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及

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及

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及201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交格式(样本)
一、文字部分:
需要写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学制、授予学位、学分要求等。

其中在学分要求中写明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及专业教育课程分别占总学分的比例。

(初

时)不需要修读某类课程的,请随本方案专门说明并报教务处批准。

其时,该类课程的学分应由指定修读的其他课程来替代。

其他注意事项请见“关于公布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初稿)和高等数学类课程方案(初稿)的通知”附件之说明。

具体框架如下:
暨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内招生)(初稿)
注:1.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是学校有明确选课规定的选修课程,是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程。

2.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的核心课程,若因专业特点(即在基础或专业教育课程中已有在知识结构和难度上覆盖该类
课程的课程时)不需要修读某类课程的,由各专业提出替代修读课程方案。

请留意:仅限于该专业的课程能够覆盖拟替代修读的核心课程的知识点和难度时。

3.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非核心课程的选修学分数,由各专业确定,并标注在所属类别所在的框内。

4.“文科生”代表文、外语、新闻、华文、经济、管理、应急、法、知识产权、深圳旅游、艺术学院、国际关系学
系、体育教育专业以及珠海学院部分专业的学生。

“理科生”代表理工、生命、信息、医、药学院和珠海学院部分专业的学生。

5.国际学院参照相关学院的培养方案执行。

6.本方案是在社科部、体育部、大学英语部、语文中心和计算中心的共同制订出来的初步方案。

(二)基础教育课程:
(三)专业教育课程:
注:所有选修课程只填写知识群名称,没有知识群的,也可填类别。

学分则填写在
该类别中应选修的学分数,不必填写修读学期,具体课程在框架中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