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奶牛场的规划设计

奶牛场的规划设计

奶牛场的规划设计
奶牛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牛奶的质量奶牛生产效率。

一个设计合理的奶牛舍不仅能够给奶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给工人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工作条件。

在规划设计时需根据待建奶牛场的饲养管理工艺、气候地理条件和地势地貌,认真考虑各功能单元的布局,如饲料贮存、牛舍排布、牛奶的处理、饲养管理流程、饮水条件、卧床设计和粪污收集处理等,这些都将影响整个奶牛场正常运行的人员配置和生产效率。

同时奶牛场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国家设计规范,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就应当调查清楚。

确保奶牛场有一个24小时能够供水的水量充足、水质可靠的好水源。

一头泌乳牛每天饮水量在135L左右,理想的饮水温度应在5—10℃。

供水管埋在地面冻层下,可以保证饮水在夏天清凉,冬天防止水管冻结。

在散栏式牛舍中饮水槽的实际饮水面面积按照每50头0.5m2米计算。

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现代化奶牛场需要有一套可靠的备用发电系统。

场址选择
选择一个地势较高、相对平整和利于排水的地块用来进行奶牛场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要高于室外地坪,以利于排水。

如果有可能,应选择一块能够便于防风的场地,否则只能种植防风林带。

将挤奶间(挤奶厅)放在牛舍的北边或者东边以减少夏天的热辐射。

将牛舍运动场尽可能地布置在牛舍的南侧或者东南侧,以便在冬天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照射,这样的运动场很容易被晒干并且便于管理。

各个建筑物之间必须有一条在任何天气状况下都能够通行的道路,并且在道路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排水沟。

如果牛场内牛奶需要运输到场外,通常场区内的道路应当铺设成循环路。

如果采用放牧式饲养,则将牛舍建在牧场旁边,这样牛群很容易到达挤奶间或者其它工作区域。

奶牛场内若饲养后备牛,则奶牛场的总饲养量接近成乳牛的两倍,同时需要增加后备牛舍,以及卧床垫料、饲料、粪污的贮存量。

根据泌乳牛的数量可以按下面比例计算出需要增加的后备牛群的总数量。

母犊牛(0~3月)12%
公犊牛(通常是直接出售) 12%
小育成牛(3~10月)20%
大育成牛(10月~2年)35%
青年牛(2年~初产)0-20%
牛舍的设计
牛舍应当从防风、除湿及冷热应激方面保护奶牛。

无论牛舍采用保温型还是
常温型,或者是散放式拴系饲养还是散栏式饲养管理方式,主要依据的是饲养规模、气候条件、牛卧床的可靠度、牛场的机械化程度和人员的选择。

保温型牛舍是指在冬季舍内的温度保持在4℃以上。

此类型牛舍必须有好的绝缘材料来保持奶牛舍的温度。

同时要求通风系统(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在冬季具有良好的除湿功能,在夏季能够排出舍内的热量。

常温型牛舍是冬季舍内比舍外稍微暖和。

自然通风系统能够除湿并保持舍内的温度比舍外的温度高大约5~10℃。

屋顶的绝缘材料能够减少冬季舍内热量的散失和夏季的热辐射。

常温型牛舍的造价比保温型牛舍低,但其饮水系统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冻结。

三种基本类型的牛舍分别为拴系式、散栏式和散放式牛舍。

拴系式牛舍在我国使用的比较普遍,每头牛有一个分开的牛床,在饲喂、挤奶和梳刷时都是针对单独个体的。

拴系式牛舍的跨度通常在10.5~12米,檐高为2.4m,牛床的规格如表一所示:
表一:栓系式牛舍牛床的规格:
奶牛体重牛床宽度牛床长度*
kg mm mm
400 1000 1450
500 1100 1500
600 1200 1600
700 1300 1700
800 1400 1800
*如果栓系式颈枷前面设置调驯杆则牛床相应的短100mm。

