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研究性学习
结题报告
报告课题:中学生与网络世界的研究课题指导老师:王东
课题组组长:陈思瑾
成员:田红霞
史登辉
内容摘要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

然而由于家长与学校的限制,中学生根本就无法满足自己对上网的需求。

中学生上网都是为了什么呢?网络游戏,交流,查阅资料,浏览讯息等等。

网络既有利,又有弊。

上网,尽管是在一个不现实的空间,但它方便,轻快,灵活的特点,让我们增长了见识,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同样也可以享受各种娱乐方式,它对中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还是有弊端,最明显的是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聊天中,荒废学业,浪费时间。

一旦上瘾,后果不堪设想。

更严重的是,有少部分学生因为上网而误入歧途,遗憾终生。

事物的正反两面正是这样,有利也有弊,主要是看你如何去运用,如何去把握。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应当自觉抵制网络的诱惑,网络世界多彩多样,我们应遵守道德,遵守规则,看到网络世界好的一面,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时,也要学会控制自我,不要沉迷于网络,以免影响学业。

让我们共同创建和谐的网络世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吧!
关键词:电脑普及互联网利弊方便轻快灵活不可替代沉迷网络游戏误入歧途抵制诱惑多彩多样合理利用控制自我遵纪守法
3
正文
一、电脑并不是上网的唯一选择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

然而由于家长与学校的限制,中学生根本就无法满足自己对上网的需求,于是便有了手机这一小巧又便捷的替代品。

据相关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有38.3%的人使用手机上网,使中学生已经不仅仅把手机当成一种单纯的通讯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玩游戏,上网,听歌等等,与笨重麻烦的电脑相比较,随身携带的手机当然要方便得多。

二、中学生上网都为了什么?
1.网络游戏
中学生有来自学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网络游戏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调节自身的情绪进行减压,还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想象力。

2.交流
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最多的应该是进行交流,并且使用最频繁的聊天工具是QQ,使用比例高达97.5%,其次是E-mial,比例为21.7%,再次是聊天室,比例为9.6%。

对于网络聊天,他满足了中学生与人沟通的愿望,并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扩大交际面,丰富人脉。

因此网络聊天丰富的功能与特性吸引中学生。

3.查阅资料.
一些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习需要,通常会使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这比传统的书籍要方便快速得多,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效率,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发掘学生另一方面的潜力。

4.浏览讯息
现代中学生可谓真正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浏览信息时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通过浏览标题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动动手指,便知天下事。

三、网络的影响
1.正面影响
a.网络有助于对青少年思想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确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此外,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网络信息还具有可下载性、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侯”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b.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

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
5
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

c.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它们全球意识的形成。

同样,又可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浏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负面影响
a.对于青少年三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想,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与社会稳定。

b.网络改变了青少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

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中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想泛滥。

c.垃圾信息弱化青少年道德意识。

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

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

这种垃圾信息将污染青少年心灵,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误导青少年的行为。

d.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

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卡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

这些犯罪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
却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所带来后果的严重性。

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四、总结
事物的正反正像网络一样,有利也有弊,主要是看你如何去运用,如何去把握。

我们应好好认识这两方面,加以善用和改进,那才真的算得上是获益良多。

网络,像一根长长的绳子,它把一个很大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网络,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让你的梦想成真;网络,像一片汪洋大海,有无穷的奥秘等你去探索。

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网络,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如果沉迷网上的一切,那就只是虚幻的海市蜃楼,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它和现实社会一样,也是一个鲜花与毒草并存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最能考验你的免疫力。

拥抱鲜花,就等于拥抱了一个灿烂的前程;接触毒草,就好像走进一个可怕的地狱。

这应当是最温柔也是最残酷的囚禁吧!
华南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感慨地说:“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你的孩子,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可见网络是把“双刃剑”。

如果你从网上汲取一些进步的、健康的东西,则有助于你的成长,反之,你就会从网络中沉沦,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希望全体中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做网络的主人,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

五、感想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在学习关于研究性学习方面得到一些方法和经验,也从我们研究的课题中知道了很多。

上网在我们家长的眼中就是一件不好的事。

但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听音乐来放松上学紧张的心情,也可以玩玩游戏,虽然玩游戏有可能让我们上瘾,因此我们要把我一个度,以此避免上瘾。

听国外的专家说,玩游戏可以益智益脑,但也要适当的去安排时间。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

将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增强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开拓了我的视野。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知识的贫乏,还需学习各门学科。

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了接到网络对我们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被网络世界所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加强自己各方面的培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诱惑方面不为所动。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