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示语的翻译

公示语的翻译

公示语的翻译柳满(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制药)摘要:社会用语是指为公众广泛而频繁地用于各种公众场合的用语,承担着多种社会交际任务,可依据其使用场合和媒体、使用者公众形式和完成的交际任务等分类。

公示语就是社会用语的一种类型。

本文主要就功能、基本特征、翻译问题、基本原则与方法几个方面浅谈公示语的翻译。

关键词:公示语的功能基本特征翻译问题基本原则公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观看、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

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街头的路牌、广告牌、路标、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用寥寥文字、简明易解的图标或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等方式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1.公示语的功能在我们分析公共牌示的功能之前,有必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文本类型。

主要是根据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塔琳娜莱思(K.Reiss)所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进行划分,即:信息型(informat ive),表情型(expressive),感染型(Appellative)。

因而可知公示语具有以下四种功能: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

1.1指示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服务,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

指示性公示语具有静态性。

如Informa ion问询服务、Car Rental租车服务、Travel Service旅游服务、Take Away外卖服务等。

1.2提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仅起提示作用,但用途广泛,如:Reserved 预留席位、Sterilized已消毒、Wet Paint油漆未干、Full Booked客满、Sold Out 售完、Ex plosive易爆物品、Blood Donation献血处、CCTV in Operation闭路电视监控区等。

1.3限制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如:Give Way让路、Ticket Only凭票入场、60km/h(限速)60公里/小时、Handicapped Only残疾人通道、Stand in Line站队等候等。

1.4强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语言应用直白、强硬、没有商量余地,如:No Smoking严禁吸烟、No Overtaking On Bridge桥上严禁超车、No Minors A-l lowed儿童严禁入内、Police Line Do Not Pass警戒线勿超越、Don.t Walk禁止通行等。

2.公示语的基本特征汉语标示语多使用祈使句,简洁又凝练;英语标示语较多地使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委婉而间接,这是英汉标示语的第一大区别。

汉语重意合,语法多柔性。

而英语重形合,语法多刚性既考虑语义,又顾及形式上的呼应,往往具有严谨、精确、具体的特点,注重客体思维,从而形成了英语较多地使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语气较为委婉、间接。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叙述呈动态。

这是英汉标示语的另一大区别。

潘文国在汉英语对比纲要的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这一章节中指出,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占优势;汉语理论上以名词为中心,而实际上动词占有一定优势。

3.公示语的翻译问题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学金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公示语的翻译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3.1信息的篡改与丢失公示语的双语化是大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必然。

但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发现公示语的翻译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信息的丢失与篡改。

下面将结合几个公示语英译的实例分析公语译文中的信息是如何篡改和丢失的。

“宾客止步”是娱乐场所里很常见的公示语,译文有“Guest go no further”这些译文不仅将原文的信息丢失了,而且很容易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

倪传斌、刘治谈到:“笔者在给一群美国朋友当翻译时,曾闹过这样一个笑话:参观结束后,有几位朋友迟迟未到,派人去找,结果他们在一块-Passengers,Stop here!.的标记语牌旁等我们。

”3.2语言的失当与错误译者的语言功底不扎实,翻译时难免就会出差错,很多公示语译文就存在着语言的失当问题。

如武汉轻工大学60周年校庆时,有校友捐赠了孔子雕像,其背后有对捐赠人的英语介绍“Zhu Chongshu,graduate from this university in1966.”graduate一词是语法误用,应用其过去分词形式。

3.3语言礼貌锐变在汉语标识用语中,直接明晰的禁止类表述一般情况都是可以接受的,例如“闲人莫人”、“禁止抽烟”等在人们看来并不十分刺耳或刺眼。

然而,一旦将它们译为英语,我们则需要考虑是否具有对等的接受程度。

根据英语国家的语用原则,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

过于直露的、强加性的禁止用语不是很受欢迎。

我们知道,公园里的绿地是不许践踏的,而我们经常看到与之相伴的往往都是诸如D o n’t tr e a d o n g r a s s的译文。

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植物园里,草坪上的警告性文字是Please give m e a chance to grow。

显然后一种公示语则更有感染力且含蓄。

3.4译文刻板不够贴切和地道比如武汉洪山广场上的垃圾分类回收箱,“不可回收”箱上译成了Unable Recovery,可译为N o n一recyclables only;“可回收”箱上的译文是A r a b le R e c o v e r y,可译为Recyclables only。

4.公示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与要求4.1简洁标记语书写在空间有限的布告牌或招贴上,它的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具有临时性(路过时或使用物品时投以一瞥)。

因此,译文表达上的简洁就成了标记语英译时最基本的原则。

例如:利刀伤人这是剃须刀刀片上提示人们注意锋利刀片划伤手的标记语。

有人译为:Blade is sharp,take care of your hand!其实,只需说明刀片锋利即可,而且小小的刀片上写出上述译文确实显得有些拥挤和繁琐,故改译为:Sharp shade!4.2明了标记语的读者是对标记语不需任何职业或专业训练就能理解的普通人。

读时费解,读而不懂,起不到标记语应有的作用。

让普通读者一看就明了是标记语英译时最主要的原则。

例如:严禁客货混装。

如把这一标记语不加任何调整地直译为:Don't put passengers and cargoes together!。

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到底是指旅客不能同所带货物一起前往目的地呢?还是在车上旅客不能同所带货物放在一起?为了避免误解,英译时,可过滤掉这些约定俗成的成分而改译为:No passengers on trucks!4.3语气得当英译时,应首先把握好汉语的语气,才能在译语中加以充分体现,这也是标记语英译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原则。

4.4规范化在标记语的英译过程中还应注意译文的规范化。

所谓译文的规范化是指:译文与英语的通用标记语的表达法应该一致,而且有些已制定国际标准的行业应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例:紧急出口该标记语表示在紧急情况下从建筑物内安全出疏散的口,但国内所有表示出口的标记语几乎均译为:Ex it!,其实,有些口并不是用于紧急疏散的,有些根本就只是一个出口而已。

根据国际标准ISO 7001-AD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规定:不属紧急出口的出口应标记为:Way out 而不是Exit。

对于有些行业,比如旅游、公共交通、园林、建筑和出版的标记语尤其应该按国际标准规范化。

另外,在翻译中还应注意词汇、结构、语法、汉语与英语间的文化差异等,应采取去烦从简、遵从习惯、程式化套译、反面着笔等技巧,注意公示语的形式美、内容美、音韵美以求翻译的精准、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美感且适用。

5.总结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因而,翻译公示语此类社会用语时只强调译文的忠实性并不能使交际有效的进行。

公示语短小精悍却有着丰富的信息、语境因素,不同的语用原则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加大了语用意义翻译的难度。

从事翻译工作者应了解公示语的功能、特征、翻译的原则与技巧,充分了解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以便更好的进行翻译工作。

而对于非翻译工作中,应广泛发表意见,不断改进英语公示语,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目前,国内标示语翻译中大量的语用、言失误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注意,国际上关于公共场所标识的翻译已有一套通行做法,所以一定要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认真仔细的进行推敲,准确的翻译否则,英文标示语不仅不能起到起作用,反倒会闹笑话,在对外宣传中有损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1.简析社会用语的特征_王建华2.澳门公共牌示语言及其翻译研究_张美芳3.标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_陈淑莹4.公示语的汉英翻译_吕和发5.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_贺学耘6.社会用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_调查与分析_张新红7.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_倪传斌8.标志用语汉英翻译的基本要求_陈建平9.坚持_外宣三贴近_原则_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_黄友义10.新思维英汉互译教程张万防张亮平翟长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