散栏型牛舍通常适合饲养50头或更多的奶牛。

牛舍内的采食区和休息区是独立的,奶牛不用拴系,牛舍内有采食通道和清粪通道,通道上的粪污可用刮粪板或者其它机械设备清除。

牛舍内的卧床有两列式、三列式、四列式、五列式和六列式,牛舍的跨度为12米~34米。

牛舍的檐高最小为2.7米。

散栏式牛舍的卧床规格如表二。

表二:散栏式牛舍的卧床规格
奶牛的规格牛床宽度牛床长度*
kg mm mm
100 700 1200
200 800 1400
300 900 1650
400 1000 2100
500 1100 2250
600 1200 2250
700 1200 2250
挤奶中心
挤奶中心是用来挤奶、冷却和存贮牛奶的,是一个整洁的、高效的地方。

挤奶中心要求高的投资和严格的卫生条件。

挤奶间一般指采用管道式挤奶,附属在牛舍上,必须满足严格的卫生要求。

牛奶集中存贮在奶罐中,确保牛奶冷却和干净。

挤奶厅集中挤奶,是一种正规的挤奶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奶牛的运动来减少工作人员及其工作量。

奶牛通常站在一个750~900mm高的平台上,工作人员在坑道中挤奶。

挤奶厅设计时应当根据泌乳牛的头数、场主的要求及投资状况来决定采用何种型式。

挤奶台常见的有并列式、鱼骨式、中置式、转盘式等。

奶牛在待挤区内等待挤奶,待挤区地面要求粗糙,待挤区的面积按照每头1.1~1.7m2/头设计。

设计待挤区时应当确保奶牛能够容易进入,没有尖锐的转角。

产栏、畜牧兽医室和犊牛饲养区
大多数奶牛场都喜欢将这个区设置在一个环境条件可以调节的牛舍内(或者部分在舍内),通常可能是改变现有牛舍中的设施。

这个区域要求干净、保温、通风、光照好。

每20~25个待产牛提供一个待产栏,规格为3 x 3 m,或者提供一个没有槽的拴系式牛栏(在散放式牛舍中每20~25头牛设置一个拴系式处置栏)。

奶牛场还需要设置隔离牛栏,每40头奶牛设置一个规格最小为3 x 3 m的隔离栏。

3月龄以下的犊牛需要在规格为1200×3500mm的犊牛岛中饲养。

3~10月龄的小育成牛需要在2.2 m2/头的育成牛群养栏(有卧床)中饲养。

有的奶牛场中可能采用散栏式饲养,其规格见表二。

后备牛及干奶牛饲养区
保持后备牛与泌乳牛分开饲养。

大多数奶牛场采用散放式饲养后备牛,其有利于分开大群和较小的育成牛。

如果不想分开,应当在采食区留一定数量的自由采食栏,当然不能让小育成牛钻出去。

10~24月的后备牛每头需要3.2 m2的牛舍(有卧床)饲养。

粪污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或者用刮粪板将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从粪尿沟中清出。

粪污直接堆粪或者发酵后做成有机肥。

散栏式牛舍中的牛粪通过刮粪板或者其它机械化工具将牛粪收集到牛舍的一端,然后用刮粪板或者罐车、泥浆泵通过管道抽到指定的区域。

提供足够的空间(表三)来贮存和处理粪尿。

表三:每头奶牛每天粪污量
奶牛的类别产粪量液体粪储存固体粪量(包括垫料) 单位L L L
0-3月龄犊牛 5.4 5.4
3-6月龄犊牛7.1 9.9
6-15月龄育成牛14.2 19.8 17.0
15-24月龄青年牛21.2 31.1 22.6
泌乳牛(450kg)45.3 62.3
散放式牛舍56.6
栓系式牛舍50.9 散栏式牛舍 67.9 48.1
饲料区:
规划饲料存储时每头泌乳牛每头13.6kg干草(没有青贮饲喂的情况下),或者每头泌乳牛每头40.8kg青贮(没有干草饲喂的情况下)。

如果采用TMR混合日粮饲喂,则按照表四计算。

如果奶牛定时饲喂则每个牛位宽度为700 mm,如果不定时自由采食,则成母牛的采食槽宽度不小于500mm,育成牛不小于300mm。

饲槽后沿的高度最大值为550mm。

表四:TMR混合日粮
牛群 混合精料 干草青贮
单位 Kg Kg Kg
泌乳牛 8 5 35
干奶牛 6 5 18
0~3月龄犊牛 1 1 8
3~6月龄犊牛 2 3 4
6~15月龄育成牛 3 4 10
15-24月龄青年牛 4 5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