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目的
为了确保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完好能力充足、保证产品在过程中的生产和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对设备的配置、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改造更新及验证等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活动的管理做出规定。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设备、工装的管理、控制。
3.0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本程序各项规定实施控制。
3.2 各生产部门负责正确使用设备并进行在用设备、工装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4 .0 术语
4.1 关键设备(A类):指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生产中断;或对公司生产(数量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4.2 一般设备(B类):一般常用,易购易修的设备。
4.3 基础设施:组织在过程中使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过程设备与支持性服务。
4.4 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措施,作为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4.5 预测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5.0工作程序
6.0 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
故障维修时间≤?h
设备完好率 = 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非计划停机率 = 非计划停机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工装指标?
7.0 相关文件
关键设备备品备件清单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模具保养制度
8.0 质量记录
设备日点检记录
设备故障维修单
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设备台帐
工装台帐
月份设备故障率统计分析设备报废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