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细胞器:是细胞中具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包括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和溶酶体等。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纹孔对:纹孔是与次生壁伴生的结构,是次生壁沉积时留下的的孔状空隙,在这些区域仅有胞间层和初生壁而没有次生壁物质的积累。
相邻细胞的纹孔常成对地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周皮: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通常在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
分隔纤维:是一种细胞腔中生有菲薄横隔膜的纤维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和砂晶晶鞘纤维:由纤维束和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分枝纤维:长梭形纤维顶端具有明显的分枝分泌腔:由多数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贮存在腔室内,故又称油室纹孔: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未经次生增厚留下的薄壁部分。
植物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紧密结合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分生,薄壁,保护,机械,输导,分泌)收组织。
维管束:维管束主要是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组成的束状结构,贯穿于植物体内部,起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作用。
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不定根:非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形成,而是从茎、叶或其它部位长出,产生无一定位置。
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来的根是主根直根系:主根明显,可与侧根分别开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即停止生长,在茎基的节上长出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
匍匐茎:茎细长,平卧地面,节上生有不定根平卧茎:茎细长,平卧地面,节上不生不定根。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部分的叶,叫做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全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可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两部分,叫做不完全叶叶鞘:托叶联合成鞘状,并包围于茎结的基部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片。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有两片或两片以上叶片的。
异形叶性:同一株植物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矩:萼筒或花冠筒一边向外突起成伸长的管状雄蕊类型:二强雄蕊:花中雄蕊4枚,其中2枚的花丝较长,2枚较短四强雄蕊:花中雄蕊6枚,其中4枚的花丝较长,2枚较短,单体雄蕊:花中所有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一束,呈筒状,花药分离二体雄蕊:花中雄蕊的花丝连合成2束多体雄蕊:花中雄蕊常多数,花丝连合成数束聚药雄蕊:雄蕊的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子房位置:子房上位或下位花:花托扁平或隆起,子房仅以底部和花托相连,花的其余部分都不和子房相连,花被、雄蕊均着生在子房下方的花托上。
称为子房上位或称下位花。
子房下位或上位花:花托凹陷成各种形状,整个子房都与花托或花筒愈合在一起,花被和雄蕊着生子房的上方,称为子房下位或称上位花。
子房半下位:子房的下半部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上半部外露,称为子房半下位,这类花也叫周位花。
周位花:子房上位的花,其花托下陷,子房的底部仍与花托下陷的底部相连,花萼、花瓣着生在花托杯状边缘,这类花称为周位花,花程式:采用简单的字母、符号及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数目、排列方式以及相互关系的公式。
有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的顶端继续向上生长,并不断长生心的花蕾,花由花序轴的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由缩短膨大的花序轴边缘向中心依次开放无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的顶端或中心的花先开,因此花序轴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只能在顶花下方产生侧轴,侧轴又是顶花先开。
子实体:很多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有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叫做子实体,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状结构,叫做子座。
菌核:但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有些真菌的菌丝密集成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叫做菌核种: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世代交替:无性世代衍生到有性世代,有性世代又衍生到无性世代交替循环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豆科1、草本、灌木、乔木或藤本;叶常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多具托叶或叶枕。
2、花两性,花萼5裂,花瓣5,少合生,蝶形花冠,雄蕊多为10 枚,二体雄蕊,稀多数或单体;心皮1,子房上位,边缘胎座,胚珠1至多数。
3、荚果。
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合欢、决明、皂荚、黄芪、甘草、槐角、苦参、补骨脂、密花豆(鸡血藤)、葛(根)、胡卢巴、白扁豆、赤小豆、赤豆、柔枝槐(广豆根)等。
亚科主要特征1、含羞草亚科:多为木本。
