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试题 2

社会心理学试题 2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A.行动人群
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
D.松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合作者
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
D.直接沟通
E.行为配合
25.身势语主要有()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A.孙本文
B.埃尔伍德
C.时蓉华
D.吴江霖
E.G钒露?ㄌ
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的影响
A.社会学
B.民族学
C.心理学
D.语言学
E.人类学
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A.情感
B.认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31.归因
32.团体内聚力
33.民族社会化
34.刻板印象
35.角色冲突
36.拟态环境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简述从众心理及其产生的原因。

38.简述竞争与冲突的区别
39.简述P-O-X模型。

40.简述挫折及其容忍的原因。

41.简述领导人的影响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42.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对策,试联系实际说明。

43.从理论上分析聚集行为的产生和条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4)
2.(3)
3.(2)
4.(1)
5.(2)
6.(2)
7.(2)
8.(1)
9.(4)10.(2)11.(1)12.(2)13.(2)14.(1)15.(4)
16.(4)17.(1)18.(1)19.(4)20.(3)
二、多项选择题:
21.(2)(3)(5)22.(2)(3)(4)23.(1)(2)(3)(5)24.(1)(3)(5)
25.(1)(2)(5)26.(3)(4)(5)27.(1)(3)28.(4)(5)
29.(1)(2)(5)30.(1)(2)(5)
三、概念题;
3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32.团体内聚力指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团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及其满意程度。

33.民族社会化个体学习与接受本民族的习惯、风俗与传统,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责任感的过程。

34.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35.角色冲突指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同一个人身上所引起的内心矛盾。

36.拟态环境指由社会舆论所制造的环境。

四、简述题;
37.①个人因团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态度、判断与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内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叫从众。

(1分)
②从众心理的发生主要同以下五个因素有关:
A.团体压力(1分)
B.规范一致(1分)
C.地位差距(1分)
D.凝聚力(1分)
E.个性(1分)
38.①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抑、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

竞争则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3分)
②竞争与冲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共3分)
A.冲突直接以对方为目标,而竞争是同一个目标。

(1分)
B.冲突双方的目标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1分)
C.冲突在形式上较竞争更为激烈。

(1分)
39.①海德的P-O-X模型也叫平衡理论;其中,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 是P与O之间的第三个人、物或事;(2分)
②平衡状态:三者全为肯定,或二者为否定,一者为肯定;(1分)
③不平衡状态:三者全为否定,或二者为肯定,一者为否定;(1分)
④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人们就会改变对O或X的态度获得新的平衡。

(2分)
40.①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消极情绪状态;(2分)
②对挫折的忍受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4分)
A.政治思想因素;
B.生理因素;
C.遭受挫折的准备;
D.对挫折的思想准备。

41.①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2分)
②影响力可以分为强制性和自然性两种。

(2分)
③影响力的心理效果(服从感、敬畏感、敬重感、敬爱感、敬佩感、信赖感、亲密感七种,写出四种以上即可)。

(2分)
五、论述题:
42.①逆反心理定义:是一种反从众心理,指在一定条件下接受信息的人产生相反的意思与愿望的心理。

(3分)
②产生逆反心理的四大因素。

(4分)
③举例合适(4分)
43.①人们在直接或间接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组织的社会行为叫聚集行为。

(2分)
②聚集行为的四大特征: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性和短暂性。

(每个0.5分,共2分)
③聚集行为产生的6种条件:(每个0.5分,共3分)
A.环境条件
B.结构性压力
C.诱发因答
D.宣传鼓动者
E.普遍情绪的产生
F.社会控制减弱
④聚集行为的理论分析四种。

(4分)
A.价值累加理论
B.还原理论
C.匿名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