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5.已知反比例函数 .(1)当x>5时,0y1;
(2)当x≤5时,则y1,或y<(3)当y>5时,x的范围是。
3、讲解例题(15分钟完成。达成目标:由图像的画法和分析,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 下图是浙江省境内杭甬铁路的里程示意图。设从杭州到余姚一段铁路线上的列车行驶的时间为 时,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且平均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60千米/时。
1.复习: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2.反比例函数图象是。
四合作探究、画出函数 的图像
汇报展示
1、引导学生观察函数 的表格和图像说出y 与x之间的变化关系;
(1)
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y

-1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1

(2)
X

-6
-5
-4
中学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徐文萍
课 题目
§25.1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6.年 2月 26日
上课时间
3月 1日月 日
班级
初四二班
上课时间
月 日
班级
课标要求与分析
要求: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解析表达式y= (k≠0)探索并理解k>0或k<0时,图像的变化情况。
(2)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互相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
(3)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由图像的画法和分析,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析:通过动手画图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互相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
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到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以及学习三角次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用“>”或“<”填空:
(1)已知 和 是反比例函数 的两对自变
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 ,则.
(2)已知 和 是反比例函数 的两对自变
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 ,则.
3.已知( ),( ),( )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并且 ,则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4.已知( ),( ),( )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则 的大小关系是.
(1)求v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画出所求函数的图象
(3)从杭州开出一列火车,在40分内(包括40分)到达余姚 可能吗?在50分内(包括50分)呢?如有可能,那么此时对列车的行驶速度有什么要求?
小结:(1)自变量t不仅要符合反比例函数自身的式子有意义,而且要符合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意义及附加条件。
教具
多媒体课件演示
流程
课题: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教学目标:
1、巩固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2、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分析,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教学难点:
由于受小学反比例关系增减性知识的负迁移,又由于反比例函数图像分成两条分支,给研究函数的增减性带来复杂性。
二.检查预习1
1、点(1,3)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k=,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
2、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3、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三.自主学习(15分钟完成。达成目标: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
-2
-1
1
2
3
4
5
6

y

1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1

五.当堂训练 拓展延伸
做一做:(15分钟完成。达成目标: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1、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本节课我学到了……我的困惑……
四、比较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图像直线双曲线位置k>0,一、三象限;
k<0,二、四象限
k>0,一、三象限
k<0,二、四象限
增减性
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教学设计:
一、复习 引出新课:(5分钟完成。达成目标:培养复习预习习惯.复习旧引新)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图象在第 象限,它的图象关于 成中心对称.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m),则m=,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这两个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2)对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画函数的图像映注意图像的纯粹性。
(3)一般有;两种方法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是利用函数的增减性,二是利用图解法。
练习:课本第16页课内练习第3题
三、 课堂小结:1、知识方面:2、能力方面:(5分钟完成。达成目标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学情分析
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也有一定的类比能力但对平滑双曲线的理解及对图象特征的分析仍感到困难.
重、难点:
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难点: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平滑双曲线的理解及对图象特征的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