叶一至二回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萼片花瓣均为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
荚果。
2、云实亚科(假蝶形花亚科):多为木本;叶为羽状复叶。
花为假蝶形花冠;雄蕊10枚分离。
荚果。
3、蝶形花亚科:木本或草本;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稀为单叶。
蝶形花冠,雄蕊10枚,二体雄蕊。
荚果。
菊科1、草本,有的种类具乳汁或树脂道,叶互生,少对生或轮生。
2、花小,两性,常集成具总苞的头状花序,花冠管状、舌状同型或异型;花萼常退化呈冠状毛、鳞片状;雄蕊5,花丝分离,贴生于花冠管上,聚药雄蕊,连成管状包在花柱外面,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1室,1枚胚珠,基底胎座,柱头常2裂。
3、连萼瘦果。
主要亚科及药用植物管状花亚科:头状花序的小花全为管状花,或边为舌状花,中心为管状花;植物体无乳汁。
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的小花全为舌状花,植物具乳汁。
常用的药用植物菊花、红花、苍术、牛蒡、茵陈蒿、黄花蒿、青蒿、向日葵、蒲公英、旋复花、大蓟、雪莲、金盏菊、苍耳蔷薇科1、草本、灌木或乔木。
单叶或复叶,常具托叶。
2、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突起或下陷成杯状、壶状或浅盘状的花筒,花下位、周位或上位;萼裂片、花瓣常为5枚。
雄蕊多数;雌蕊有1至多个心皮,分离或连合;上位或下位子房。
3、果实为核果、梨果、蔷薇果、聚合蓇葖果。
常用的药用植物野蔷薇、桃、沙梨、玫瑰、月季、草莓、茅莓、低榆、梨、苹果、山楂、杏、梅、李、珍珠梅、樱花、金樱子、郁李、稠李、榆叶梅。
根据花托、花筒、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四个亚科:蔷薇亚科、梨亚科、梅亚科、绣线菊亚科。
绣线菊亚科:灌木,稀草本,单叶稀复叶,叶片全缘或有锯齿,常不具托叶或稀具托叶;心皮1~5~12 ,离生或基部合生;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苹果亚科:灌木或乔木,单叶或复叶,常有托叶;心皮1~2或2~5,多数与杯状花托内壁连合;子房下位、半下位,极稀上位,1~2或2~5室,果实成熟时为肉质的梨果或浆果状,蔷薇亚科:灌木或草本,复叶,稀单叶,常有托叶;心皮常多数,离生,各具1~2悬垂或直立胚珠;子房上位;果实成熟时为瘦果,着生在膨大肉质的花托内或在托上。
梨亚科:乔木或灌木,单叶,有托叶;心皮1,极稀2~5,子房上位,1室内含2悬垂胚珠;果实为核果,成熟时肉质,十字花科1、草本。
叶互生,无托叶;2、两性花,辐射对称,多成总状花序。
花萼、花冠4,十字花冠,四强雄蕊。
子房上位,2心皮,侧膜胎座,假隔膜分成2室。
3、角果(长角果或短角果)。
常见的药用植物有菘蓝,白芥、芥菜、油菜、萝卜、菥蓂、荠菜姜科多年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茎短,有匍匐的或块状的根茎,叶基部具有叶鞘;花两性,两侧对称,花瓣3,下部合生成管;果实为蒴果,种子常具有假种皮。
禾本科1.多年生、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须根系。
茎有节与节间,节间中空,称为秆,圆筒形。
节部居间分生组织生长分化,使节间伸长。
单叶互生成2列,由叶鞘、叶片和叶舌构成,有时具叶耳;叶片狭长线形,或披针形,具平行叶脉,中脉显著。
不具叶柄,通常不从叶鞘上脱落。
花序顶生或侧生,多为圆锥花序,或为总状、穗状花序。
小穗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征,由颖片,小花和小穗轴组成。
通常两性,或单性与中性,由外稃和内稃包被着,小花多有2枚微小的鳞被,雄蕊3或1~6枚,子房1室,含1胚珠;花柱通常2,稀1或3;柱头多呈羽毛状。
果为颖果,少数为囊果、浆果或坚果。
兰科1、多年生草本。
叶常互生。
2、花两性,两侧对称,花序种种,花被片六枚,外轮3片称萼片(上萼片和侧萼片);内轮侧生的2片称花瓣,中间1片称唇瓣,由于子房扭转(180)常居于下方。
雄蕊与雌蕊的花柱合生称合蕊柱,雄蕊常1枚生于蕊柱顶端,稀具2枚生于蕊柱两侧,花药通常2室,药室中的花粉粒结合成花粉块。
子房下位,花梗状,3心皮合生,侧膜胎座,1室,胚珠微小,极多数,3、蒴果,种子微小,极多数,无胚乳。
常用的药用植物天麻、石斛、白及、手参、石仙桃、黑节草、羊耳兰。
木兰科1、木本。
具油细胞,有香气;单叶互生,常全缘,托叶有或缺。
具托叶者,早落,留有托叶痕(环状)。
2、花单生,两性,稀单性;花被片常九枚,每轮3片;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花托的下半部;心皮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花托的上半部,稀轮列,每心皮含胚珠1~2。
3、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常见的药用植物厚朴、凹叶厚朴、望春花、玉兰、荷花玉兰、紫玉兰、天女花、山木兰、辛夷、凹叶厚朴、八角、含笑、白兰花、五味子毛茛科1、多年生草本,少数为攀援藤本。
叶互生或基生,少数对生;叶为单叶或羽状复叶,无托叶。
2、花多为两性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5或多数,有时花瓣状;花瓣5或多数;雄蕊多数,心皮(雌蕊)多数,离生,雄蕊和雌蕊都呈螺旋状排列;子房1室,胚珠1至多个。
3、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稀浆果(类叶升麻)常用的药用植物毛茛、茴茴菜、威灵仙、转子莲、铁线莲、乌头、黄连、白头翁、唐松草、大火草、翠雀、升麻、铁棒锤1. 毛茛属、2. 铁线莲属、3. 黄连属、4. 乌头属、5. 白头翁属6. 升麻属马鞭草科1,具芳香草本,,灌木,有时为乔木,稀为藤蔓植物,有时具刺或棘嫩枝常呈四方形。
叶常对生,稀轮生或互生,无托叶。
花常两性,左右对称,很少辐射对称;花萼常宿存,结果时增大而呈现鲜艳色彩;花冠下部联合呈圆柱形,上部4~5或更多裂,裂片全缘或下唇中间裂片边缘呈流苏状;雄蕊 (2)~4 ~(6),着生于花冠管上;花盘不显著,子房上位,由2或4~5心皮组成2~5室或因假隔膜分为4~10室,每室有 2胚珠或因假隔膜而为一胚珠。
果实为核果、蒴果或浆果状核果。
玄参科1、草本,少灌木或乔木,叶多对生,2、花两性,两侧对称,成总状或聚伞花序;萼4—5裂,宿存;花冠4—5裂,多少二唇形,雄蕊4枚,二强,少为2枚或5枚,着生在花冠上,花盘环状或一侧退化,子房上位,2心皮,2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顶生3、蒴果,种子多而细小常见的植物有地黄(河南)、玄参(浙江)、胡黄连、阴行草、泡桐、婆婆纳等唇形科1、多为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茎呈四方形,叶对生。
2、轮伞花序,常再集成总状或其他花序。
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合生,通常5裂,宿存,花冠唇形,通常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枚,二强雄蕊,常贴生在花冠管上,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4深裂成假4室,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的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