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生物易错题

必修三生物易错题

生物易错题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人体脑细胞直接从下哪种液体内吸收氨基酸:()A.淋巴 B.组织液 C.血液 D.血浆2、某大学的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都打了泡,光破后,流出的浅黄色液体是:()A.血浆 B.组织液 C. 淋巴 D. 细胞外液3、人体表皮生发层细胞直接从哪儿获得氧气()A.血浆 B.周围空气 C.周围的水 D. 组织液4、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1B.2C.3D.65、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6、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维持内环境水分稳定C.供给营养D.维持内环境无机盐稳定7.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器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8、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A.大于7.35~7.45B.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9.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入血液10.血液中的每一对缓冲物质的组成都是()A.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 B. 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C. 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D. 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11.脂质物质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①血浆;②组织;③淋巴A. .①③②B.②③①C.①②D.②③①②12、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据要进入组织细胞线粒体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2B.3C.4D.613、下列各种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能使淋巴液生成量增加的是()①炎症②静脉回流受阻碍③组织缺氧化④组织胺大量释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②③④14、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A.肿B.足抽搐C.血D.毒症15、表1-1为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单位:mL)表1-1摄入量排出量a.食物:1000 a’.呼吸及皮肤蒸发:850b.饮水:1200 b’.肾脏排出:1500c.代谢产生的水:300 c’.类便排出:150合计:2500 合计:2500依据上表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代谢的失衡( )A.剧烈运动:当b+c>b’时B,急性肠炎:当b+c>b’时C.发高烧:当b+c>b’时D,正常状态:当b+c>b’时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己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这种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增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增质可能相同D.所有的麻醉剂只阻断痛觉的传导3、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 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A.只有a 、cB. 只有c 、dC.a 、c 、dD. 只有c4、吃糖1h 后,从胰岛流走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会明显增多的是( )A.胰蛋白酶B. 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5、产生胰岛素的结构是( )A.胰岛A 细胞B. 胰岛B 细胞C.肾上腺A 细胞D.下丘脑B 细胞6、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B.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呼吸中枢位于下丘脑7、切除成鼠体内的甲状腺,10天后将其与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5天后,连续给老鼠注谢一定量溶于某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5天后再观察,发现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几组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

你认为下列最适宜对照实验组的是( )A.既不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天后再移植甲状腺C.从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济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老鼠体内 A B a dcb8、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是什么环境下的什么反应A、寒冷,散热B、寒冷,产热C、炎热,散热D、炎热,产热9、关于体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B、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气温恒定C、体温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D、在任何条件下体温调节均可保证体温恒定10、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的结论是()器官、组织产热量安静状态劳动或运动脑16 1内脏56 8骨骼机18 90其他10 1A、安静状态下,骨骼机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机是主要的产热器官11、与降低血糖有关的生理过程是()A.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加强C.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加强D.肝糖元分解加快12、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少1 3、可使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多的直接因素是()A.渗透压升高B.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C.渗透压感受器兴奋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1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分泌有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后,可以形成大量的吞噬细胞15、下列各例中,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一般不会患病B.皮肤能抵抗一部分病菌的侵入C.注射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D.患甲型肝炎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对同型肝炎再染具体抵抗力16、关于T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②④分化形成记忆细胞⑤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⑥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17、参与过敏反应的是()A.抗体B.淋巴因子C.效应T细胞D.干扰素18、下列属于免疫预防的是()A.输入胸腺素B.接种疫苗C.移植器官D.服用免疫抑制药19、下列选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淋巴结对病原菌的过滤作用B.皮肤对痢疾杆菌的屏障作用C.有人注射了青霉素后产生过敏性休克症状D.唾液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20、下列关于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与人体接触的所有抗原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1、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这是因为()A. 青霉素有害B. 青霉素是过敏原C.患者免疫功能差D患者.体质差22、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会出现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哆嗦的现象,其意义是()A.促进血液循环以便供热B肌肉运动是热量增加.C.一种保护信息,告知已处于不良环境,应迅速采措施D.是一种“温度感受器——中枢——效应器”反射弧完成的先天反应23、、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C.吞噬细胞、T细胞与免疫无关D.记忆细胞与效应T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24、与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的生理活动是()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气温不至于上升25、下列能引起人体产热增加的激素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高血糖素26、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是()A. 夏季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 夏季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C冬季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量都等于散热量27、雄性激素是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细胞膜。

睾丸每天分泌的雄性激素约7mg。

其中约2%呈游离状态,其于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

下列叙述是有关雄性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作用,其中不正确的是()A. 便于雄性激素的运输B. 维持激素特定的浓度保持不变C.有利于调控雄性激素的作用时D.调控雄性激素的作用强度28、人类与某些病毒草的斗争是长期的,人类与这些病毒能长期共存的原因是()①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对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②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③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人对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弱④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弱,人对病毒的免疫力越来越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9、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形成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这一过程必须有特定的抗原来参与B. 这一过程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C. 这一过程使某些细胞对待定的抗原产生了记忆D这一过程使某些细胞产生了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30、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A.产主的细胞不同B.化学成分不同C.作用的方式不同D.作用的结果不同31、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已产生免疫的机体②未产生免疫的机体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④接受不同的过敏原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2、图示2-B-2所示,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影部分表示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 B C D33、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利用增加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利用减少C. .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利用增加D. 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利用减少34、成年女性排卵的前一天,血浆中的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逐渐增加。

相关主题