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管理理论

第2章 管理理论

第2章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人的积极性B.提高管理水平C.提高企业盈利率D.提高劳动生产率2.泰勒认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 )。

A.合适的操作流程B.第一流的人员C.严格的规章制度D.适当的管理人员3.霍桑实验的证明企业中存在着( )。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自主管理的员工D.社会人4.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 )。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5.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

A. 复杂人B.自我实现人C.经济人D.社会人6.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 )。

A. 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7.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为“管理理论丛林”的是( )。

A. 泰勒B.韦伯C.孔茨D.梅奥8.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韦伯B.孔茨C.巴纳德D.西蒙9.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

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10.1980年代,面对口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

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

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

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二、多项选择题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泰勒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E.马斯洛2.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 )。

A.计划B.组织C.指挥D.控制E.协调3.古典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哪几个国家( )。

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E.德国4.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的内容包括( )。

A.系统思考B.改善心智模式C.建立共同愿景D.自我超越E.团队学习5.新经济时代表现出()基本特征。

A.信息化B.网络化C.知识化D.全球化E.科学化三、简答题1.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评价西方古典管理理论?2.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对它进行评价?3.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包括哪些学派?4. 现代管理理论有哪些特点?5. 改革开发后,我国的经济管理实践经历了哪些阶段?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联合邮包服务公司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其他180个国家。

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UPS的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运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

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计的程序。

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完毕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

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

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问题:本案例体现了什么管理思想的哪些内容?案例二亚当·斯密对制针行业的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到:“据亚当·斯密说,在他那个时候,10个男人分工合作每天能制针4 800多枚。

”亚当·斯密对制针中的劳动分工及其经济效果作过如下描述:“一个劳动者,如果对这种职业(针的制造由于分工而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种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么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针,要做出20枚,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是成为专门职业。

”一个人扣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

做圆头需要有种不同的操作,装回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

这样,针的制造分为18种操作。

有些工厂,这18种操作分别由18个专门人担任。

当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两三种。

我见过一个小工厂,只雇用10个工人,因此在这一工厂中,有几个工人同时担任两三种操作。

像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然很穷困,必需的机械设备也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12磅。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

”问题:这个案例反映了亚当·斯密什么管理思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B 4D 5C 6D 7C 8D 9B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E 3ACE 4ABCDE 5ABCD三、简答题1.要点:(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①泰勒的科学管理核心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因此,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②科学管理的内容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管理和劳动分离。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说,即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并提出14项管理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创新和团队精神:法约尔从一般管理理论提炼出了管理的普遍原则,至今仍被作为我们日常管理的指南。

(3)韦伯的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上有三种权力:一是传统权力,依传统惯例或世袭而来而拥有;二是超凡权力,来源于自然崇拜或追随;三是法定权力,通过法律或制度规定的权力。

对经济组织而言,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才能保障组织连续和持久的经营目标。

而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作的保证,是组织中合法权利的基础。

韦伯构建的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为:组织依据合法程序产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规章制度。

组织的结构是层控体系,组织中的人依据其职位的高低和正式的工作职责行使职权。

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对工作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

按职位需求,公开甄选适岗人才。

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生产效率。

按职位和贡献付酬,并建立升迁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人的事业心和成就感。

韦伯理性地、创建性地提出了行政组织科学的组织理论和组织准则,这是他在管理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

(4)对古典管理学派的评价①古典管理学派的贡献开创了管理新时代的里程碑,对以后的管理学这一学科的完善起厂巨大的作用。

指明了管理是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要素,确认了管理的领域;明确了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职能,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依据;提出了履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的方法和原则;为管理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时间动作分析、工作的简化、刺激工资制度、生产作业计划、人员的考查和预算等。

②古典管理学派的局限性主要是针对“科学管理”;经济人的假设,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研究范围小,内容窄;学科建立的初期,其局限性是在所难免的。

2.要点:(1)人际关系学说内容梅奥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指出:工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必须注意与正式组织保持平衡;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的合理满足。

(2)对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贡献: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注意研究人的需要与激励,强调非正式组织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局限性:①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②过多地强调感情的作用。

③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

3.要点:(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其代表作为他们两人合著的《管理学》:该学派把管理看做是一个过程。

认为管理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职能所组成的,通过对这些职能的分析,可归纳出一系列的管理原则,从而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很多,像美国的马斯洛、赫兹伯格等等:该学派认为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下级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的工作。

(3)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A.Simon),其代表作为《管理决策新学科》。

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要研究科学的决策方法以及合理的决策程序。

(4)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这些要素被称之为子系统。

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

它通过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

(5)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伍德沃德(JoanWoodward)等人。

代表作为《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管理方式或方法也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6)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有如下特点:①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