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区别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混淆不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德育。
许多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都莫衷一是,含混不清。
这样不仅导致了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难以勘界,理论纠纷不断,实践指导不利,进而使学科之间难以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影响了学科建设,同时造成基础教育工作中出现漏洞。
理清两者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就两者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列举了出现混淆的原因以及两者混淆后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关系
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德育,这是因为大家对这两个概念认识不清楚,将自己的定义对两者进行理解对比,使两者间的关系变得模糊,许多人就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德育,或者两者有包含关系。
从理论上的认识不清楚就必然带来实际上的困惑,许多做类似方面工作的人常常容易将二者混淆,以致使得两个学科间有了不清不白的划分,这样也就导致了学科之间学术交流出现了瓶颈与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相关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最重要的是影响两者所发生的效果,影响。
这样一来对我们国家,甚至社会来讲都是一大问题。
那么搞清楚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重要,对相应的理论研究造成影响,对于基础性工作的问题,不仅要慎重,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他们
进行明确得勘界也成了基础工作中的必然,这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的需要。
一、概念划分,勘定界限
从阶级社会这个领域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是他出现的时间却比较晚,他只出现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后,在现实教育中,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他的地位与作用才体现出来,最早完整得提出来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成为高校的专业是在1987年教委颁布的《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科目录》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正式首次列入本科专业的目录,专业代码为0804,他的研究对象是思政教育的现象及其运行的规律。
对人们思想产生影响,同时强调政治,是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思想武器。
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一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身,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由当时的“政治工作”衍生而来。
他包括思想教育与政治引导,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中起到一个宣传作用,在革命行动中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与政治熏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从而引导人民的思想意识发生改变转移,使革命工作能更加顺利得进行。
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沿用至今,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
到了现在,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更加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成为了一种新时期下的一种常规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实质是为政治服务
的意识形态教育,其核心是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其特点是政治性和阶级性,服务于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
德育究其源,在人类教育历史上出现得很早,我国古代就有德育教育一说,只是”德育”是一个舶来词,源于西方,在20世纪初才传入我国,在这之前英国学者将德育划分到了教育体系中,使德育成了一个普遍的学术用语。
德育传到我国后教育家蔡元培又将其扩大纳入到了“五育”之中,并提出“五育并举”。
他属于教育学学科门类下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专业代码为040104,其研究对象是学校道德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教育历史上这段时期正式开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范围很广,几乎是涵盖了大部分的教育内容,这样带来了诸多的弊端,比如使德育的概念抽象化,不能确切得对德育进行定义,使人们无法在一个同等语境下对德育进行一个完全的界定,德育的内容增多,使德育工作负担过重以致无法完全顺利开展,由此使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培养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变得模糊,空洞,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
于此,近年来许多学者,教育界人士提出对德育这一概念必须提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认识,避免由于太空洞而失去了其教育的根本意义,于是大家将许多前面定义的德育进行了分解,如法制教育,这一本属于政治教育领域的教育搬回了原处;如思想教育,这与德育没有太大联系的教育实体也离开了德育的大家庭等等诸如此类。
这样一来就是德育变得具体化,更加浅显易懂,使德育工作更能彻底得进行,比如
德育中保留下来的心理教育,青春期的教育,性知识的教育等这些教育领域中涉及价值教育的部分才归属于德育范畴。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也就彻底划清了界限。
我们要明确得将两者区分开来。
二、寻根究底,混淆缘由
我国古代教育中对德育的划分与理解显得很雍容复杂,感觉德育就是包罗万象,他涵盖了整个传统教育系统,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顺理成章得被包罗进去,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划分不够清晰,二者的教育内容又相互交织,教育学生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观,道德观,政治观等融为一体,这就更难使传统意义上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
所以大家经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德育。
传统教育上强调道德政治化与政治道德化,人们常常将道德与政治融为一体,使二者相互关联,相处支持,相互促进,古代也经常讲“以德治天下”,又将我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一个范本。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使我们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德育便融为了一体。
这样就使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样不同意义上的概念偷换成了德育,这也就造就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混为一谈。
这在现代教育中将个体政治社会化与将德育社会个体化成为了一个相
互混淆,从而导致了教育上的诸多弊端。
三、细节把握,混淆影响
从教育跟政治经济的关系上讲,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
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
我们就是通过教育来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对学科区分不清就会造成我们教育的失败,达不到教育的最初目的与效果,可能的话会引起教育失向,严重时影响到了国家的教育,以致波及到了政治与经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切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发生影响的教育活动,而德育则是仅限于学校范围内,所以在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目的上有明显的差别,混淆了概念,必然带来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学活动组织以及评价标准紊乱失调,这样对教学实践造成不利,也会丧失教育的主动性,同样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结合政治倾向,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引导,他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思想意识,能纠正,左右受教育者的意识动态,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符合现代社会规律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倾向,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
相比之下的德育,主要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结合智育,美育,劳育,体育,五位一体共同服务于学生,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习惯,从基础上去塑造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道德习惯养成,其重点是“育人”。
所以二者不能套用,必须按照规律办事,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施行相应的教育,使二者的教育目的能完美得达到!
【参考文献】
[1]王敏,孙晓阳.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比较[j].湘潮(下半月),2012(01).
[2]张培贵.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2).
[3]王柏棣.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区别和联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