近风场具有切变,气流。

7.在暖锋前有暖平流,故有变压,在冷锋后有冷平流,故有变压。

8.温度平流的表达式为,当表达式的值为正时,表示有平流,气温沿风向。

一般而言,温度平流自地面向高空是逐渐的。

9.动力因子(涡度平流)使高空系统,地面系统;热力因子(冷暖平流)使高空系统,地面系统。

10.气旋可分为锋面气旋和,台风属于。

11.在天气图上辨别长波可以制作时间平均图、或。

12.根据长波移速公式C=U—β(L/2π)2,大气长波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西风越强,移速越;波长越长,移速越;纬度越高,移速越。

13.槽线沿变高(变压) 方向移动,移速与槽的深度成比。

14.冷空气从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西北路(中路)、东路、和。

15.外推法分为等速外推和,前者需要两个时次的观测资料,后者至少需要个时次的观测资料。

三、选择(24)1.锋面坡度与锋两侧温差成(1) 比,与平行于锋的两侧风速差成(2) 比,与锋附近平均温度成(3) 比。

当锋面自北向南移动时,坡度逐渐(4) 。

2.在稳定层结的大气中,有上升运动,自暖向冷一侧(5) 时,或有下沉运动,自暖向冷一侧(6)时,有锋生作用;非绝热加热自暖向冷一侧(7) ,有锋生作用。

3.在北半球地转参数f=2ωsinφ自南向北增大,当吹北风(槽后)时,有 (8) 地转涡度平流,使局地涡度 (9) ,位势高度 (10) ;当吹南风(槽前)时,有 (11) 地转涡度平流,使局地涡度 (12) ,位势高度 (13) ,故该项因子使得系统 (14) 移。

高空槽前脊后有 (15) 相对涡度平流,槽后脊前有 (16) 相对涡度平流,该项因子则使得系统 (17) 移。

4.当有水平辐散时,水平速度散度为(18) ,局地涡度(19) ,位势高度将(20) 。

5.地面低压一般位于高空槽(21) ,其上空为(22) 涡度平流,则该处位势高度应(23) ,上下气层间的厚度(24) ,为维持静力平衡,气层内的温度应(25) ,则在地面低压中心之上,必须有(26) 运动。

6.在高空槽区,冷平流使等压面高度(27) ,相对涡度(28) ,由于槽线上涡度平流较弱,故需有水平辐合来实现,由此导致等到压面以下气层的(29) 运动。

以上各题选项:(1)(2)(3)(8)(11)(15)(16)(18)(22) A 正 B 负(反)(4)(5)(6)(7)(9)(12)(19)(24)(28) C 增大(强) D 减小(弱)(10)(13)(20) (23)(25)(26)(27)(29) E 上升F下降(沉)(14)(17)(21) G 东(前) H 西(后)7.以下将要发展的槽的形式是()A 辐合对称B 辐散对称C 不对称辐合D 不对称辐散8.以下有利于锋生的空气水平运动是()A B C Dθ 1 θ 2 θ 3 θ 1 θ 2 θ 3 θ 1 θ 2 θ 3 θ 1 θ 2 θ3四、综合(30)1.试述锋面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模式2.试对以下系统铅直剖面的垂直运动和上下层的水平散度作出图示说明槽线脊线10km5km 无辐散层G D3.青藏高原对越过高原的槽脊的移动速度影响如何?4.影响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有哪些?5.江淮梅雨有哪些主要气候特征?《天气学》试卷(B)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20)锋——反气旋——西风指数——行星锋区——梅雨——二、填空(36)1.大气重力是地心引力和的合成。

2.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和。

3.北半球地面的四个纬向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4.锋附近风随高度的变化有明显特征,有冷锋时风向随高度转变,有暖锋时则转变。

5.气旋中心沿变压方向移动,移速与气旋强度成比;反气旋中心沿变压方向移动,移速与反气旋强度成比。

6.冷空气从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西北路(中路)、东路、和。

7.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以归为三个大类型:小槽发展型、和。

8.凡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其中又分为暴雨、和三个量级。

9.一个叫做一个雷暴单体,每个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大致可分为发展、和三个阶段。

10.对流性天气的常见触发机制有:系统性上升运动;和 .11.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可分为:西移路径、和三种类型。

12.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夏季起作用和冬季起作用。

13.由于高原的侧向摩擦作用,使得高原北侧多系统而南侧多系统。

14.热带季风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盛行季风,夏季盛行季风;副热带季风区则冬季在北纬30度以北盛行季风,以南盛行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或季风。

15.高空急流中心最大风速在对流层的上部必须大于或等于米/秒,冬季急流的强度比夏季偏。

三、选择(24)1.当有水平辐合时,水平速度散度为(1) ,局地涡度(2) ,位势高度将(3) 。

2.在稳定层结的大气中,有上升运动,自暖向冷一侧(4) 时,或有下沉运动,自暖向冷一侧(5)时,有锋消作用;非绝热加热自暖向冷一侧(6) ,有锋消作用。

3.地面高压一般位于高空槽(7) ,其上空为(8) 涡度平流,则该处位势高度应(9) ,上下气层间的厚度(10) ,为维持静力平衡,气层内的温度应(11) ,则在地面高压中心之上,必须有(12) 运动。

4.在高空脊区,暖平流使等压面高度(13) ,相对涡度(14) ,由于脊线上涡度平流较弱,故需有水平辐散来实现,由此导致等到压面以下气层的(15) 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