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填空题
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______。

【答案】尤金•奥尼尔
2.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______。

【答案】《六代舞》
3.门德尔松的《______》序曲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音乐会序曲。

【答案】仲夏夜之梦
4.()是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著名画家,代表作品有《圣家族》、《基督诞生》等。

【答案】埃尔•格列柯
5.宋瓷中______的造型最具时代特色,它小口短颈,丰肩细腰线条流畅,挺拔劲健,充分体现了宋人崇尚典雅风度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答案】梅瓶
6.二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以______的产生和发展为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两者一脉相承,在设计风格上,都具有反装饰传统,形式简洁,注重功能,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答案】国际主义风格
7.()在清初传入北京,成为北京城里势力强大的戏曲声腔,被称为“京腔”。

【答案】弋阳腔
8.清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著名艺术家是()。

【答案】郑板桥
9.《海盗》舞剧取材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同名叙事长诗。

【答案】拜伦
10.明清以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叫()。

【答案】传奇
二、名词解释
1.黄梅戏
答:黄梅戏是我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

它起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原名“黄梅采茶调”,在安庆一带称为“怀调”。

辛亥革命时期,黄梅戏开始有了固定班社。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发展迅速,代表性艺术家有严凤英、王少舫,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2.《长生殿》
答:清传奇。

洪升撰。

康熙二十七年完稿。

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在此剧之前,已经有自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以及白朴《梧桐雨》杂剧、吴世美《惊鸿记》等。

洪升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

《长生殿》把李隆基和杨玉环写成千古情种,又写出帝妃的特殊爱情造成中央政权的腐化,引发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祸害。

意欲借李杨“乐极哀来”的悲剧以“垂戒来世”。

《长生殿》的问世曾引起戏曲界很大的轰动,至今有不少折子传唱于昆剧舞台上。

3.三分损益法
答: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生律方法。

记载在《管子》一书的《地员篇补注》中,原文是“凡将起五音,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音,以成宫。

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徴,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

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

有三分而去其乘,以是生角。

”计算出来的五音,按其高低排列起来是:徴羽宫商角。

《吕氏春秋·音律篇》记载了用同样方法计算出的十二律。

4.正面律
答:古埃及艺术具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

“正面律”就是指在埃及表现人物时,运用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的方法。

这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

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的雕刻,都取正面律。

5.《丝绸之路》
答:《丝绸之路》是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联合采访团共同进行和摄制的第一部系列纪录片。

1980年5月18日开始播出,后期分别制成中国版(15集)和日本版(14集)。

主创人员:孔令铎、戴维宇、屠国璧等担任编导、摄影。

摄制了共15集8部总计725分钟长的纪录片。

后期制作采用“胶转磁”工艺,即用胶片原片转录到磁带上进行编辑、复制。

6.蓬皮杜文化中心
答:蓬皮杜文化中心是由英国设计家R·罗杰斯和意大利的设计师R·皮亚诺设计的,其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

因该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该中心的设计是遵循美感特征中美的模糊感设计而成。

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三、简答题
1.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是“拧、倾、圆、曲、韵”。

(1)拧
①拧是指身体的躯干和四肢不在一个平面上。

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子午相”就是“拧”的杰作。

许多动作的准备,都有“脚站踏步,胯对二点,胸对正面,眼看八点”之类。

③在很多的舞姿造型中,也有“横拧”、“侧拧”、“旁拧”的要求,形成一种很强的动势。

(2)倾
①倾是指动作不是在直立的状态下进行,而是要将身体倾斜成一定的角度来完成。

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动作技巧
a.芭蕾的“平转”是在完全直立的状态下身体做快速旋转,而中国古典舞的串翻身则是上身呈“立圆”做快速旋转。

b.“射雁转”、“探海转”等之类,都是身体在一定的倾斜幅度上的大舞姿旋转。

(3)圆
①“圆”在中国舞蹈中运用很普遍,是中国艺术传统审美的代表。

②中国古典舞中各式各样不同的“圆”
太极、八卦讲圆,武术、戏曲讲圆,中国古典舞中的“云手”、“五花”、“圆场”、“云肩转腰”、“风火轮”等动作都是各式各样不同的“圆”。

③中国戏曲表演在动作和造型中贯穿着“圆”的结构模式
中国戏曲表演讲究“舞姿中要显出子午阴阳,头与身要避免共对一方。

相交错切不可走向极端,对立中求统一,英姿飒爽”。

(4)曲
①曲主要是要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注意舞姿线条要柔和有弧度,避免生硬衔接,过于棱角分明。

古典舞手的舞姿一般是手腕内扣,肘部微屈,很少有直得像棍一样的。

②中国古代壁画上的舞姿,不论是战国铜壶盖上的舞蹈形象,还是北魏龙门浮雕舞伎;不论是战国彩绘锦瑟的舞人,还是唐墓壁画的舞姿,都呈现出“曲”的特点。

(5)韵
①韵是指做动作要有韵律感,能够体现出舞蹈特有的动作美感和精神内涵,它是古典舞所特有的个性。

②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是用全部身心去感悟动作,
支配动作,而不是外在地完成动作。

2.简述巴洛克音乐的艺术成就。

答:从17世纪起,西方音乐进入著名的“巴洛克时代”,巴洛克时期大约是从1600到1750年。

巴罗克是音乐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时期的音乐艺术成就卓著,主要体现在:
(1)欧洲音乐的记谱法完全成熟,调性体系得到确立
巴洛克时期欧洲音乐的记谱法已经完全成熟,调性体系也得到确立,随着印刷术的完善,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

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达到巅峰,代表新趋势的主调音乐正在兴起。

(2)重要音乐体裁的诞生
各种重要的音乐体裁诞生于这一时期,此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深受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巴洛克音乐是以一些大型声乐体裁的登场拉开序幕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这些完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声乐体裁是巴洛克样式的标志。

歌剧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经过早期歌剧大师蒙特威尔第,以及威尼斯和那坡里的众多作曲家的努力,意大利歌剧在18世纪前后发展成型,并传播到整个欧洲,成为欧洲音乐的一个的极为重要的艺术体裁。

(3)器乐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器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器乐第一次与声乐处于平等的地位。

这一时期器乐的重要体裁有奏鸣曲、协奏曲、组曲等,乐器也有很大的改进。

提琴、弦乐。

、键盘乐都有长足进展,管风琴、古钢琴都在这一时期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①提琴
提琴为代表的拉弦乐器成为主导乐器,取代了文艺复兴弹拨乐器的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