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 第1讲 第1课时

专题1 第1讲 第1课时


第1课时 地球仪及地图三要素
思维导图
课堂·考点检测
课前·学情调研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堂·考点检测
-6-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是两极 稍扁 、 赤道 略鼓 的椭球体。
课前·学情调研
课堂·考点检测
-7-


2.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图示
形状 特 点 方向
长度 关系


课前·学情调研
课堂·考点检测
-11-
经度
纬度
其他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
个经线圈,两者东西经度相 反,经度和是 180°。已知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 一条经线的度数为 X,那么 看 北极星 的仰角, 南半球 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 看不到北极星 的度数 Y= 180°-X (X、Y 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37-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4.定最短距离(航线、航向) 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地的球面大圆的劣 弧段(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1)可以利用现成大圆,如经线圈、赤道、晨昏圈。处于不同经线 但位于同一经线圈的两点间的最短航线须经过两极点中的一个(如 下图B)。赤道上的两点,沿赤道向正东或正西走劣弧即可(如下图 A)。晨昏圈上的两点,其最短航线就是沿晨昏线走劣弧(如下图C)。
经度
课前·学情调研
课堂·考点检测
-9-
纬度
图示
划分
分布 规律
从 本初子午线 向东、向西各分 从 赤道 向南、向北
180°
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 越大 度的度数越向西 越大
各分 90°
,西经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 越大 ,南纬的度数越
向南 越大


课前·学情调研
课堂·考点检测
-10-
划分 半球
特殊 经纬 度
经度
课堂·考点检测
-22-
(3)特殊条件下经纬度数值的判断 ①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值即该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也就是北极 星的地平高度。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 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 经不同)。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3-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17-
方法提升经纬网的判读 1.经线、纬线判断 (1)侧视图——经纬线呈直线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18-
(2)俯视图——纬线呈弧线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19-
2.确定经纬度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①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经纬网的应用 【典题示例】 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图1)和希腊的锡拉岛(图2) 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6-
(1)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 (2)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 A.一直向西北 B.一直向东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 (3)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 A.7 000千米 B.11 000千米 C.13 600千米D.16 000千米 答案 (1)B (2)C (3)C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16-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1)与乙点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甲点和乙点互为对跖点,则乙点经纬度为 (30°N,135°W)。图示四点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 (40°S,170°W)、③(0°,45°W)、④(30°N,135°W)。第(2)题,东西半球 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①点位于20°W以东、 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 界,②点位于中纬度;③点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④点纬度为 30°N,位于北温带。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35-
①在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上图 中 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 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在纬线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上图中 AC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34-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需要 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来判断方向。如甲在乙的什么方 向可以通过下面转绘来判断。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定距离和范围 (1)定距离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课堂·考点检测
考点指引
节次 地球 地图
考试内容
1.地球及地球 仪 2.经纬网及应 用
3.地图三要素 4.等高线地形 图及判读
考试要求 无 无
名师解读
地球与地图是地理的基本 工具:常运用于区域图中 地球运动的相关计算,区 域图中气候类型的判断, 区域图中地形特点及对气 候成因的影响等
4.经纬网的意义 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定范围。
课前·学情调研


二、地图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课堂·考点检测
-12-
②表示形式
③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就 越小 , 但反映的内容越 详细 ,精确度越高。


(2)方向
课前·学情调研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0-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②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1-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①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纬度为北纬(如图1);若自转方向呈 顺时针,纬度为南纬(如图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知识回归经纬网的应用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8-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9-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1.定位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①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 确定出经纬度。如上图中A点为(23.5°N,70°E),B点为 (23.5°N,135°W),C点为(66.5°S,45°W)。 ②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地理 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 等。
半圆
指示 南北 方向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所有经线都相交 于南、北两极
圆 指示 东西 方向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课前·学情调研
课堂·考点检测
-8-
特别提醒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3.经度与纬度
课堂·考点检测
-13-


课前·学情调研
课堂·考点检测
-14-
(3)图例和注记 珠穆朗玛峰8 844.43米中“ ”属于 图例 ,“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米”为注记。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1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经纬网的判读 【典题示例】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 对跖点。已知甲点(30°S,45°E)和乙点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③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 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D点(40°S,160°E)关于地心对 称。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24-
(5)根据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经纬度。 (6)根据气候类型分布、洋流分布、自然带分布来确定大致纬度。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38-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没有现成大圆,作大圆劣弧。①北半球两点的大圆劣弧如下图 所示,应是向高纬(或者向极点)弯曲,所以若从E到F,则走向为东 北—东—东南,若从F向E,则走向为西北—西—西南;②南半球的大 圆劣弧也应向高纬弯曲,如下图中从G到H,则走向为东南—东—东 北,从H到G,则走向为西南—西—西北。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30-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
(4)确定区域位置 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 等区域。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考点检测
-31-
2.定向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 依据经线定南北→依据纬线定东西→综合定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 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