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题库————————————————————————————————作者:————————————————————————————————日期:单项选择题(50分)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任务难度B.努力C.机遇D.能力本题得分:0第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伍德B.希金斯C.费斯汀格D.罗森塔尔本题得分:0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任务难度B.努力C.机遇D.能力本题得分:0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不包括()。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A.个体的内部标准B.个体所处的场合C.个体的交往对象D.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本题得分:0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双向性B.整体性C.易出偏差性D.选择性本题得分:0第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三度归因理论是由( ) 提出来的。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库利B.凯利C.维纳D.海德本题得分:0第7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刻版印象D.首因效应本题得分:0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宽大效应本题得分:0第9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DA.任务难度B.努力C.运气D.能力本题得分:0第10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 )会影响社会认知。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A.情感状态B.经验C.需要D.价值观念本题得分:0多项选择题(50分)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D,EA.开放效应B.近因效应C.宽大效应D.晕轮效应E.首因效应本题得分:0第1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EA.理想的自我B.社会自我C.生理自我D.应该的自我E.心理自我本题得分:0第13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EA.物—人分化B.自我的词的掌握C.人—我分化D.个体与他人的互动E.物—我分化本题得分:0第1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C,D,EA.选择性B.多元性C.整体性D.双向性E.易出偏差性本题得分:0第1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C,DA.行动产生的环境B.行动的原因C.行动者知觉的对象D.行动者E.行动的结果本题得分:0第1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C,D,EA.社会比较B.自我评价C.他人的态度与反应D.重要他人的评价E.个体的行为与表现本题得分:0第1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B,DA.向下比较B.向上比较C.横向比较D.相似比较E.纵向比较本题得分:0第18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DA.认知者的能力B.认知者的情感状态C.认知者的经验D.认知者的需要E.认知者的学历本题得分:0第1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DA.亲身经验B.他人告知C.查看资料D.社会学习E.模拟实验本题得分:0第2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E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理想的自我D.心理自我E.应该的自我本题得分:0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D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宽大效应D.首因效应本题得分:0第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 )进行比较。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A.与自己类似的人B.比自己差的人C.自己不熟悉的人D.比自己强的人本题得分:0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三度归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库利B.维纳C.凯利D.海德本题得分:0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A.皮克马利翁效应B.光环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本题得分:0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机遇B.能力C.任务难度D.努力本题得分:0第6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 )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意识B.自我C.自尊D.态度本题得分:0第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机遇B.努力C.任务难度D.能力本题得分:0第8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DA.首因效应B.宽大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本题得分:0第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本题得分:0第1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应该自我B.心理自我C.实际自我D.理想自我本题得分:0多项选择题(50分)第1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D,EA.行动的原因B.行动产生的环境C.行动的结果D.行动者E.行动者知觉的对象本题得分:0第1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D,EA.开放效应B.宽大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E.首因效应本题得分:0第1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D,EA.社会自我B.应该的自我C.理想的自我D.生理自我E.心理自我本题得分:0第1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D,EA.他人告知B.模拟实验C.查看资料D.社会学习E.亲身经验本题得分:0第1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D,EA.自我评价B.他人的态度与反应C.社会比较D.重要他人的评价E.个体的行为与表现本题得分:0第1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D,EA.多元性B.选择性C.整体性D.双向性E.易出偏差性本题得分:0第1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C,DA.向上比较B.纵向比较C.相似比较D.向下比较E.横向比较本题得分:0第1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 )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C,DA.动作表情B.身段表情C.面部表情D.言语表情E.眼神表情本题得分:0第19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D,EA.物—我分化B.个体与他人的互动C.物—人分化D.人—我分化E.自我的词的掌握本题得分:0第20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D,EA.认知者的需要B.认知者的学历C.认知者的能力D.认知者的经验E.认知者的情感状态本题得分:0标示说明第1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DA.应该自我B.实际自我C.理想自我D.心理自我本题得分:0第2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宽大效应D.近因效应本题得分:0第3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进行比较。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自己不熟悉的人B.与自己类似的人C.比自己强的人D.比自己差的人本题得分:0第4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A.宽大效应B.首因效应C.刻版印象D.晕轮效应本题得分:0第5题(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会影响社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