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首句: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出风之狂暴。
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
三四句:直抒胸臆,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欲哭泪先流。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但,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
“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望江南》课堂实录出示幻灯:课文《望江南》师:文中的主人公在干吗?生:在等待爱人师:爱人等到了吗生:没有师:那么她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孤独,寂寞,失望师:好,说的很好,那么我们就带着自己的认识大声地自由地读三遍读后——师: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期望,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在梳洗——师:50多个同学会有50多个画面,我们写一下画面教师巡视,指导——生: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在清晨坐在窗前,精心打扮(实物投影)师:有人愿意修改吗?生:“清晨”这里要修改一下,因为没有意境师;这次梳洗比以前的时候都要早吗?这是怎样的一个清晨?生: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生:是一个晓雾将歇,启明星打开的早晨……生:在凌晨的前后生:月夜朦胧,江水还在悠悠地泛着月光生:惨淡的白色,别人还在睡梦中教师用红笔在投影里将“清晨”俩字划上了红笔,然后问,还有要修改的吗?生:我要梳洗一下等待丈夫回来师:还有吗?关于丈夫她会怎么想?生:等了那么久,还是希望有个全心的面目出现,可惜现在的是一个憔悴的我师:你很敏感,文学就需要你这样的一颗敏感的心师:我们再看看刚才的‘怎样打扮’生:她抹上胭脂,点上绛唇,梳理青丝三千……那青丝等人来绾,她向天边望去……师:你特棒,……那青丝三千也是三千烦恼?从哪里来的?生:从李白的诗歌里来的师:你太厉害,表达能力很好,别的同学还有吗?还会怎么打扮呢?生:挑上另一件华服,细细抚平那褶皱,走到江边,看着江水东去……师:这简直就是小说……下面,我们挑一个细节,细细地写下来,从(清晨,打扮,心声)三个方面挑一个……三分钟后师:选择早晨背景写作的野马?上来展示一下生:杨柳飘舞,愁绪亦在随风飘舞,天上还是惨淡的白,草上布着朦胧的霜,不知天上挂的那轮淡月,是否知道那女子的心,风吧!带来了几缕凉意,吹落了……师:你写的很有节奏感……风吧!名词活用做了动词生:女子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如愁绪般的丝丝缕缕的青丝三千,女子扑上粉,抹上胭脂,知识没有人为她点上那一抹绛唇,无血色的脸上终有了颜色,她手执了一只金步摇……师叫学生点评了一下,然后师:写得好,点评的也好写心声的也要展示一下生:她想,丈夫远出这么久,他会回来吗?师:恩,你还没有写好,继续生:用桃木梳细细梳过及腰的长发,丝丝从指间滑过,直到指尖泛白,放开,莫郎……我难道终不及你身边的阿娇?师以及全场鼓掌教师将以上三个写的比较好的东西的作品合起来朗诵一遍——(稍稍做了修改)师:你们都睁大了眼睛,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吗?生:有淡淡地哀愁,……的忧愁生:动作描写,梳妆打扮上加了细节环境,动作,心理都作了刻画师:我们平时喜欢写大而空洞的东西,比方说“清晨”……我们要细节背景出示幻灯——舍大取小绘细节师:剩下的几句诗中还有画面,我们就挑其中一句写吧,最难写的“肠断白萍洲”就留给老师吧……幻灯——配背景写动作听心声同时教师立即就在电脑上即兴写了起来——生……师:你笔下的女子的哀愁,除了一江春水没有人能理解生:女子拂袖走过窗前……江上点点白帆都是匆匆的过客,没有一个是我的归人……师:很有音乐感……生:你在江上凝望着,一艘艘的船过去了,一只没有,两只没有,三只也没有,没有,没有,思念,希望一点点减少……继续展示师:有没有写斜晖脉脉的?生:船只……希望落空……落日本无意,流水也无情……师:我们班真是卧龙藏虎,……老师都不敢给你们看了,你们还要看吗?生一齐:要师:那老师只好献丑了……屏幕展示:江水茫茫,一块孤零零的小洲在烟波浩淼的江面上飘荡着,如一株无根的浮萍无处归宿,小洲上不知名的荒草失却了青绿的颜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只离群的孤雁扑啦啦从青草中飞起,发出一声悲鸣,是呼唤?还是哀叹?如血的残阳映照着江面,风夹带的晚露荡漾着,荡漾着,也一定漾进爱人湿漉漉的心……师总结完毕,说:老师送你们几句话(面对作文这座高山(幻灯显示)我们可以仰望但决不跪拜那么,试着换一种简单的方法风景会这边独好《武陵春》教学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一、导入新课初次见面,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
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二、朗诵文本,体会情感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能否邀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老师,模仿老师的节奏语气语调,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从同学轻轻的跟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词的节奏美了,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
(自由朗读)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遍。
(一名学生朗读),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愁”(板书)同学们通过反复的吟诵,已经能够体会词人的愁情了,我们不妨让前后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单位,用你们认为可行的组合,和最能渲染愁情的方式演绎《武陵春》。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比如推选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跟刚才朗诵的同学比一比,;可以用齐读的方法加重愁的浓度;也可以借鉴音乐上双声部的唱法,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当然充满智慧的同学也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展示。
(学生自由组合,朗读)抽取2-3组三、品味语言1、我们的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机智,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那么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
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能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对夫妇的婚姻生活么?[幸福美满,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同道合、、、、、、]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2、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想起曾相亲强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
可有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划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女生朗读]问:相似点在哪里?[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
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齐读上阙4、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往下阙关照,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男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闻说什么意思?---——听说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
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
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请女生读前两句,最后一句齐读。
5、请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齐读)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
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